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叛变是怎么化解的(郭松龄如果倒戈反奉成功)(1)

文|和佛赏花去

张学良晚年说过,我最敬重郭松龄,我前半生的事业全靠他。郭松龄比张学良大了17岁,在东北讲武堂时,郭松龄是老师,张学良是炮兵科学生。两人同时还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张学良诙谐豪放,重友情讲义气,郭松龄却不苟言笑,办事认真,生活简朴。然而郭松龄也承认并且公开讲过,我得到的一切都是张学良给的。也正是有张学良罩着,郭松龄才能步步高升。

郭松龄叛变是怎么化解的(郭松龄如果倒戈反奉成功)(2)

因为在东北军军官中分为两大派,围绕杨宇霆周围的大多是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的士官派,围绕郭松龄周围的大多毕业于陆军大学和东北讲武堂的陆大派。杨宇霆为张作霖出谋划策,深受信赖。郭松龄为张学良整军练兵,情同手足。然而,杨宇霆与郭松龄水火不容。因此,如果没有张学良,郭松龄可以说步步维艰。

郭松龄叛变是怎么化解的(郭松龄如果倒戈反奉成功)(3)

你可以说郭松龄心胸狭小,刚愎自用,但是郭松龄确实是那个时代军阀中少见的胸怀家国,有大局的将领。你也可以说郭松龄反奉的原因之一,是张作霖对他有功不赏,但是,笔者坚信郭松龄1925年去日本参观秋操,也就是去看日军军事演习是他下决心讨伐张作霖的主要原因。当时,日方误把郭松龄当做张作霖派来的签字代表。

郭松龄叛变是怎么化解的(郭松龄如果倒戈反奉成功)(4)

原来,奉军准备以承认日本二十一条为条件,由日方供给奉军军火,进攻国民军。这个秘密约定已经成熟,只等奉军派代表签字,而郭松龄的出现,被日本误会是张作霖派出的代表。郭松龄知道这个秘密后,气愤地说,国家危殆到了今日这个地步,张作霖不惜为个人权力出卖国家。我是国家的军人,不是某一个私人的走狗。他若真打国民军,我就打他。

郭松龄叛变是怎么化解的(郭松龄如果倒戈反奉成功)(5)

1925年11月23日郭松龄率兵7万倒戈讨伐张作霖,事前他并没有跟张学良商量。张学良知道后,与他通话,他让夫人韩淑秀通话说: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拥护你接管东北。那么如果郭松龄真的反奉成功,他会还给张学良主政吗?笔者觉得不可能。

郭松龄叛变是怎么化解的(郭松龄如果倒戈反奉成功)(6)

郭松龄明确提出,让张氏父子让位。他曾对张学良派出的来使说,如果上将军(张作霖)痛改前非下野的话,请学良到日本去留学三四年,自己的抱负实现一部分后,就将位置让给张学良,自己愿意下野。也就是说,郭松龄要主政东北至少三四年后,才能还给张学良;东北军30万,即便郭松龄顺利接手,各方面的反对势力会很大,郭松龄名不正言不顺,到时只能又是一场更大的混战;原本日本就对东北虎视眈眈,到时正好可以借郭松龄谋反而出兵。所以,即便郭松龄主政东北,到时也绝不可能平稳交接;并且张学良对父亲张作霖的感情是很深的,他曾说过,自己迷信旧道德,忠孝两字,绝对遵守。又怎会眼看着父亲下野,自己去接手。所以说,郭松龄把反奉的后果想得太简单。并且以短短三四年的时间,试图改变东北当时的现状是不可能的。到时,郭松龄即使想还给张学良主政也骑虎难下了,大家说呢?

郭松龄叛变是怎么化解的(郭松龄如果倒戈反奉成功)(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