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家的朋友圈有没有被此类的句式刷屏,一群年轻人把工作称作“打工”,戏称自己为“打工人”,有关“打工人”的调侃话语和表情包层出不穷。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2)

“打工人”共情 话题频上热搜

今天(19日),星期一,#打工人#的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3)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4)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5)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6)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7)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8)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9)

提到打工,相信很多人最先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都是头戴安全帽、身穿安全服;在工地上挥汗如雨,夜以继日地艰辛劳动的外来务工人员。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0)

而现在,无论是在高端写字楼工作的精英白领,还是体面地坐在办公室里的单位工作者,大家都被刷屏的“打工人”文案戳中心房,纷纷加入到这场传播语录和身份认同的热潮当中。#打工人表情包#、#打工人的文案大赏#等相关话题频上热搜,一条条土味鸡汤式的自嗨语录掀起又一阵复读机热潮。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1)

微博博主@后天再联系发布“三句话读懂打工人”的帖子,将“打工人”的身份生活化、具像化,令人不免发出“是我本人”的感叹。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2)

“小时候我以为打工的意思背着蛇皮袋踏上绿皮火车去远方的工地, 长大后发现只要是上班都叫打工。早安,打工人!”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3)

“工友”聚集 互相鼓励

更有网友受此启发,在豆瓣创立“打工人聚集地”小组,现已吸引四百多位“工友”在组内报道。不负责任地推测一下,该组或能成为豆瓣众多小组中潜力无限的“楼盘新星”。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4)

既不想去工作,又害怕失去工作,这是多少职场人的真实状态。即便是被工作折磨千百遍,还是要待它为初恋。显然,“打工人”一词反映正是劳动者对自己当前所处境地的清醒认识。“打工人”目前只是自嘲,大家更想借此来鼓励自己认真工作。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5)

既是自嘲,也是自我鼓励;接受平庸也并非安于现状。“打工人”“搬砖人”“社畜”等词的出现不是当代年轻人自甘堕落,相反,他们开始踏实地生活,与生活做斗争,并且能够乐在其中。

饭点到了,午安,打工人!

打工吃饭没一张桌子(到饭点了午安)(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