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书法家们~第495篇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主席说:鲁迅的骨头最硬!

文/卢秀辉

鲁迅姓周名树人,鲁迅乃其笔名。

鲁迅的祖父周介孚进士出身,家中广有田产。三十三岁中进士,外放为江西金溪知县。三年后,因与上司不和,被弹劾免职。又“卖田捐官”,得了个内阁中书的实职。母丧丁忧回乡,逢江南乡试,周介孚修书一封,附上银票。让家人送给主考,为周家参考人打点。周家下人找到官船后,适逢苏州知府拜访主考,主考收下信和银票后,没有及时回复,周家下人在船外闹事,催写收据。无奈,苏州知府下令将周家下人缉拿。主考官遂交出周介孚的来信和银票,光绪皇帝钦定为“斩监候”。好在周家有钱,周介孚只坐了八年的牢,被释放回家后,又活了三年多。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1)

鲁迅的父亲周伯宜,秀才出身,屡应乡试未中,鲁迅祖父周介孚科场舞弊案发后,周介孚犯罪潜逃,周伯宜被清朝官府抓进监狱顶罪。祖父周介孚到官府自首后,周伯宜才被放归,革去秀才身份。从此,周伯宜变得喜怒无常、酗酒、吸鸦片,因气恼造成营养不良,还患上了咳嗽,咳血,全身水肿,最后,得上了肺结核,因为病重不治而身亡。

鲁迅的幼年,过的还是幸福的。到他十二岁时,祖父周介孚因事下狱,父周伯宜又抱重病,家道中落,钱花在了为祖父打点上下和为父亲看病,最后,全家避难于乡下,靠进出当典质铺维持生计。鲁迅十六岁时,父亲去世,鲁迅遂于本年开始写日记。次年,大家族开会分房,分给鲁迅这一房的既差且小,鲁迅拒绝在分家单上签字。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2)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4月,鲁迅入南京水师学堂读书,将原名周樟寿改为周树人。次年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矿务铁路学堂,学习开矿。鲁迅学业非常突出,每次考试能获得奖金。小考每月一次,优者授三等银质奖章。凡四个三等章准许换一个二等的,以此类推,全班同学中,换到金质奖章的惟有鲁迅一个人。学堂总办钱德培夸他:“周树人真是博学。”

矿路学堂毕业后,鲁迅公费选派赴日本留学,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认识了他的老师藤野严九郎。1926年,鲁迅在厦门大学时写下了《藤野先生》回忆恩师,他深情的写道:“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一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了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一下,藤野先生成了中国人知道的日本先生形象。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3)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课间观“日俄战争教育片”,深受刺激,认识到中国的问题不是治病救人,而是国民根子已病,必须唤醒国民。于是,他通过清驻日公使正式提出退学,弃医从文,将学籍列入东京德语学校。夏秋间,母亲骗他回国与朱安结婚。旋即复赴日本,从仙台回到东京后,专门从事文艺译著工作,以校对书稿补贴生活。

宣统元年(1909年)8月,鲁迅归国,在杭州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和化学教员兼任日本教员铃木珪寿的植物学翻译。民国元年(1912年),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至1925年,章士钊任教育总长时,发生了女师大风潮,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不承认压制学生运动的杨荫榆为校长。鲁迅、沈尹默、钱玄同等7名教授联名在《京报》上发表《对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风潮宣言》,坚决支持女师大学生。8月22日,许广平、刘和珍等13名学生被打伤,使风潮进一步升级,鲁迅因支持进步学生正义斗争被章士钊免除佥事职务,从而结束了十四年的教育部生涯。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4)

鲁迅早已于1918年5月,发表了他的成名作《狂人日记》,并以《语丝》为阵地,成为作家群的主将之一。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遭到段祺瑞政府的追捕,避难于山本医院。8月,《彷徨》出版,然后,赴厦门大学任国文系教授。12月便辞职。于次年1月赴广州中山大学任教。4月12日,“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辞去厦大教职。9月,友人告知他被列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他致信未名社社友台静农,拒绝作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鲁迅在广州时,有个青年随他到了上海,鲁迅热情的留他住在景云里的寓所里。年轻人想继续留在上海,央鲁迅给他找个工作。鲁迅找到郁达夫,告诉他,每月的薪水三四十元由鲁迅出,帮年轻人找一家书店报馆,名义上请年轻人做事,钱由郁达夫转交给用人单位作为月薪发给他。郁达夫听了鲁迅的计划,对他提携青年的做法为之 叹服。时,鲁迅与许广平在上海开始了同居生活。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5)

