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锴 丁洪然 张昊 顾如仪等疫情期间,“足不出户”似乎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而“足不出区”已是奢侈的幸福在此种处境下,如何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4月3日、10日、13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师生举办读书会、智性对话、圈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围绕上述主题,探讨了“心灵自由”“在舆论场中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心灵的自由思考,不离处境,不离时代”等问题参加者来自哲学、教育学等不同专业,其中包括: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博士生何锴、丁洪然,硕士生张昊、尹紫涵、王伟民、李睿晨、樊佳美,本科生蔡添阳、顾如仪等,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心灵的七个境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心灵的七个境界(如何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

心灵的七个境界

何锴 丁洪然 张昊 顾如仪等

疫情期间,“足不出户”似乎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而“足不出区”已是奢侈的幸福。在此种处境下,如何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4月3日、10日、13日,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师生举办读书会、智性对话、圈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围绕上述主题,探讨了“心灵自由”“在舆论场中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心灵的自由思考,不离处境,不离时代”等问题。参加者来自哲学、教育学等不同专业,其中包括:哲学系系主任刘梁剑教授,博士生何锴、丁洪然,硕士生张昊、尹紫涵、王伟民、李睿晨、樊佳美,本科生蔡添阳、顾如仪等。

心灵自由

刘梁剑:“不论处境如何,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是爱智者的本色。”这是我们华东师大哲学系冯契先生的名言。它既是冯先生“智慧说”理论体系的具体体现,也凝结了冯先生波澜壮阔一生的人生智慧。当下这个特殊处境,也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自由、心灵自由、心灵自由思考的问题。

丁洪然:冯契先生这句格言鼓舞了很多人,特别是在疫情封控的当下。面对这句格言,我们会问“什么叫心灵自由?”“我们要如何进行自由思考?”“有什么东西使我们不能进行自由思考?”……其实,当问出这些问题时,我们已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自由思考了。自由思考的前提,应是保持一份审视的自觉,即便是在面对那些习以为常的内容时,你依然可以叩问其内涵、提出进一步的疑问,警惕常识中可能存在的缺憾,挖掘习惯性表达里更底层的逻辑。

张昊:冯契先生认为,不仅仅是研究哲学,而且对于各种各样的舆论思潮,我们不能人云亦云,也不能随大流,一定要保持独立思考和质疑批判能力。只有经过我们自身自由思考、讨论分析和比较之后,才能做出一定的选择,这才是一个比较理性和客观的过程。冯先生自身的经历对我们也有很好的借鉴和启发意义。我最为钦佩他的是,在经历巨大的波折之后,他仍然能够坚信自己的信仰和求智的哲学道路。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庄子的逍遥之境就是自由和自然的合一。如何达到逍遥之境?庄子说“乘天地之正”,就是无所凭借和依赖,也就是“无待”。最高的状态是“无己”,但这不是要消解自我。在庄子这里,“己”是礼乐文明所规定的“我”。正是要突破社会化的存在,复归于自然之天性,才能达到逍遥之境。

樊佳美:我认为心灵自由是人类所独有的内心世界的活动,是一种审视自我,思索人生和世间万事万物的奇妙心灵旅程,真正的心灵自由是能放空自己,不受外界干扰和束缚的自由自在的能力,从而达到不断净化心灵,提升思想境界的过程。人类是群居动物,但当人在纷繁复杂的物质生活之中沉浸太久、群居太久,往往容易忽视个体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倾听发自内心的声音,逃避自身来自灵魂的拷问,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保持心灵自由是必要的且是有可能的。不论身处何境,只要你愿意,拥有一种向往心灵自由的信念、渴望和追求,就有保持心灵自由的可能。我认为人类积极自由的评判在很大程度上是凭借当事人内在的主观感受而定,心灵的自由便是所有自由的最高境界。

刘梁剑:强调自由的主观感受性,以心灵自由为最高自由,可能有人会问:心灵自由不需要条件吗?庄子讲“乘天地之正”,从字面来看,是依赖于、“有待”于天地间的正道。

张昊:“自由”意味着超越外在的限制,并且遵循、顺乎事物内在的法则。

尹紫涵:我觉得,心灵获得自由是需要条件的。比如身体的状态。拿我自身的情况举一个例子。这段时间宅在寝室里面,有些时候身体状态不是很好,常常会出现心慌、全身乏力的感觉。当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就没有办法正常进行我该做的事或者是进行太多的思考,只能在床上躺着休息或是补充一些糖分等等。在身体好转之后,才能进行其他的操作与思考。这里,我想表达的是:当身体处于一个糟糕的状态时,不要说心灵的自由思考了,思考都变成了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除此之外,人际关系等其他因素也会影响心灵的自由思考。当这些因素保持在了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时,也许会帮助我们的心灵进行自由思考。

