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田东江去年岁末最后一天,某电视台“年轮2021”节目对过去一年进行了全方位的时事盘点,做得相当不错,可惜稍有遗憾在前人对未来的畅想环节,第一个登场亮相的是“新世纪函授学社社长”章衣萍,大屏幕上出现了他的一段话:“我理想中的中国,最低的限度,要大家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路可走……——这个简单的梦,也不知哪一年可以实现”标点的叠加乱用且不说它,遗憾的还是“章衣萍”的头像配图,其实那是青年胡适对胡适稍有了解的人,对那照片都不会陌生,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张冠李戴真相?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张冠李戴真相
文丨田东江
去年岁末最后一天,某电视台“年轮2021”节目对过去一年进行了全方位的时事盘点,做得相当不错,可惜稍有遗憾。在前人对未来的畅想环节,第一个登场亮相的是“新世纪函授学社社长”章衣萍,大屏幕上出现了他的一段话:“我理想中的中国,最低的限度,要大家有饭吃,有衣服穿,有房子住,有路可走。……——这个简单的梦,也不知哪一年可以实现。”标点的叠加乱用且不说它,遗憾的还是“章衣萍”的头像配图,其实那是青年胡适!对胡适稍有了解的人,对那照片都不会陌生。
这种“章”冠“胡”戴的做法,前人早就凝练出了成语,叫做“张冠李戴”。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当然,也不排除故意掉包舞弊。如孙承泽《天府广记》“锦衣卫”条云:“彼卑官小卒,以衙门为活计,惟知嗜利,鲜有良心……甚至张冠李戴,增少为多,或久禁暗处,或苦打屈服。”
一个有趣的话题是,中国的姓氏那么多,光是宋朝的蒙学读物《百家姓》就收了四五百个,何以拎出张、李言事?东汉应劭《风俗通义》说“张、王、李、赵,黄帝赐姓也”,因为姓之得来,或以号,如唐、虞、夏、殷,或以谥,如戴、武、宣、穆,还有以爵、以国、以官、以字、以居、以事、以职,总计九种,而张、王、李、赵四姓的由来,却不依据这些,黄帝赐的。也许是这层特殊性导致四姓后人铺天盖地而常见的缘故吧,张三李四或张甲李乙,作为假设的姓名,早就成了某人或某些人的泛指。
《三国志·王修传》裴松之注引《魏略》中,有曹操与王修书。在曹操眼中,王修“澡身浴德,流声本州,忠能成绩,为世美谈,名实相副,过人甚远”,但是王修只是官居司金中郎将,掌冶金等事。曹操承认“使此君沉滞冶官。张甲李乙,尚犹先之,此主人意待之不优之效也”。但为什么阿猫阿狗的官职都跑王修前头去了,曹操进行了解释。
《梁书·范缜传》载,范缜在南朝齐世时,尝侍竟陵王萧子良,然“子良精信释教,而缜盛称无佛”。范缜在其着作《神灭论》中,针对佛教徒“虑体无本”的观点,指出一个人的精神活动必须以其生理器官为物质基础,“心为虑本”。他说:“眼何故有本而虑无本;苟无本于我形,而可遍寄于异地。亦可张甲之情,寄王乙之躯;李丙之性,托赵丁之体。然乎哉?不然也。”
《五灯会元》中便直言张三李四了。如,酒仙遇贤歌:“张三也识我,李四也识我。”又如,僧问:“如何是学人自己?”裕禅师曰:“张三李四。”又问:“比来问自己,为甚么却道张三李四?”师曰:“汝且莫草草。”又如,僧问:“如何是佛?”澄湜禅师曰:“张三李四。”诸如此类,还可以列举一些。
王安石《拟寒山拾得二十首》诗中,也有好几处提到张三李四。其八,“幸身无事时,种种妄思量。张三袴口窄,李四帽檐长”云云。其十,“昨日见张三,嫌他不守己。归来自悔责,分别亦非理。今日见张三,分别心复起。若除此恶习,佛法无多子”云云。其十四,“莫嫌张三恶,莫爱李四好。既往侂即晚,未来思又早”云云。
《曲洧旧闻》的说法似可作结:“俚语有张、王、李、赵之语,犹言是何等人,无足挂齿牙之意也。”所以,宋徽宗时“王将明、张子能、王履道、李士美、赵圣从俱在政府。是时张、王、李、赵之语,喧于朝野,闻者莫不笑之”。所以听到要笑,自然是因为四姓凑得太巧,理论上本该“无足挂齿牙”的人,却天天在朝野发声。
张王李赵这四姓,后世连用之,确实用以泛指一般的人。《通俗编》认为,四姓的排序,“正依《梁书》张甲、王乙、李丙、赵丁之次,非俚俗所偶然杜撰”。因此,不要轻看了范缜将“李乙”改成“王乙”。而张三李四的升级版,该是张公李公。
唐孙棨《北里志》收有“张公吃酒李公颠,盛六生儿郑九怜”的唱曲,是平康里的“轻薄小儿”所唱。张鷟《朝野佥载》收有武则天时流传的“张公吃酒李公醉”,作者认为“张公者,斥易之兄弟也;李公者,言李氏大盛也”。这里怕是有附会的成分。明田艺蘅《留青日札》收有《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在我的故乡,对村中谁都瞧不起的人,有时见面会刻意说一句“您老人家”,貌似尊称,实则满含挖苦。感觉张公李公与之相去不远,仍指寻常人等,未必有讽意就是。
手边有2010年的人口普查统计资料,王、李、张姓人口分列中国姓氏前三甲,分别为9520万、9340万和8960万,赵姓排去了第九,人口也有2670万。四姓合计,占去了当时全国总人口的22.9%,则张王李赵沿用下去,既是遵循传统,又是时事使然了。
说回那档盘点节目,所以出现这样的低级错误,该是资料准备人员依赖“百度”的恶果。输入“章衣萍”,头两张正是胡适,电视台采用的是第二张青年时期的。其实他们只要稍微留意一下第一张明显的老年胡适也标着“章衣萍”,就应该心存疑问。而倘若再“百度”一下“胡适”,则可见他们采用的那张“章衣萍”照片,明明白白地有主人手书“胡适一九一四年照片”的字样!
(作者系南方日报高级编辑)
【作者】 田东江
南方评论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