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罗烈:铁骨柔情并济,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罗烈经典武侠电影?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罗烈经典武侠电影(武侠电影巨星篇之罗烈)

罗烈经典武侠电影

(二)罗烈:铁骨柔情并济

作为张彻早期武侠电影的又一名爱将,罗烈的名声虽不及王羽,由他主演的代表作也是少之又少,不过在张彻的电影中,罗烈依旧有着自身的特点和魅力。早期罗烈、郑雷和王羽三人相继在《虎侠歼仇》《边城三侠》《金燕子》有过演出,不过这几部作品因为王羽角色地位上更为突出,罗烈也多起着帮衬的作用,其个人形象也一直被锋芒毕露的王羽盖着。直到1969年,罗烈才通过张彻倾力为其打造的《飞刀手》《铁手无情》两部武侠电影的表现,才逐渐上升为一线武打巨星的地位。

罗烈在《飞刀手》的扮相,邪中有正,其形象已脱离传统武侠中大侠一贯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以及舍生取义的特性,而也正是从这部电影开始,观众也得以看到张彻电影快意恩仇之外复杂情感戏的另一面。比如罗烈伤后,其和郑佩佩的情感纠葛就颇为耐人寻味。

而到了《铁手无情》里,罗烈继续将大侠铁骨和柔情的两个方面升级,捕快的铁血硬汉之外又兼具儿女柔情也增添了这一人物的丰富性。在仇人的女儿产生情感火花的同时又如何面对杀弟仇人也让这一角色的形象变得更为复杂。张彻武侠电影中很少看到细腻的情感戏的处理,然而《飞刀手》和《铁手无情》却是例外,作为主演的罗烈也很好的完成了这两个角色的塑造。

罗烈在张彻电影里的扮相多留着络腮胡子,一身黑衣,面容上不拘言笑,冷峻的外表下增添了角色的严肃凝重,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多在他之后的武侠电影生涯上有所体现。

进入七十年代,随着姜大卫和狄龙新的双雄的崛起,罗烈在诸多武侠电影中多扮演绿叶的角色,在楚原、刘家良、何梦华、程刚导演的作品中,罗烈更多只是以狠辣的反面形象出现。

虽然如此,罗烈七十年代还是有1972年主演的《天下第一拳》还是名扬海外,此片是香港首部在美国院线上映的影片,票房大收,这部影片从而也成了罗烈七十年代的代表作。罗烈在片中饰演一位眼神刚毅,沉着冷静,具有超凡武艺的硬汉,片中每次他在使用神拳的时候所用的配乐,后在昆汀的《杀死比尔》里也拿来使用。

此外,七十年代后期罗烈与刘家良导演合作的电影《洪熙官》中所饰演的白眉道长形象也颇为成功。昆汀的电影《杀死比尔》里的道长很大的可能也是出自本片,他在片中饰演一位心狠手辣的清廷走狗,凭借一身金钟罩硬功夫杀死了洪熙官,后洪熙官之子洪文定练就了破除金钟罩的功夫又将其杀死的故事,此形象大获成功后,同年吴思远又导演了一部《鹰爪铁布衫》,把白眉道长的形象发挥极致。到了1980年罗烈又自导自演了《洪文定三破白莲教》,本片完全可以看做是《洪熙官》的续集,重在讲述三次攻打白莲教的过程,罗烈在片中还是一副道长的形象,只不过换了个名称白莲教主而已。

进入80年代,随着邵氏电影的停产,新一代明星的诞生,罗烈在更多电影中的身份也由配角转变为客串,罗烈也只在徐克的《第一类型危险》中有着不错的表现。

整体上,罗烈给人的感觉更像是一个性格演员,他的戏路看起来并不宽,诸如后期作品中《清宫大刺客》《降头》等反面角色阴沉狠辣的一面和早期作品的铁骨硬汉相比,一副冷峻的外表下并无太大的差别,而缺少角色的多面性也是罗烈等靠打成名的一个弊端。

如今罗烈已逝世多年,影迷对其怀念也多停留在《铁手无情》《天下第一拳》等少量作品中,罗烈也随着邵氏电影的落幕而被不少人健忘,但其留下的经典形象依旧在早期武侠电影中有着不可代替的地位,其独特的魅力光环并无随时间的流去而有所消退。

作者:雪夜我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