王伟民:“心灵自由”这个问题在疫情的大背景下还蛮有意思的。我对“心灵自由”问题的第一个想法也是它可能暗含了身心关系问题。在隔离的情况,我们身体上的不自由,影响到了我们的情绪。比如说,我们可能会感到烦躁、不安等等。这都影响了我们心灵的自由。

李睿晨:这一点我也感同身受。刚刚隔离的那段时间,在宿舍学习效率比较低,心情也会低落。我想还是不要让自己那么紧张,要先处理好自己的情绪,再去学习工作。我认为“心灵自由”是指自己内心安定,心灵处于一种干净的状态,有独自判断的能力,不会被纷繁的思想影响和束缚,通过思考选择接纳或扬弃他者的观点。保持自己心灵自由的方法,是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寻回自己最初的一念之心,以此为度量去思考,不被欲念所蒙蔽,不被流言蜚语所影响。

王伟民:我们经常会听到类似于“请克制灵魂对于自由的渴望”的话。就现实语境来看,这句话其实含有灵魂(心灵)对于自己的渴望从而引发我们想要摆脱隔离的状态的意思。注意,此时这句话还暗含灵魂自由引发身体行动的意味。但是,在我们谈论这个问题的时候,隔离已经是必然将要继续坚持的。所以,“心灵自由”是进一步提示我们,如何在身体自由已经受阻的情况下保持心灵自由地思考。另一方面,“心灵自由”涉及思考的问题。虽然现实环境存在诸多不便甚至困难,但是我们能否在这样一种不利的环境下,排除外界的干扰,让心灵的思考在精神的世界里依旧自在。

当然,我对于“心灵自由”还有一个想法。“心灵自由”的状态意味着,没有让心灵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不能未经反思地接受某一观点并自然地将其安置于你的心灵中。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就有这样的倾向。这值得我们警惕。

张昊: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自由意味着更好地处理身心统一问题。我们现在身处疫情之中,身体受到制约和束缚,所以只能最大程度保持心灵自由。我觉得最好的方法就是提高专注力和聚精会神。正如陈赟教授所说,只有在某一件事情上保持聚精会神,久久为功,才能反观内心,取得内在的超越。而对于我来说,我喜欢练习书法和太极拳。这种中国传统的文化形式,能让修行者更加关注自己,陶冶情操,也才能真正实现孟子所说的“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樊佳美:“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超脱世俗意义的、纯粹的心灵自由是有着保持孟子所说的赤子之心和浩然之气,这正是一个人保持心灵自由的最佳体现。那么如何达到心灵的自由呢?存在由内而外和由外而内两种路径。在培养心灵自由的初期阶段,阅读书籍是由外而内的最佳途径。与经典相伴,与大家对话,既是高雅的消遣,人的内在心灵也会得到滋养,从而逐渐实现自由的完满状态。正如梭罗所言:“良好的阅读,即以真正的精神阅读真正的书籍,是一种高贵的磨砺,比时代风气所崇尚的其他磨砺更考验我们的读者。它要求像运动员那样去训练,并对这个目标倾注持续不变的关注,近乎终生。和写书一样,读书一样。读书也要求细致周密,沉思默想。”因此心灵自由的程度,和人在阅读时的专注力和精神紧密相联。

另一方面,由内而外实现心灵自由,便是独处、静默和冥想,通过打断意识流,进而达到慎独的状态。叔本华曾说过:“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能成为自己……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才是真正的自由。”“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顺应自然和合乎人道的,只有习于安静,意识自我的存在,摒弃尘世间扰乱心灵的一切繁杂事物,破除情感的枷锁,方可达到理性的境界,体悟心灵自由的力量。

