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人是用完了这辈子的运气(都曾努力到踉跄)(1)

01

跟嘉儿约了看《雷神3》。

嘉儿说:最近看到一个神人,用3年就实现了财务自由

只要谈起商业,嘉儿总能娴熟运用说话的艺术,上来就抛出一个「磁力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了我的注意。

我说:别告诉我是通过写作。

嘉儿:正是。

我:那他又有什么高见?

嘉儿:他认为,一切21天,30天等等的短期行为都不可能带来改变。做事情就是扎扎实实的下笨功夫,你知道1万小时吧?

我:当然知道。那个理论《刻意练习》里说的更加准确。

嘉儿:嗯,重点是,有没有一件事情,是你从知道这个理论之后,一直坚持到今天的

03

嘉儿说:他否定的第二件事情,是反馈

我又懵圈了。正向反馈是一直被强调的,没有正反馈,哪里来的兴致,哪里来的获得感?嘉儿一解释,我听明白了。

并非正反馈不好,而是我们过度关注正反馈了

正反馈实际上是对事情结果的一种期待,就像写文,都会希望有人看,获得赞善。有期待,就有落差。一旦期待没有满足,心里就会感觉非常失落。

今天也10个点击,明天也20个点击,写着写着就没趣了。忘记了自己当初写作的初衷,忘记了正反馈不过是个让自己坚持的工具而已。

不仅如此,我们还卯足了劲透支未来的正反馈

我们在脑袋里不停播放将来的样子,完成挑战之后飞跃的场景,就差拿着神奇遥控器,直接跳过中间的历程了。

现实的反差,却让我们潜意识越来越觉得,不可能办到了。对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结果只能是放弃。

恰到好处的正反馈,就是完成事情本身让事情成为一个「未完成事件」,一天不做,浑身都不对劲。只有做完之后,才感觉到通体舒畅

04

嘉儿说:他否定的第三件事情,是自律

我一听开心了,终于有一件事情想到了一起。

我们需要自律,是因为身体里堆满了「懒因子」,我们喜欢懒惰,这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习气。自律,是对习气的对抗。

因为对抗,所以痛苦。这才有很多“咬着牙坚持”的故事,很感人、很励志,也很没有用。要自律,要奋斗,只是打鸡血的口号,一时半会能带来动力,难以持久。

我说嘉儿,我给自己写了一句话:用习惯挑战习气,用深度打败热度

我不敢保证自己每个问题都能看的很深,但是习惯的养成,我是敢保证的。现在我已经更新到第54篇,目测这个过程会一直继续。

从来不需要自律,只需要顺应自己的习气,把要做的事情变成一个习惯。当一件事情变得更刷牙一样不费劲的时候,又何需咬牙坚持

05

《雷神3》准备入场了,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

我问嘉儿,那么他怎么避免低水平重复性努力?

嘉儿反问:1.01的1000次方等于多少

我想了想,一拍大腿,没错,每天进步一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