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选自《赖晓伟重评石头记》,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周汝昌讲恭王府?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周汝昌讲恭王府
本文选自《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它位于北京西城区柳荫街,最早是乾隆朝权臣和珅(1750年7月1日—1799年2月22日)的府邸,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当时叫“和第”。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被嘉庆帝赐死。嘉庆帝就将这座宅第转赐给弟弟永璘。1851年,恭亲王奕䜣又成了该宅第的主人,“恭王府”之名也因此而来。
周汝昌一些人认为恭王府就是《红楼梦》中荣国府和大观园的原型。他们认为恭王府的后花园萃景园“曲径通幽”,和大观园里的“曲径通幽”十分吻合;而位于园子西部的“诗画舫”,也和大观园里的“藕香榭”不谋而合;“艺蔬园”则对应大观园里的“稻香村”。另外,萃景园里还有一景“渡鹤桥”,对应的是史湘云口中的“寒塘渡鹤影”。
恭王府始建于清朝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到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才基本建成。而据笔者考证,《红楼梦》写于1746至1754年之间。显然,恭王府的建成要明显晚于《红楼梦》的创作年代。即先有《红楼梦》,后有恭王府。和珅的宅第是模仿《红楼梦》而建,而非《红楼梦》是以恭王府为原型,是他们把话说反了。
因为就在和珅盖房子期间,还发生了一些小插曲。1780年,苏凌阿买到一部《红楼梦》,和珅看后赞叹不已,便将它献给了乾隆帝。当时还有一种说法是,《红楼梦》在清朝本属禁书,是在和珅的努力之下,才被保留下来的。这些事足以说明和珅是个红迷,完全存在将自己的府邸模仿《红楼梦》里的意境而建造的可能。
至于《红楼梦》上所记载的:大观园“羊肠鸟道不止几百十条”,乃至大观园里还可乘舟泛湖,还有只能出现在皇家园林里的寺庙道观等证据,亦可同样推翻“恭王府是荣国府和大观园原型”这一错误观点。
因为书上的这些内容都是万园之园——圆明园的写照。恭王府的萃景园再大,亦大不过皇家御园圆明园!据《日下旧闻考》记载:“清晖阁北壁悬《圆明园全图》。乾隆二年命画院郎世宁、唐岱、孙祐、沈源、张万邦、丁观鹏恭绘,御题‘大观’二字。”
这就是“大观园”名称的真正出处。所以,大观园就是圆明园,根本就不是什么恭王府的萃景园。而贾府实乃大清皇宫,也绝不是什么恭王府。
那么,恭王府为什么会有“天香庭院”的匾额?
据称,“天香庭院”四字由康熙之子允禧(1711年2月27日—1758年6月26日)所题。在允禧题“天香庭院”匾额时,和珅最多不会超过八岁。显然,这块匾额不是为和珅而题的。那么,和珅挂此匾的用意何在?
这其实也很好解释。笔者认为,和珅是一个狂热的红迷,不仅自己的宅第是模仿《红楼梦》而建,而且他还有收藏与《红楼梦》相关物件的爱好,一如现今的红迷,会热衷于收集《红楼梦》的书稿、字画、邮票,也包括一些红学大家的签名等等。
允禧,就是笔者所认为的《红楼梦》的批书人——脂砚斋本人。像这样重量级人物的手迹,和珅岂会错过?更何况,“天香庭院”四字和《红楼梦》中的“天香楼”非常相近。显然,是出于对《红楼梦》的痴迷,这块匾额想必是和珅从别处收集来的。
而密藏在恭王府后花园秘云洞里的“福字碑”,有“天下第一福”之称,原本是康熙为其祖母孝庄文皇后祝寿时所写。此碑亦是和《红楼梦》有关的信物。它就是第三十八回中王熙凤口中贾母(孝庄文皇后)“万福万寿”的由来。
另外,在恭王府藏宝阁里面陈列着一块硕大的金香玉。金香玉,又名“闻香玉”,是一种天然玉石。它有一股很独特的香味,像是巧克力香,又像是奶油和咖啡的香味。将它置于房内,满室飘香。此金香玉应该和林黛玉这块“香玉”有关。
恭亲王府里还有一幅当年和珅与年贵妃的画像。笔者认为,此画像也和《红楼梦》有关。民间传言,年贵妃是乾隆的情人,后被弘历的母亲发现而遭赐死。弘历知道后,痛不欲生,就在年贵妃的额头上点了一记朱砂,作为来世相认的记号。
巧的是,年贵妃死去的那一年,和珅正好出世。更巧的是,和珅的模样还真的非常酷似当年的年贵妃,并且额头上也有一块朱砂记。由此,乾隆认定和珅就是年贵妃转世,遂对和珅恩宠有加。而在《红楼梦》里,香菱的眉心也恰恰有一点米粒大小的胭脂记,所以,年贵妃(敦肃皇贵妃)其实就是香菱的人物原型。年贵妃的画像才会被收藏进恭王府。
笔者相信,在恭王府里一定还有很多和《红楼梦》有关的贵重物件。
更多大清宫闱秘史的解密,请见《赖晓伟重评石头记》:
红楼梦不仅成书于清朝,而且脂砚斋还指出贾宝玉的真实身份!
雍正帝别名惊现石头记,竟和大观园有关!脂砚斋借典故指出真相!
北静王和雍正帝什么关系?最后竟被雍正所杀,就写在红楼梦上!
掀起黛玉和宝钗的面纱,整个红学界谔然了,简直不敢相信是真的!
第一百一十六讲:清宫四大疑案,乾隆竟是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