何锴:自由的思考和自由的言说、行动互相关联。冯契先生本就是在行动和言谈都受到极大限制与压迫的困境中写下“心灵自由思考”的名言。今日我们亦常常陷入外部环境的压迫中,疫情之下,我们的日常活动受限,封控中的上海更是这样,足不出户从例外变成日常。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又受到网络环境的裹挟,有的显明有的隐含,隐含如“朋友圈政治正确”,当然不同的“朋友圈”有不同的“正确”。言行上的不自由可以推出心灵思考的不自由吗?冯契谈到《荀子·解蔽》里的一句话:“故口可劫而使墨(默)云,形可劫而使诎申,心不可劫而使易意,是之则受,非之则辞。”这是说外力可以强迫我们的身体如何行动,我们的言谈也会因外力受到被动的禁止和开放;但再艰难的处境,我们的意志总是能做自由的选择,心灵的自由思考总是可以办到。更进一步说,正是言行上的受限,迫使我们更要去关注心灵的自由。从应对外部环境对思考的裹挟来说,我们可以沉默,可以避而不谈,但不应违心地去言说。

顾如仪:我认为心灵自由可以简单地区分为理性与情感(或情绪)。首先,保持心灵自由表现为一种运用自身理性(知性)的能力。尤其是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和纷纷扰扰的舆论场,理性的运用显得极为重要。若要确保理性反思的正常实现,“心平气和”是重要的前提。要对情绪加以控制,尤其是一些负面情绪,防止它们损害自身健康以及妨碍正常的理性判断。

但另一些时候,与情绪和解也是心灵自由的一部分。例如当我面对一些消息而愤慨时,我能够感受到内在情绪的汹涌与变化,也只有在这种时候,我能够最直观地感受到来自生命内在天然能量的澎湃,感受到我与遥远的人们共在,感受到自我真实的存在。这时,也无需过度压制自身情绪。在适度的情况下,偶尔享受情绪的涌动也是一种心灵自由的体现。

刘梁剑:我们的讨论触及了一些看起来矛盾或吊诡的地方。比如,从条件性来看,心灵自由究竟是“有待”还是“无待”。从身心关系来看,良好的身体状态(包括身体运动的自由)有利于心灵自由,心灵自由似乎又是在身体状态不那么好的情形下才突显出来的。从理性和情感的关系来看,有时是理性控制情感的心灵自由,但有时又是情感不受抑制的心灵自由。“何为心灵自由”关联着“如何为”,即“如何达到心灵自由”。同时也要注意到,冯契先生提的是“心灵的自由思考”,而不是“心灵的自由”。前面王伟民、李睿晨、张昊、何锴的发言,已经触及心灵的自由思考,而不是泛泛地谈心灵自由。

在舆论场中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

张昊: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我们最近面对的一大挑战,便是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舆论场给我们带来的冲击。互联网中的舆论事件往往一阵一阵,没有连续性,互联网没有记忆,“键盘侠”也没有伤痛。但是,舆论事件对我们的影响却是具体的。现在一些舆论事件就给我自身的心情造成很大的影响,甚至会打乱一整天的学习工作。

樊佳美:在如今网络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加之疫情特殊时期,多事之秋,谣言四起,各种新闻层出不穷。面对这种由各种新闻以及网民评论堆砌而成的舆论场,我们经常容易深陷其中,把自己代入局中,变得人云亦云,盲目跟风。网络舆论铺天盖地,“沉浸”太深就容易被带“节奏”,产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危险。这种情形下更应该要自觉做好旁观者与局内人的转换,秉承价值中立的原则,保持心灵的自由和独立思考,安顿好自己的内心,找回内在心灵的力量,回归自我和最本真的生活。

英伦著名作家阿兰·德波顿曾在《新闻的骚动》中描绘新闻造成的影响:它不露痕迹地将“新奇”与“真实”混淆,对观点中的假设避而不谈,这不仅对理解世界没有帮助,也在不知不觉中摧毁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面对如今熙熙攘攘,纷纷扰扰的舆论场,要想保持心灵自由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实现充盈而丰富的人生,应当具备这样阿兰·德波顿所说的能力:“能体察新闻从何时开始不再具备原创或重要的教育功能。在这些时刻,就应该终止与陌生人止于幻想的关联,并将治理、成败、创造或杀戮的事务交由他人,明白余生苦短,而自己的目标尚待完成。”

张昊:我记得蔡剑锋老师曾经提到过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即如果某种言论在舆论上占据了上风,谁将从中受益?——这是唯物史观看待一种观点的方法,即不是同一种观点进行理论之争,批判的要点是澄清一种观点的现实条件。

