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黔灵甲秀间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彊地区軍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以唐为盛,尤以唐初至唐玄宗时期最为辉煌。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力最为丰富,艺术性最强的一大派别。其参与人数之多,数量之大,实乃空前绝后。其代表人物有高适、王昌龄、岑参、李贺、李益、李白、王维等。在《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多首。
唐边塞诗的名诗名句,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诵咏相传,如以下诗句: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白日豋山望峰火,黄昏飲馬傍交河。…(李颀.古从軍行)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馬骑。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鬚儿。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王维.老将行)
在这些边塞诗优美的诗句中,描写边彊大漠风景的诗句以王维五言诗《使至塞上》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为著名。两句诗十个字,把广阔无垠的大沙漠和落日下的蜿蜒长河描述得淋漓尽致!本文就来赏析王维这首著名的边塞诗。
公元737年,河西节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在赴边塞途中作《使至塞上》这首诗。录全诗于下:
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注:
属国:典属国的简称。本为秦汉时的官名,这里代指使臣,诗中指王维自己。
居延:边塞名。在今张掖县西北。
孤烟直:直上的燧烟。
长河:大河
萧关: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南。
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
燕然:杭爱山,古称燕然山,在今蒙古国境内。
全诗意译:
一辆使臣的轻车向边境駛去,那是我奉皇命宣慰官兵乘车已过边塞居延关。
我象蓬草一样隨风漂泊出了边塞,和南来的归雁一併来到无垠沙漠和胡地兰天。
晨起,浩瀚的沙漠中,一堆烽烟笔直地升入高空。傍晚,大河上圆圆的红日正渐渐落下。
一路行来,我寻找大唐得胜的军队,幸好在萧关遇見侦察骑兵。我才知道为什么找不到大唐軍队,原来都护使正在很远的燕然山仿效当年东汉将軍窦宪,在那里刻石记功。
居延(张掖县)王维作《使至塞上》之处所塑王维立像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碑石。
笔者草书《使至塞上》立幅以助诗兴:
赏析:
奸相李林甫为相后,王维受到排挤。开元二十五年唐玄宗命王维出塞宣慰,《使至塞上》就作于赴边途中。
此诗首联和尾联都是讲述这次出塞的经过。
首联“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讲我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此时已过了汉塞居延关,到了塞外。
尾联“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说我在萧关遇見了大唐军队的侦察骑兵,才知道军队主力部队隨都护使到燕然山刻石记功去了。
《使至塞上》的重点是颈联和颔联。
颈联(三四句)“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王维以“蓬”“雁”自比,说自己身不由己。像蓬草一样隨风而去出了边塞,就像北飞的归雁一样入了“胡天”。这两句诗暗写了王维内心的激愤和抑郁,这是诗人万里行程心情的描述。
王维此次出使恰在春天,看到数行归雁北翔,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这时诗人把笔墨用在他最擅长的写景方面,写下(颔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千古壮观”名句。(近人王国维评价)
如果你是读者,读到这两句诗,脑海中都会浮现一幅幅画:夕阳下的大漠,没有风,孤烟直直升起;远处是九转百回的长河,落日已没有正午的光芒,圆圆的,红彤彤的,正在落下。
连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也谈到这两句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見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找不出两个字来。”
有人说“孤烟直”似有不妥,我们知道古时沙漠里有烽火台,燒的是狼粪。宋陸佃说:“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钭。”可見此诗句非虚。
一千多年来,“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成了塞外风景“标配”,多少画家,摄影家作品描述这大漠风光。笔者选择几幅山水画和摄影作品请读者欣赏。
山水画:
摄影作品:
《使至塞上》书法作品也多如牛毛,笔者不便取舍,将拙作一幅奉上,聊作充数:
笔者曾在赴新疆途中目睹大漠浩瀚,长河落日风光。但再也見不到“孤烟直”古景。沿兰新线几百里之途,长庆油田无数采油机不断“嗑头”采油,油运专列向东方驶去,这就是大漠最新风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