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作者:琢磨君(助力个人成长,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智慧)

读史可以明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时间也是检验一个人或事物可不可取的关键。正如五代冯道在《枯荣鉴》中所写“荣或为君子,枯必为小人”,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荣华富贵的人有可能会成为(道德高尚的)君子;身败落魄的人必定是小人。

读历史,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正面的成功例子,也可以学习一些反面的失败例子。而这些失败的例子,总是被人们所耻笑,还写成文章来讥讽。比如说,我们读《过秦论》和《史记-苏秦列传》,就可明白,以下这两种行为往往都是自取其辱。下面我们来一起看看!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1)

1、残暴不仁;

贾谊的《过秦论-上篇》中写道:“一夫作难(nàn)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陈涉一人揭竿而起,秦帝国就灭亡了,秦王子婴最后还死在别人(项羽)手里,被天下人耻笑,这是为什么呢?

贾谊最后用一句话点名秦朝迅速灭亡的原因——“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不施行仁政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所以说,一个国家或个人若是残暴不仁,即便再强大再强势,也会失道者寡助,最后像高楼大厦一样轰然倒塌。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2)

老子《道德经》中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能够战胜他人的人,只是属于有力量;能够战胜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若能够凭借武力和强势来征服他人,也必然会有更加强大的力量来制服你。如果你能力很强,却残暴不仁,即便是没有人能够收拾得了你,老天也会收拾你,正所谓是“恶人自有老天收拾”。

西楚霸王项羽是盖世英雄,但不可一世,残暴不仁,一步步失去人心。比如说,有人建议项羽建都关中,项羽不听,还处决了进言者;楚怀王约定到秦地不要残暴掠夺,项羽火却烧秦朝宫室,挖了始皇帝的坟墓,私自聚敛秦朝财物;秦朝君主都投降了,项羽还硬是处决了秦王子婴;秦朝将领章邯带领士兵投降项羽,项羽却在新安用欺骗的手段坑杀了秦朝子弟二十万,等等。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3)

项羽即使占据天时和地利,自身能力也很强,但是他做人做事过于残暴不仁,显得很强势霸道,最后失道者寡助,彻底败给了处处不如自己的刘邦,被逼在乌江前自刎。

曾国藩在《挺经-刚柔篇》也说道了:刚并不是说要暴虐,只是矫正使弱变强。柔也并不是卑弱,而是在强的方面谦让而已。

刚毅和刚愎是有很大区别的,前者是自强不息,后者是盛气凌人、刚愎自用。自强不息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可以持久;刚愎自负的人,很容易盛极而衰、物极必反,最后吃大亏。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4)

在《挺经-明强篇》,曾国藩又继续解释说:因为斗智斗力的强胜,最后往往也会因为强胜而迅速兴旺,也有因强胜而彻底惨败。比如说,古代李斯、曹操、董卓、杨素之流,他们的智力都卓绝一世,而他们灾祸失败也超乎寻常,都不能保持强势到最后。

所以说,一个聪明人,若是能力很强,但为人残暴不仁,往往最后是自取灭亡、自取其辱,成为他人的笑柄。反之,如孟子在《梁惠王章句上·第五节》中所说“仁者无敌”,施行仁政的人,才能真正无敌于天下。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5)

2、投机取巧;

司马迁在《史记-苏秦列传》的最后一段点评说:“苏秦被反间以死,天下共笑之,讳学其术”。翻译意思是:苏秦承担着反间计的罪名被杀死,天下人都嘲笑他,讳忌研习他的学说。

为什么苏秦智谋超群,是鬼谷子的四大高徒之一,以三寸不烂之舌退百万之师,玩弄六国诸侯于股掌之间,他死后还要被人笑话,大家都忌讳学习他的学说呢?

因为苏秦喜欢投机取巧,聪明反被聪明误,最后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怎么回事呢?下面我们来具体看看。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6)

苏秦剧照

苏秦作为燕国臣子,假装是因为得罪了燕王而逃到齐国,齐宣王任用他为客卿。所以说,苏秦此时的身份是燕国的间谍,主要负责搅乱齐国。

齐宣王去世了,苏秦就劝说继位者齐湣王厚葬以表孝顺,大兴土木以表明自己远大志向。但是苏秦的真正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搞垮齐国,从而使燕国获利。

齐湣王被苏秦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双眼,非常宠信苏秦,但是齐国众大夫不答应了。于是齐国众大夫派人刺杀苏秦,使得苏秦得了重伤。

苏秦眼看自己活不了多久,便在临终前使出“死间计”——苏秦要求齐王以“帮助燕国在齐国从事反间活动”为名,将自己当众五马分尸,并悬赏行刺之人,这样就可以让刺客主动献身。齐王照苏秦计谋行事,将苏秦车裂,凶手果真现身,齐王趁机解决掉了凶手。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7)

齐湣王剧照

但苏秦死后没多久,他为燕国破坏齐国的大量事实被泄露出来。苏秦不仅身败了,连名声也都臭了,诸侯王开始厌恶像苏秦这样的纵横家,天下人也以苏秦的例子为谈笑之资,不屑于学习他的权谋之术。

一个人喜欢投机取巧,爱耍小聪明,终究是会害人害己。东汉末年的大才子杨修,经常在曹操面前显摆小聪明,不仅识破曹操心思,还当众点穿,最后让曹操恼羞成怒,丢了自己小命。《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的代表人物。

正如曾国藩所说:“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弄虚作假、投机取巧、偷奸耍滑,终归是走不长远的,它们会让人得了一时小便宜而吃大亏。所以说,聪明人若是喜欢投机取巧,往往最终只是自取灭亡、自取其辱。

曾国藩看透人性也是一种境界(聪明人的这2种行为)(8)

结语:

福祸无门,惟人自召,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埋下一颗种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残暴不仁、投机取巧,这都是属于“恶行”,早晚会招致祸患,所以说这两种行为会让自取其辱。

读史可以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我们学习他的故事,也是来反省对照自己,正所谓是“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经过岁月的洗涤和沉淀,历史留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教训,至少有以上两个——做人不要残暴不仁、不要投机取巧。朋友们您觉得呢

今日话题:

您认为读历史可以帮助到自己吗?欢迎在文章下方留言互动!

跟着琢磨君一起,每天学习一点,每天进步一点!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国学文章,欢迎关注账号,并在下方点赞、评论、转发。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 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