面对这样纷繁复杂的舆论场,我们该如何自处呢?我觉得应该话分两头:对于那些和自身没有直接关联的社会热点。一方面,我们应该提升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另一方面,不要急于在舆论上选边站,且让子弹飞一会。之后,你会发现事件或有反转或有进展,再去关注也不迟。对于和自身利益相关的事件,我们的情感固然会更为代入。这就更需要我们平复自身情绪,千万不能情绪化。另外,我们或许可以采用怀疑主义皮浪派的方法——悬搁判断。就像等待一杯浊水慢慢静置成为净水一样,我们也可以先将舆论悬置起来,心平气和地去等待问题的解决。这看似是对问题的一种逃避,但对于自身心灵处置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顾如仪:我目前对于很多舆论场的言论和消息,大多采取张昊学长提到的悬隔判断的态度,即一种怀疑论的立场。据我的观察,其实目前很多谈话的空间例如一些大众媒体,都不能算作一个正常观点对话的话语场,其中夹杂的更多是情绪的发泄、娱乐的需求、资本流量的操纵。我们有时试图在这些平台上进行客观理性的对话,或者观点的理性表达,但会失望地发现基于以上的现状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怀疑论的立场似乎有些消极逃避的意味,但我认为吸收过多的新闻和观点,尤其是未受到过滤的言论,更多地只会干扰我独立自由的判断思考,并不会有所增益。

刘梁剑:看穿舆论场的“把戏”,以怀疑论的态度悬搁判断,这些都很有意义。不过,另一方面,仅仅如此可能是不够的。它们有助于“解蔽”,但还没有办法帮助我们达到积极的见解。

尹紫涵:确实,最近大家都或多或少被舆论裹挟,每天都在刷阅各种各样的新闻。从这些不同的声音中,我的感受是:当大家的立场不同时,很容易产生分歧。比如学生有学生的立场,其他职位的人又会从各自的角色出发考虑问题。由于立场的不同,便会导致每个人所考虑的内容带有各自的角度,或者会带有思维的盲区,这就很容易产生不同的意见、冲突或争议。如果没有换位思考、站到对方的角度去思考,或是说没有较为全面地看待问题,便容易导致问题越来越复杂,言论越来越极端化。此外,当事件受到不了解具体情况的人的关注的时候,对于该问题的讨论容易超出该问题本身,或者是讨论变了味。现在网络传播的途径极为丰富便捷,这也会带来一些困扰,增加事件的复杂性,比如截图或者是聊天记录等,很容易出现断章取义的情况。不了事件的前因后果,仅仅看到了图片上的文字便很容易产生误解,淹没了事件或者问题本身的样子。

对于如何保持独立思考这个问题,我也没有太好的想法。每个人在思考时总会不自觉地带有个人的主观情绪与思考角度,这是无法避免的。为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独立思考,当大家面对纷繁复杂的舆论时,需要的是先冷静下来。想一想消息来源是否可靠,是不是因为立场的不同导致意见冲突,是不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更为全面地看待问题。也可以想一想:如果是我来处理,我会如何做、会有更好的处理办法吗?

王伟民:不论如何,我们总是带有一定的立场、观点。同时,在我看来,纷繁复杂的舆论场有时候仿佛一个市场,会有各种各样的商品在售卖。就像遇到喜欢的商品我们会有想要购买的欲望,我们在遇到和自己观点、立场类似的言论时,也会忍不住想要赞同,甚至是附和。然而,就像一时的冲动消费未必有益,你有可能因为喜欢而对此种言论不多加思考,甚至盲从。这多少是有害的。

为了避免“我执”,我们需要以开放的心态理解他人的意见和观点。什么是独立思考呢?独立思考不是完全隔绝其他意见的纯粹个人思考。因为完全忽视他人的观点显然不利于我们对于问题的思考。毕竟个人的视野终归是有限的。而且如果我们已经处于舆论场中,我们也难以忽视他人的观点。我们需要小心地思考他人的观点看法,经过理性的分析,得出自己的看法。在这个过程中,换位思考很重要。缺乏换位思考的能力,我们以自己的视角来看待别人的观点,恐怕难以真正理解他人。这样到头来,所谓的独立思考,就变成个人的偏执而已。

李睿晨:我的看法稍有不同。独立思考,应当是指自己清楚自己的立场,有自己的衡量标准。在如何保持独立上,首先应当相信自己内心的感受,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舆论场中的言论纷纷扬扬,说得再好也不可轻易相信,要倚靠自己健康的直觉,也就是自己的本心,人的立场应当来源于此。做判断时,先倾听内心的声音,确定自己的立场,再去聆听他人的言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陷于人云亦云的困境中。其次,应当在足够充足的事实基础上进行判断,有些舆论呈现得事实太少,或者只展现符合其论点的事实,导致听者被蒙骗。

