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东源,吉林省这个县,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1)

这里西邻辽宁省,地处吉林省中南部、辽源市西部,1902年设县,她是国家级首批生态建设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满族剪纸)之乡、中国二人转艺术之乡。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2)

东辽县是辽源市辖县,因东辽河而得名,河因其为辽河东源,故名,是一个正在崛起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汽车装备制造较为发达的新兴县份。东和南与东丰县接壤,西和西南与辽宁省西丰县毗邻,北邻伊通县,隔二龙湖与梨树县相望。

下辖9个镇、4个乡:白泉镇、渭津镇、安石镇、辽河源镇、泉太镇、建安镇、安恕镇、平岗镇、云顶镇,凌云乡、甲山乡、足民乡、金洲乡,县政府驻白泉镇,总面积2186平方公里,占辽源市总面积的43%,人口36万。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3)

境内在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夏商周时期,肃慎氏族人就在此生活,为肃慎氏境;周代为秽貊族居住地。战国至秦朝属辽东郡。两汉至南北朝属玄菟郡。隋朝属高句丽北境。唐朝先属河北道都护府,后属渤海扶余府。辽属长岭府,金属恤品路。元朝先属辽阳行省开元路咸平府东境,后属辽东宣慰司。明初属三万卫,明末属叶赫部。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努尔哈赤以其地辟为大围场。清康熙年间划为盛京围场,辟为皇室狩猎用地。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大围场西流水老虎嘴地置西安县,次年迁治大疙疸(今辽源),属奉天海龙府,1914年属奉天省,1941年属四平省,1945年属辽北省,同年8月改称为北丰县,因解放战争爆发,而未能实施。1948年划县城区及矿区析置西安市(今辽源市)。1954年划归吉林省。1956年因与陕西省西安市重名,改名东辽县,取东辽河名,属怀德专区(后属公主岭专区),1958年属四平专区。1960、1969、1980年三度撤销,并入辽源市,1962、1976、1983年三度复置。1985年建县城于白泉,1987年县政府驻地由辽源市迁东辽县白泉镇,结束了有县无城的历史。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4)

东辽河亦名赫尔苏河,长度449千米,流域面积1.1万平方千米。汉代称南苏河;明代称艾河;清代称赫尔苏河、黑尔苏河、东辽河。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为辽河之东源,故曰东辽河。是辽河干流上游地区东侧的大支流(或源头),发源于东辽县的吉林哈达岭山脉小寒葱顶子峰东南萨哈岭五座庙福安屯附近,出源后西南流,当地称拉津河。在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西古榆树附近和西辽河汇合为辽河。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5)

东辽县地处长白山系老爷岭余脉和松辽平原的过渡地带低山丘陵区,境内群山环绕,岗谷平洼交错分布,地势基本为东南高、西北低。有双顶子山、蒙古顶山、轿山顶山、小寒葱顶子山、庙顶子山、大黑背山、三县顶子山等,其中乌龙山海拔620米,是境内最高峰。气候属半湿润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5.2℃,年降水量为658毫米,雨热同期。

境内水源充沛,有大中小型水库20余座,其中较著名的有聚龙潭、鴜鹭湖、辽河、营场、山良、椅山等水库;有东渭河、西渭河、平川河、狐狸套河、乌龙半截河、鴜鹭河、保安河、崇仁河等河流,其中东辽河最为著名,为东北第二大河流,也是东辽最长河流,流经6个乡镇,境内流程114.9公里。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6)

境内蕴藏着煤炭、石灰石、大理石、沸石、瓷土、红土、白马牙石、黄金、伊利石等多种物产资源;伊利石、瓷土具有潜在开发优势。森林覆盖率为32.6%,高于全省各地市县的平均水平,是全国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具有山区与平原的综合优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是国家重要的玉米生产基地,特产有鹿茸、柞蚕、烟草、蕨菜等。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7)

东辽县距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沈阳国际机场100—150公里,辽源支线机场选址于此,交通便捷。四梅铁路、四浑公路、辽那公路、辽西公路过境,四梅铁路横贯东西,境内设有三站。四浑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西经四平沿哈大高速公路达沈阳至大连,北沿辽长高速公路通达省城长春。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8)

这里是东辽河文化的发祥地,关东文化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开发价值,二人转、满族剪纸、葫芦画、鱼骨画、秸秆画、根蛋雕、草编等东辽民俗特色文化,特别是二人转艺术根植民间,享誉全国。

东辽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好,名胜古迹有汉代墓葬、辽金石刻等。县内已有大小景区、景点、山庄40余个,聚龙潭水利风景区、鴜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红叶岭森林公园、连泉山公园、民俗博物馆等,已经成为周边短途旅游热点。

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因与西安市同名而改名)(9)

辽河掌位于东辽县辽河源镇和龙山区寿山镇边界地区,距市区45公里。传说一条土龙在辽河掌从地下钻出形成一个洞,洞里积满了清澈甘甜之水,当地称为是土龙的涎水,也称为龙泉水,就是东辽河源头。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