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宝宝看不清,家长都以为是孩子近视了。事实上,宝宝也有可能是弱视。在门诊上,很多家长都是在带宝宝做儿保时才发现这个问题的。

什么是弱视?弱视有办法治疗吗?该不该给宝宝戴上眼镜?眼镜需要戴多久?宝宝视力能不能恢复正常?

今天是全国爱眼日,下面这些关于弱视的知识,一起来了解。

怎么区分小孩近视和弱视(宝宝看不清就是近视)(1)

什么是弱视?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的常见眼病,发病率约为1%-4%。一般来说,在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等原因,引起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年龄的视力,可考虑诊断弱视。另外,如果双眼视力相差2行及以上,视力较低的那只眼睛也可能是弱视。

导致弱视的病因有哪些?

导致宝宝弱视的病因有很多,常见病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斜视性弱视

由于宝宝长时间使用一只眼睛看东西,另外一只眼睛一直没看,没看东西的眼睛对应的大脑皮层就一直接收不到信号,慢慢地就会看不见了,这就是斜视性弱视。

屈光性弱视

如果双眼的屈光度数差别比较大,例如一边眼睛没散光,另外一边眼睛散光200度,那么散光200度的眼睛就会长期看东西模糊,慢慢地宝宝就会只用能看清楚的眼睛去看东西,另一只眼睛就有可能出现弱视。

形觉剥夺性弱视

婴幼儿时期,由于先天性白内障、角膜白斑、上睑下垂等眼病遮挡瞳孔等,会使光线刺激不能正常进入眼睛内,这样就会剥夺了这只眼睛黄斑接受正常光刺激的机会,眼睛的发育就可能不良或停滞,这样也可能导致宝宝出现弱视。

遮盖性弱视(可逆性弱视)

在一些弱视的治疗中,被遮盖的眼睛或使用睫状肌麻痹剂药物压抑的眼睛,由于无法接受正常光线的刺激可能会导致视觉发育异常,这也有可能会导致弱视。

怎么区分小孩近视和弱视(宝宝看不清就是近视)(2)

如何尽早确定宝宝有没有弱视?

宝宝出生后3个月、30个月以及3岁是弱视发生的三个关键时间点。在生后3个月至30个月之前所发生的形觉剥夺性弱视,可产生高对比度视力的明显和永久下降,通常受累眼的视力为0.1或更差。

宝宝3岁前发生光学离焦或斜视时,导致弱视的风险比3岁后要高得多。因此宝宝3岁前的视力筛查,对预防和治疗弱视非常重要。所以,家长除了在家注意观察宝宝看东西是否有异常,还要记得定期带宝宝去医院做视力筛查。

如何治疗弱视?

如果宝宝经检查确诊为弱视,可以进行相应治疗,其中约1/3的弱视,主要是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可通过戴眼镜矫正;另外2/3的弱视患儿则需要专科进行进一步治疗。绝大多数儿童弱视是可以治愈的,发现越早,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弱视的治疗,首先是消除病因,比如矫正屈光不正,早期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或先天性完全性眼睑下垂等。在消除病因之后,针对弱视进行常规的遮盖治疗,效果是很好的。可在医生指导下,按规定时间遮盖优势眼,强迫宝宝用弱视的那只眼睛看东西。

如果两眼均有弱视,需要交替遮盖,遮盖时间按轻、中、重度弱视区分,分别是2小时、4小时和6小时。

目前,医学上还可通过光学药物疗法以及弱视仪辅助治疗来缩短疗程。只要患儿依从性较好,能够很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手段,对大多数弱视都可以治愈。

值得重视的是,弱视的最佳治疗时机在3—6岁,最迟在10岁;个别病例10岁依然能够取得治疗效果;如果发现太迟,错过了治疗时机,成年后几乎无望治愈,会形成终身的视觉障碍。

怎么区分小孩近视和弱视(宝宝看不清就是近视)(3)

什么时候可以停止治疗?

弱视开始治疗后的2—3个月需要复诊,评估弱视眼的视力是复诊的主要目标。当确认宝宝已经获得最好视力的时候,治疗强度应当逐渐减少,直至维持治疗。连续4个月或者2次以上复诊视力稳定在正常水平可停止治疗,之后仍然需要进行有计划的复诊以防弱视复发。

对于屈光性弱视,为了减少弱视复发的可能性,弱视宝宝应当继续戴框架镜或接触镜来矫正屈光不正,直至达到视觉的发育成熟,一般要持续到十多岁的年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