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某一方面来说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因而形成了主要的七大方言区,这是任何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在普通话推广的今天,交流是方便了,但人与人之间总感觉好像缺少点什么。所以在不断了解方言之后,发现这越来越有意思,于是我今天继续聊聊北方方言里的西南官话,要是你也有兴趣就更好啦。

1.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1)

这个字在川渝一带很流行,读作“”,主要有两个意思:

指食物煮得熟烂而柔软,例如:这一锅鸡肉炖得很pa哦,正适合老年人的胃口。

软弱,主要是用来形容男子怕老婆,有戏谑的意味。流行于四川地区的“耙耳朵”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耙”的本字就是“,火+巴“,只因是生僻字不常用罢了。

2.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2)

在普通话里读作““,是盈亏,不足的意思,在古代表示月亮在农历月初出现在东方。例如:空花谁开落,明月自朏(fěi)朒。

但在方言里,读音发生了变化,读作“”,是四川一带地道里的口语,是儿童语言,表示的意思。

例如:别哭了撒,妈妈去给你买朒朒吃。

3.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3)

读作“”,仅为方言用字,收录在《字海》和《汉典》里,表示量词,例如:一pa鼻涕一pa泪。

4.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4)

字典和方言里读作“”,一声,主要有两个意思:

跌倒,摔倒,例如:他没站稳,了一扑爬,把腰给扭了。

跌落,坠落,例如:晚上睡觉不小心从床上下来了。

在川渝一带,蹲下叫“跍倒”摔倒叫zuai倒”,不知道这个“zuai”是哪一个字,有人说就是这个“跶”字。普通话里用“栽(zāi)倒”表示跌倒,摔倒,“栽”难道在方言里读作“zuai”吗?

5.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5)

这个字普通话与方言一致,读作“guǎ“。有个词叫”青脸寡骨“,是形容一个人面相,脸色如青皮萝卜一般,缺少骨头,引申出一个常说的词叫”寡毒“,意思是阴毒、狠毒

例如:那个婆娘青脸骨的,做事好毒哦。

6.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6)

这个字估计全国很多地方通用,读作“dàng”,本义是小水塘、小水坑

在江西地区的方言里,表示田地里沤肥的小坑,例如:玉米杆子是子沤肥的好材料,烧了多可惜啊。

在川渝一带的方言里,表示小水坑,例如:天上明晃晃,地下水凼凼

在粤语方言里,表示哄女孩的意思,例如:你去凼下佢(qú)啦,好快就消气。(你去哄哄她吧,说不定很快就消气了。)

“凼”也写作“”,我们知道澳门有个氹仔码头,上面有座氹仔大桥。

7.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7)

本义是柱端的榫子,读作“”。在方言里,读作“zòu”,塞子的意思。既可以当名词,也可以当动词。

例如:水壶里刚倒入开水,壶子还在不停地往外冒

红酒打开忘记盖上了,赶紧去倒起

8. 塳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8)

生僻字,读作“pong”,拼音为“péng”,当名词时,意思是尘土;当动词时,表示尘土随风扬起。同“”,读作“běng”。

例如:地面太干燥了,灰尘到处,洒点水润润。

9.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9)

读作“běng”,《集韵》解释,音同菶,香气盛也。在方言里,读作“pong”,拼音为“pěng”,同“旁 香”,都是香气浓烈的意思在川渝一带流传很广泛。

例如桂花开了,院子里到处都是香的

10.

西南官话声调介绍(漫说西南官话里的方言字)(10)

是常用语,读作“láo”,本义是积劳瘦削。中医里表示积劳瘦削之病,也泛指结核病的统称。在川渝一带的方言里,读作鼻音“nao”,表示毒杀,药物中毒之意。

例如:他吃了几朵毒蘑菇,被死了。

屋子老鼠太多了,回来买点药死它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