顾如仪:思考的独立性确实是心灵自由的一大重要特征,但这种独立性不应演变为过强的排他性。其实我们现在的智性对话、朋辈圈谈这样活动本身就是要创造一种观点表达、交流与碰撞的话语场,这些交流能够促进启发我们的进一步思索。因此,我们也不需要过分担心自己的思维受他人观点的影响尤其是网络观点的影响。

何锴:如仪讲到交流对话,这个问题涉及认识论上的“群己”之辩,冯契先生有很好的论述。冯先生很重视在自由的讨论过程(群)中展开自由的思考(己)。冯契先生说:“独立思考是主要的,与革命同志交流,与老师、朋友、同学进行自由讨论也是重要的。”冯契先生很强调“论辩合理性”,在他看来真理和谬误之间并非截然割裂的,真理也并非一蹴而就的,我们只有在自由讨论中,通过不同意见、观点的争论,才有可能克服片面性、抽象性,最终把握一定历史条件下、一定领域内的具体真理。在今日的喧嚣中,我们应当尽力营造一种自由讨论的环境,既使自己的自由思考有充分的表述,亦尊重别人的思考和观点。

刘梁剑:紫涵、伟民强调破“我执”,睿晨从另一个角度强调“有我”对于心灵自由思考的重要性。从字面上看,“自由思考”也要求我们的理性需要有“自”有“我”,自作主宰。当然,这个“自”不是封闭的自我,需要保持对于事实、对于他人意见的开放性。如仪、何锴的看法注意到了“自”和“他”在对话过程中的开放性。如何做到“聆听”他人意见而不盲从呢?冯契先生特别重视荀子所讲的“辨合”“符验”:“凡论者,贵其有辨合,有符验。”

张昊:我们总归要有一个立场。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立场,也会在舆论场上随风飘荡。“独立”的“独”可以理解为寻找立场的过程,我们只有经过理性比较、分析,进而选择一个自己信服的立场。荀子所讲的“辨合”正是理性的分析和综合。另一方面,“独立”的“立”可以理解为站立在自己所选择的“立场”之上。经过这样的“独立”过程,再加上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私以为是真正的独立思考。

另外,荀子的“符验”强调事实的验证。前面紫涵提到网络信息断章取义的现象。在舆论场中,很多时候我们对事实本身的了解很少。仅有的判断还要依凭从各种渠道散落出来的截图或者断章取义的话,后者或是谣言,或是一部分的真相。正如知识论中所讨论的“现象”和“实在”之间的鸿沟一样,我们也处在“表象”和“真相”的鸿沟之中。而有一部分人,面对支离破碎的“表象”和残缺不全的“观点”,他们也会因为自身缺乏理性而随着情绪随风飘荡。尤其是疫情的当下,封控已经让人们的情绪压抑许久,就更需要一个舆论口去宣泄。

何锴:冯契先生说:“对情欲有所节制,有错误及时作自我批评,使心灵解脱束缚,始终能自由思考。”真正自由的思考,应当面向精纯的心灵,所以我们需要克服我们的贪婪、自私、虚荣、傲慢等等不诚的驳杂欲念,修养诚意,坚强意志,如此才能挣脱束缚在心灵上的枷锁。

心灵的自由思考,不离处境,不离时代

蔡添阳:上面的讨论很精彩。不过,似乎多多少少脱离了冯先生原来的语境。冯先生讲,“不论处境如何,始终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始终涉及“个人-处境”的关系。“何为在我,何为在外”,这条界限是以何种方式被标识出来的?这个问题难免令人困惑。我们的常识倾向于根据身体来完成这一划分,形体之外便是“外于我者”。但是,从前面何锴学长所引的《荀子·解蔽》里的一句话来看,形体和嘴巴(言语)好像在某种情况下也会成为“在外者”,唯有思想和心灵才是“在我者”。但是,“我”“外”并非两橛,心灵的自由思考绝不意味着思考的自由只在心灵的内部实现。否则,思想将与外部现实断裂——一方面我们仿佛在世界之外拥有了一片完全脱离现实的任意的空间随我们如何纵情驰骋,另一方面我们的思想仿佛变得毫无意义,无论它再怎么自由,也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自身。

