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项目双孢菇(扶贫助农新余茶树菇)(1)

茶树菇因其清脆可口、营养丰富、口味鲜美,被誉为“中华神菇”,成为当代人餐桌上的必备佳肴。而位于新余仙女湖九龙山的“生态茶树菇”生产基地,里面满满都是茶树菇的身影。

扶贫项目双孢菇(扶贫助农新余茶树菇)(2)

今年的雨似乎比往年下的多,潮湿的空气弥漫着九龙山乡。沿着一条山间小道行进,没一会儿,5个“戴”着茅草的大棚映入眼帘,经塔前分场工作人员介绍,这些大棚是永家村小组的蘑菇生产加工就业扶贫基地。

大棚旁,烘干房的5台烘干机正在运行,邓亦玮正和几名贫困户一起将已经烘干的茶树菇打包装箱。

扶贫项目双孢菇(扶贫助农新余茶树菇)(3)

今年29岁的邓亦玮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在创业的这条路上早已摸爬滚打过许多年。初中肄业的他早早去了外地闯荡。

2013年,母亲健康问题日益严重让他决定返回家乡创业。家境贫寒的邓亦玮东借西凑买来几头小猪崽,开始他的养猪工作。起初,养猪场规模小,加上经验不足,邓亦玮不但没有赚到钱反而有所亏损,直到近年才有所改善。

好景不长,九龙乡开展“保家行动”时,邓亦玮为了响应政府政策二话没说拆除了自家的养猪场,开始寻找产业转型之路。在对市场进行考察和评估之后,他选择了茶树菇培育及烘干技术的学习。

扶贫项目双孢菇(扶贫助农新余茶树菇)(4)

茶树菇,因野生于油茶树的枯干上而得名。它菌盖细嫩,柄长且脆,闻起来有一股淡淡的清香。

由于油茶树木质坚硬,腐朽速度慢,因此茶树菇菌丝体的生长周期特长,有利于其自身的营养聚集,所以使得茶树菇成为了清脆爽口、味道鲜美、口感极佳的菇中珍品。

扶贫项目双孢菇(扶贫助农新余茶树菇)(5)

它的生长发育与营养、水分、温度、酸碱度、空气、光线等环境条件的关系非常密切,这些环境条件的好坏,关系到茶树菇生长的成败。

产自江西新余的茶树菇,基地就在刀石坡水库旁,水分充足,山间富含负氧离子,光照短,加上大棚上“戴”着的茅草起遮阴作用,非常适合茶树菇等菌类生长。

为了培育出质量高的茶树菇,他从1月就开始培育,培养料的配制、袋装灭菌、接种等从不假手于人,样样亲力亲为。

在茶树菇生长的中后期是最需要搞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为了能时刻照顾好茶树菇,他甚至吃住都在基地一并解决。

今年是邓亦玮培育茶树菇的第一年,他用上了自己的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钱,租下了8亩土地,还聘请当地10余户贫困户在基地务工。

扶贫项目双孢菇(扶贫助农新余茶树菇)(6)

好在所有的辛苦没有被辜负,到目前为止茶树菇已经产出近10000斤。这让邓亦玮喜上眉梢,为此,他早早的就开始联系买家跑销路,然而事不能尽如人意,尽管从4月就开始销售,但只卖出了2000余斤。

为了便于保存滞销的8000斤茶树菇,邓亦玮将剩余的茶树菇烘干。如今,这些茶树菇不仅堆满在他的家中,就连专门租下一套房也无法满足现下的储存需要。

扶贫项目双孢菇(扶贫助农新余茶树菇)(7)

眼下年关将至,对于在基地做劳工的贫困户们的工资福利让邓亦玮忧心忡忡,乡亲们跟他辛苦一年了,不能让他们的辛苦都白费。但是,目前就连种植成本难以回收的情况让他一筹莫展。

“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打开销路,把剩余的茶树菇全都卖出去,让乡亲们能过上一个好年。”邓亦玮望着房间里一摞摞的茶树菇说。

大棚中还有许多可爱的人忙碌着,茶树菇是这里每一个人热爱生活的印记。

在茶树菇基地里,一排排茶树菇大棚生机盎然。这里孕育出的累累硕果,是勤劳所带来的馈赠,也是每一个新余人的福祉。

一袋茶树菇虽小,却蕴含了深厚的情谊。让爱在这个冬日汇集!给新余带来丝丝暖意!


中国邮政,服务三农!

我们是邮乐农品网,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作!

邮乐农品百科君推荐优质特色农产品,愿产出有价值信息!感谢您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