1930年2月12日,鲁迅、柔石、郁达夫、田汉、夏衍、冯雪峰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了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争取言论、出版、结社、集会等自由,指出“不自由毋宁死”。出版机关刊物《自由运动》。3月2日,“左联”于上海中华艺术大学成立。在成立大会上,鲁迅作了题为《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讲话,第一次提出了文艺要为“工农大众”服务,并且指出左翼文艺家一定要和实际的社会斗争接触。

1931年1月20日,因叛徒出卖,柔石被捕。柔石是中国共产党党员,积极从事新文化运动,遭国民党军警逮捕,鲁迅离开寓所避难。2月7日,殷夫、欧阳立安等二十三位同志被秘密杀害。在客栈避难的鲁迅,得到了消息后,辗转难眠,于这个寒冷的深夜里,写下了一首名为《无题》的七律: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6)

惯于长夜过春时,

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

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

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

月光如水照缁衣。

1936年5月15日,鲁迅发病,医生诊断胃疾。5月31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医生诊断,情况不乐观。6月,身体略有好转,大家都认为“鲁迅先生好了”!10月17日旧病复发,18日黎明前又发作,气喘不止。19日上午5时25分,鲁迅逝世。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7)

鲁迅在杂文《死》中,对自己的后世做了一些安排:

1、不得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情;

4、忘记我,管自己生活——倘不,那就真是糊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但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允许给你的事物,不要当真的;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无和他接近。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8)

他的死引起全中国的关注。治丧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内山完造、沈钧儒、曹靖华、胡风、萧叁、茅盾、史沫特莱、胡愈之、许寿裳、周建人、周作人,后来又增加马相伯、毛泽东2人,共有15人组成。鲁迅去世后的第一天,竟然有五千多人吊唁。10月22日下午1时,上海两万多民众自发为他送行,灵柩上复盖的绸幛上写着“民族魂”三字,从万国殡仪馆出发,到万国公墓。当时给鲁迅抬棺的人一共有16人,分别是:巴金、胡风、黄源、鹿地亘、黎烈文、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郎西、陈白尘、肖乾、聂绀驽、欧阳山、周文、曹白、肖军。

鲁迅是20世纪的文化巨人,他在小说、散文、杂文、木刻、现代诗、旧体诗、名著翻译、古籍校勘和现代学术等多个领域都有巨大贡献。鲁迅代表作品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狂人日记》、《坟》、《华盖集》、《三闲集》、《二心集》、《伪自由书》、《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拾遗》等。《鲁迅全集》更是在不同年代,多次出版。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9)

鲁迅的批判是一把解剖刀,解剖的对象始终对准人,人的心理与灵魂。鲁迅说:“我的习性不太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所以,他的解剖刀永远对准国人的劣根性。鲁迅在《小杂感》中说:“自称盗贼的无须防,得其反倒是好人;自称正人君子的必须防,得其反则是盗贼”一端是高贵者及其殿堂,一端全是地上“最不干净的地方”。鲁迅是现代中国的民族魂,是20世纪世界文化巨人。毛泽东称赞他:“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书法,幼承家学,在仿字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他在日本由医转文期间,靠编译自存。在东京居住时,他大量抄古碑,辑录金石碑帖,校对古籍,研究书法。他的书法远逾宋唐,直攀魏晋。从颜真卿《争坐位帖》中脱出,融篆隶、章草意,下掺宋人笔、明清间翰札等,形成了朴质浑厚、外柔内刚、疏朗雅洁、洒脱灵便的艺术风格。在技法上,用笔以中锋圆转、藏而不礴的浑厚线条为主;结体因字成形、形疏意密为特点;章法疏朗雅洁、气缓意逸、洒脱自然为主要风貌。在审美上,以质朴、典雅、自然、古厚为宗旨,足见其书法艺术修养之精深。鲁迅书法是最具代表性的“文人书法”,他首尾一致,形神不散。深厚的学养于不经意间,洋溢在字里行间,在不知不觉中,书卷气扑面而来。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10)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横眉冷对千夫指作者是谁(横眉冷对千夫指)(11)

卢秀辉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