写孙子的散文(我的外孙是个小孩)(1)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的外孙是个小孩。

这不单单是说他的辈分,而且也是他的年龄。

当然不管我的外孙多大岁数,他都得管我叫“姥爷”。这是天经地义的事。

但是如果他是一位成年人的话,也许我就没机会和精力写他了。所以这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既然我写我的外孙,我就得写他的顽皮淘气,写他的好玩可笑,当然还有他的稚气童真。因为他只是一个一岁零两个月多一点的孩子。他没有什么可以让你感到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和别的小孩一样,知道渴了、饿了、尿了、拉了,或者不高兴了就哭;也知道吃饱了、喝足了、有好玩的玩具、如他的意了,就高兴地咧着小嘴笑,拍着小手笑。其实他和我们大人一样,也是有情绪的,也有喜怒无常,只是不会用语言表达罢了。但他会哭、会闹、会兴高采烈地手舞足蹈,会啊啊地说“婴语”,也会打手势。一个月一个月的他进步很快,所以他非常地可爱。

我的外孙2021年的夏天出生于南京,那时南京的疫情正处于高风险阶段。那时候医院里管理相当严格,住院人员只需一人陪护,所以我的外孙出生时,只有他的姥姥陪伴在他们娘俩身边。他的爸妈希望疫情尽快地过去,所以给取名叫“小翊”。没有用“疫情”的“疫”,而是用了立字旁后面加个“羽”的那个“翊”。有何寓意我也不清楚。也许有希望疫情像羽毛一样立即飞去的意思吧。

由于我患眼疾,去年的十月爱人就从南京返回了家里。所以又过了两月,外孙也从南京来到了我家。这时已到春节,外孙也五个多月了,早已经会面对着抱他的人发出咯咯的笑声。他能吃能睡,长得胖乎乎地,足足有二十多斤。他哥哥一岁多时穿的衣服他穿上正好。这个时候的他躺在襁褓里,饿了、渴了就喂,尿了、拉了就给他洗、给他擦,从来没等到他哭再处理。他没有这事,也没有那事,我只感觉这么大的小孩挺好玩的。但他的姥姥却说看他看得太累了。虽是这样说,但她从来没让他哭过。现在谁舍得让小孩子哭呀。

外孙长得好快,一天一个样,一月大变样。八月份之前一直在我家,将尽一生的时候学会了爬,他爬得也十分可爱,像极了匍匐前进的战士,侧着身子,右脚蹬地,两手前抓。不多久就扶着茶几的边缘挪步,再后来就横着身子,摊开两臂,挥舞着两只小手,像小鸟展开了翅膀,趔趔趄趄地往前方有人的地方迈步,到了人跟前咯咯地笑着扑到你的怀里。

这个时候,外孙已经长出了4颗小牙,能够啃咬香蕉、苹果、桃子、馒头,还有煎饼以及好多食物。他爱吃煎饼,而且还得自己拿着吃,所以掉的煎饼渣满地都是。你如果喂他,他就不乐意了,他会啊啊地叫唤。

家里的玩具好几箱子,他玩得非常开心,每样玩具都玩不大会,玩够了就满地乱扔。所以他的姥姥得时刻给他拾掇丢在地上的玩具,经常的拖地,打扫卫生。所以一天下来累得够呛。

外孙每天起得很早。大约5点左右就睁开了眼睛,爬起来趴在床头上,从窗户里往外看无花果树上叽叽喳喳的鸟儿。他也叽叽喳喳地不知说些什么。反正小嘴咿咿呀呀地没有停歇的时候。看样子长大了也是个能说会道的主儿。当然还得好好地学习。

我上班走之前,他都抱住我的腿不放,非得让我抱他一会,才被他姥姥抱回去,哄上好一阵子,挥着小手看着我上车,开出家门,才肯罢休。中午或者晚上我下班回家,他都是早早地让姥姥抱着,在家门外等候。回家以后,他便伸小手让我抱起,亲亲他的小脸,然后陪他骑小马,陪他扔球球,或者玩其他的玩具。他高兴了,我们也快乐着。

外孙一天天地长大,已经满大街上乱跑,会骑扭扭车了,会喊妈妈、爸爸了。他的兴趣也越来越多,白天拽着他姥姥去邻居家看小山羊,到菜园里看丝瓜花、云豆花,到外环路口看来来往往的大汽车,到津浦铁路附近看飞跑的火车;晚上在我的电脑旁胡乱按键盘,按电脑主机的开关键,把我刚打出来的文档给按没了,他夺我的鼠标,抢我手里的的笔,拽我手里的书本,让我好生烦恼。于是我抱着他去看动画片,看新闻联播。每天央视新闻里的大地球图标一出现,他就高兴地手舞足蹈。他还让我抱着他去看星星,去看月亮,去看大街上蹭明瓦亮的路灯。

这条灯火辉煌的路,可是通往远方,通向外孙的未来。

写孙子的散文(我的外孙是个小孩)(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写孙子的散文(我的外孙是个小孩)(3)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写孙子的散文(我的外孙是个小孩)(4)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写孙子的散文(我的外孙是个小孩)(5)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