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木木话娱乐
《披荆斩棘2》第一次公演后,苏有朋的人气从初上舞台的第四变成了第一。
在准备公演时,有队员希望他能走“回忆杀”“情怀”来获得观众的喜爱度,但苏有朋拒绝了。他表示:我觉得大家的团体表演不要太突出某一个人,这是我将来的原则。还有如果要做情怀,不要连续2集都做,观众会不舒服。
没有为了人气而一个劲地消费自己,他知道,情怀只是一时的,最终的还是要拿出态度,拿出作品。
而他的清醒不仅仅表现在不想靠“情怀”取胜。当陈小春提出多给年轻人机会去表演时,苏有朋坚持自己的想法。
淘汰赛,输了就全盘皆输,整个团队被打散,想要留在舞台上有更多的机会,就应该想尽办法留下来,应该用人气好的成员去拼。这时候给年轻人机会还太早了,首要的任务是留下来。
不得不说苏有朋真的是人间清醒。
苏有朋,作为80年代就开始红遍大江南北的男子偶像天团小虎队的成员之一,转眼也49岁了,到了该知天命的时候了。
虽然他总是笑呵呵的,但在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做出最合适宜的选择,而不是为了翻红而迷失了自己。
也难怪他能在这变幻莫测的圈子里,始终保有一颗初心和真诚。
1973年出生的苏有朋,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读书从来不需要父母催促,甚至父母都怕他读书太累,还总劝他少上点培训班。
为了读书,他甚至还用绝食对父母表示了抗议,他想学习不想玩。就这样,挂着“学霸”的名头,苏有朋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高中。
没想到,初中毕业的一次偶然的机会,就此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苏有朋太爱学习了,也着实让妈妈操碎了心,妈妈怕他变成书呆子,就建议他多出去见见世面,丰富一下业余生活。
刚好那时《青春大对抗》在招聘助理,苏有朋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就想去报名参加。可爸爸不同意,觉得那个圈子都是靠脸吃饭的,对他的影响不好。
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苏有朋如愿报名参加,当上了助理。
为了配合当时的“小猫队”,公司给苏有朋,吴奇隆,陈志朋取名为“小虎队”,他们平常的工作就是搬搬东西,抬抬道具,有时候还要带一带现场气氛。
三个青春洋溢的男生虽然不是明星,但出现的频率多了,观众也开始关注起他们了,纷纷写信到电视台询问他们的事情。公司这才让他们在师姐的专辑里演唱了一首《青苹果乐园》,没想到就突然红了。
看起来乖巧懂事的苏有朋,外号:乖乖虎,不过后来苏有朋也曾说过,这个“乖”字给了他很大的压力。因为他真实的性格并不乖,他只是长得乖而已,实际上他特别容易急躁。因为从小就很有想法,不喜欢听从别人的安排,还曾和爸爸吵到直接跳到桌上,甚至经常扬言要离家出走。
成为歌手后的苏有朋,随着名气越来越大,工作量越来越多,他的学习成绩就慢慢跟不上同学了。那时候的他特别惶恐,一方面担忧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提防被媒体发现自己成绩变差的事实。
毕竟他的人设是,学霸。
所有的人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他,审视他,看到他晚上10点在外面,还会有路人问他那么乖,怎么这么晚还在外面?
一边要戴着面具忙着小虎队的事,一边又跟不上学业,也和同学玩不到一起,双层的压力让苏有朋有些喘不过气。
年仅15岁的苏有朋,不敢叛逆,不敢谈恋爱,年少青春晃晃悠悠的,他好像什么都经历了,又好像什么都没有经历。
20岁那年,苏有朋终于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休学,当时甚至有报纸用了半个版面来报道他这件事,有支持他的,也有辱骂他的。
他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可以做什么,无处宣泄的时候,他就跑去酒吧买醉。碰巧遇到了也去酒吧的陈志朋,苏有朋一时难以自抑,抱着陈志朋痛哭了起来。
经历过那么一段万人空巷的辉煌,任谁都无法在跌入谷底时能做到淡然处之,那时的他也才仅仅20出头而已。感受过热烈,也感受过冷漠,在面对人生的抉择时,他陷入了迷茫和不知所措。
在小虎队最红的那些人,苏有朋很忙,忙着唱歌跳舞,还要忙着学习,那种忙碌虽然很累,但也不至于让人觉得空虚。可小虎队解散后,苏有朋已经不是学生了,没有了事业,没有了学业,他感觉突然什么都没有了。
他也尝试过出国,写书,做主持,但都没有在这潭水里激起任何的水花。
在1995年的演唱会上,苏有朋第一次在歌迷面前袒露自己的脆弱:我自己是一个很软弱的人,常常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我都以为没出路了,很想放弃,你们一定看不出来我是这样的人吧。
没想到,2年后,一个机会让他迎来人生中的第二次爆红。
拍摄《还珠格格》时的苏有朋虽然有表演的经验,但因演技不够纯熟,他本人又有偶像歌手的包袱,很多表演都放不开。为了尽快融入角色,他也是努力调整了很长一段时间,来说服自己接受这个角色的。
《还珠格格》播出后,收视率最高突破62.8%。当时这部电视剧有多火,不管是主题曲还是片尾曲,人人都会唱,里面的经典台词也是张口就来,演员的周边产品应接不暇。
苏有朋的第二次爆红,以演员的身份走进了观众的视野。随着苏有朋的走红,很多经典的角色张无忌,花无缺等经,一部接一部,可见其人气有多火。
直到演完了《刁蛮公主》,苏有朋突然有了想寻求突破的念头,年纪的增长,他不可能一直演这种偶像类的角色,不寻求突破,就无法成长,到时候面临的又是另一种尴尬的境地。
幸运的是,他等到了《风声》里的白小年。
为了成为这个角色,他跑去北方找昆曲剧院的老师学习,为了让自己尽快进入状态,他还时不时就对着镜子,自我催眠:我好美,我好美。
确定这个角色后,苏有朋就一直让自己处在白小年的状态里,不管是说话还是走路,都把自己当成了白小年。
他的努力也获得了回报,凭借白小年这个角色,苏有朋获得了最佳男配角的奖项。这次获奖,不仅仅是对他演技的肯定,更是给了他坚定的底气。
苏有朋的好友吴奇隆,曾在一次节目中,这样评价他:他总是选择最难走的路。不过他比以前更懂得自己要什么,也会努力去争取,不会轻易将自己的脆弱袒露在别人面前。
朋友随口的一句话,他就当了制片人,虽然当制片人并不是他的计划中的一部分,但缘分来了,他觉得自己可以试一试,也就接受了这个新的挑战。
这一次,他不再是年轻时那般急于证明自己,随着年岁的增长,他想通了很多。就连后面转型当导演,也只是碰巧有个剧本,他想尝试一下而已。
人生不就是这样嘛,谁能预料自己能遇到什么,当遇到的时候,不要急着排斥,不要急着拒绝,试一试,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参加《中餐厅》时,最喜欢听他每天高喊的那一声,今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一天。不知为何,配上他灿烂的笑容,总能给人无限的力量。
如今49岁虽然还是单身,但他的脸上依然洋溢着不同于年龄的少年感,兴许与他开朗的性格有关吧。看着他为了团队的荣誉,坚持练习跳舞的样子,还是会恍惚中,梦回他在小虎队上唱唱跳跳的模样。
青青真好,总让人怀念,更幸运的是,有的人即便过了这么多年,却依然还是当年青春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