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玩折纸技能一般都是家长或大孩子教导的 当初单一的折纸种类时至今日五花八门的折纸形式却没有了当初的热情和共鸣 儿时的一张纸就可以和好友玩得不亦乐乎 下面回忆一下当初的几种用折纸做的玩具

1 纸飞机

最具有娱乐性的就是纸飞机 一个人或多个人都能玩的游戏 随便的找一张纸(那时用报纸的多)不用任何工具就可以快速的制作出来 孩子们折好飞机后 会把自己的飞机起上一个响亮的名字“XX号” 比赛看谁飞得远或是飞得高 那时候飞机的种类很单一 折法也是最简单的 一般输掉的孩子会想各种方法“改造”自己的飞机 比如在飞机上插上一片树叶或是在飞机尾部用手撕开一个小口子等等 然后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这个飞机赋予了神仙的保佑可以天下无敌了 继续玩得不亦乐乎 也不知道是谁定的规则还是习惯 就是在投扔前把飞机头部对准嘴巴要哈一口气感觉才能飞得更完美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1)

最简单的折法

慢慢地有的小朋友通过“特殊”渠道(估计出电视上或去外地的亲戚家)学会了新型种类的飞机折法 当他拿着成品在别的小朋友面前展示的时候 他的形象已经在别的小朋友面前树立成的“大师”了 小朋友会争相地讨好他 想要学会新的折法 这个会新折法的孩子这里的汽水和零食就算是有着落了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2)

2 纸船

这类游戏当初我们更爱玩 小船的种类也就会折那么两三种 只是限于场地的问题 不能时时的玩 去河边玩太危险家长也不让去 用家里的洗衣服大盆玩 场地太小也不能尽兴 唯独要等到下大雨后趁着路面的积水没有褪去的时候再加上些许的阵风 那场面可就壮观了 路两边围着一圈孩子在那里振奋呐喊 “我的XX号冲压!!” 如果风停了船没有了动力离得近的话会用嘴巴吹动小船前行 离得远的会拿着奶奶的大扇子一个劲儿地扇动小船 这片积水在孩子眼中就是大河 大江 大海 水手们坐在船上无畏的冲锋前进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3)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4)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5)

3 东南西北

这个折纸的玩法和抽奖差不多 每个人折好自己的东南西北 然后在每个角分两面 在里面写出你想整人的要求 比如蛙跳十次 原地转圈五圈 写些什么都可以 当别的小孩选择任意一个角后 操纵东南西北的孩子嘴里会念着口诀开始互动 等到停下来时看看 是什么问题或是要求 那个孩子就要照做 这么轮流玩 也挺有意思的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6)

4 啪叽

这个“啪叽”是东北的叫法 我们小时候管这个叫“叠猫儿片” (到现在不知道为什么成人电影也叫这个词 -_-|| )这个很有竞争力 一人放在地上 另一人用手里的“猫儿片”打地上的 轮流换着打 谁的被打翻面就输了 有时一场比赛下来胳膊疼得都无法抬起来 玩这个游戏优点是纸越硬越好用 当时我们都会去捡香烟的外包装盒去做这个 男孩参与的多 玩这个带输赢 你输没了的话就要去再捡纸来重新折好加入战场 记得有一次我的主角光环爆发赢了半书包的战利品放在了楼道 结果被邻居的奶奶拿去点炉子用了 当时就想去叫警察把那个奶奶抓走......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7)

5 手工类

这类没有什么比赛之类的情况 就是喜欢折什么就做什么 女孩子也爱参与其中 完整作品后会大喊着炫耀 不会折的小朋友会投来羡慕的眼神 会折的孩子总会带着不服的语调回怼一句 “折得挺快呀” 那时种类有上衣 记得上衣和东南西北有关联 裤子 裤子还能演变成大鲸鱼或鲨鱼 千纸鹤用手拽尾巴翅膀会扇动 手枪 飞镖 青蛙 宝塔(青蛙和宝塔好像是有关联)等等等等 以前玩什么都能投入十二分的专注 折好的作品会在自己的脑海里发挥无尽的想象 比如折几个飞镖瞬间就会觉得自己是忍者 折一把手枪拿在手里立刻变身西部牛仔或是人民警察 折一只青蛙就会联想到水底世界......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8)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9)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10)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11)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12)

游戏里面的人物折纸(80后的游戏篇-折纸)(13)

童年的欢乐就是这么美好和单纯 偶尔回忆一下过去也可以充实内心 满满的都是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