在此意义上,“不论处境如何,保持心灵的自由思考”或许意味着,我们有理由要求一种始终与我们的外部现实相适配的思想,一种始终思考着我们的当下和未来的思想,一种向无限远处延伸的思想,一种可以赋予我们打碎镣铐的勇气和决心的思想。它或将表现为与此刻的拮抗。正是这种异质性使它得以不被这个此刻所同化和吞并,绝不成为此刻的同质化的客体。我们要求思想必须属于这个时代,成为这个时代不可抹去的部分,但又作为这个时代的“他者”和全部的思想潮流保持一种张力。在这种张力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既属于这个时代又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不合时宜的沉思”(尼采)。在这种沉思中,我们能看到抵抗和坚守,我想这或许才是“保持”与“自由”所蕴含的更为深刻的意义。这项工作,诚如冯先生所言,是哲学内部的要求(“哲学要干预生活”),更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要求,或许也是我们当下的生活对于我们自身的要求。阿甘本有言:“这意味着不但要能够坚定地凝视时代的黑暗,也要能够感知黑暗中的光”(《何为同时代人?》)。

丁洪然:添阳的内外辩证法讲得很深入。我做一点响应和补充。心灵的自由思考,需要有一个大的视野,将个人所学与时代问题结合起来思考。冯契先生在回顾自己在碰到“一个非常重要的、让自己有真切感受的哲学问题”后写作的《智慧》一文时说,“自己不太满意,因为它显得太学院气了”。之所以如此,可能是因为他当时还没有把自己在学术上的这个问题与时代问题做结合性的考察。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讲,将自己关于学术问题的思考与时代发展的大势结合起来,也是自由思考的应有之义。

何锴:冯契先生说:“自由思考并非随心所欲,而是使自己的意识与时代精神、与真理性认识一致起来。”一方面,自由思考要以所处时代的核心问题为对象,要以真理为目标。另一方面,要能实现这样的思考,需要一定的知识积累,既学习思考的规范性工具,亦获取需要纳入思考的各种材料。自由思考并非随心所欲。随心所欲的思考如断线的风筝,获得了极端的自由,亦陷入极端的不自由。真正的自由思考需要作为牵引的风筝线,获得的是有程度的自由,并总是向着更自由而进发。可以说,心灵的自由思考不是安逸的,而是充满挑战的。安逸的思考如同在岸边嗮太阳,自由的思考则是扎进海洋去游泳,直面思想、知识的挑战。

尹紫涵:刚刚添阳分析了他对“我”与“外”关系的理解,也特别提到冯先生提到的“哲学要干预生活”。这句话可能有一个隐含的意思:当现实生活遇到变化、问题甚至是困厄的时候,需要哲学参与进生活中来,通过指导或者是其他形式,转变我们对于生活的态度,从而在困顿中也能安适地对待生活这种效果。但这里面又会产生一个疑问,即为什么是在困厄的时候,需要哲学的指导呢?难道在大家生活安逸的时候、或是在受疫情影响之前就不需要哲学参与进生活之中吗?对于这一点,我的理解是:当我们熟悉了某种生活方式时,或是我们始终生存在一种较为规律与确定的生活时,比如每天按时上下班、吃哪些饭菜、读哪些书籍、见哪位朋友以及身体较为自由地穿梭于各种场合等等。这种看似是习以为常的情况,实际上意味着我们可以对生活做出很大程度的掌控,能够较为自由地按照我们心中的想法、想要去行动、实现某些事情。在这种充满“确定性”、一切都显得是理所当然的生活样式中,或许缺少契机引起主体对生活进行某种哲学性的反思。但是当疫情猝然打破了我们的常规生活,这种看似是“天经地义”的生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失效了,一些日常所能之“事”脱离了我们的掌控之内。比如我们的身体受到了限制,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往返各种场合,而是在限定的空间中(如寝室)展开各自的生活,这种生活的转变极易陷入到对“未知”的恐慌中:比如何时解封、家中的囤货是否足够撑到抢到菜或是解封的那天、自身的环境是否安全、是否面临感染的风险等等不确定与疑虑。这似乎意味着当我们(暂时)脱离确定性的生活、失去了对于原来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的掌控时,给予了人们一个契机或突破口去重新思考身心关系、更为注重身体健康问题以及身体经验的重要性,思考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重新思考人性,思考自我、他人与社会的关系,思考在当前的生活场域下,究竟应当如何安置自身的身体与心灵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当这种思考开始发生的时候其实也意味着哲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发生,甚至会通过这种思考所得来影响着我们之后的生活与处世原则与方式。

责任编辑:黄晓峰

校对:张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