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
名词很常见,有的表示人,如“姑娘”“青年”“农夫”;有的表示具体的事物,如“绿草”“水藻”“镰刀”“蟋蟀”;有的表示抽象的事物,如“精神”“传统”“法律”“爱情”;还有的表示时间,如“秋天”“昨天”“过去”“早”。这些都不难区分,使用时也不大容易出错。
需要注意的是另一表示方位的名词,一般称为方位名词,如“上”“下”“左”“右”“前”“后”
东”“南”“西”“北”“里头”“外边”“以上”“之下”等。大多数情況下,方位名词用在其他名词性词语的后边,表示事物所在的位置或范围。
例如
(1)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朱自清《春》)
(2)雨变得更轻,也更深情了,水声在屋檐下,水花在窗玻璃上,会陪伴着你的夜梦。(刘湛秋《雨的四季》)
二、动词
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动作一一走、跑、唱、跪、打、躺等;很多时候我们会有某种心理活动一一爱、恨、担心、喜欢、讨厌、想念、忘记、佩服等;而事物又总在不断发展变化着一一增加、减少、扩大、提高、降低、发生、出現等。
这些表示动作行为、心理活动、发展变化的词,叫作动词。大多数动词意义实在,較好把握;有一些动词用法比较特别,需要特刷注意。
一类表示可能、应该、意愿,如“能”“能够”“会”“可能”“可以”“可”“要”“应”“应该”“应当”“敢”“肯”愿意”等。这类动词常常放在一般
动词的前面。
例: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时,我自豪极了……(海伦・凯勒《再望生命的人》)
一类表示动作趋向,如“上”“下"“去”“来”“进”“出”“到”“过”“过去”“上来””回去”“起来”等。这类动词往往放在表示动作行为的动词后边用来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
例: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雾中航行过,在雾中神情紧张地驶着一条大船,小心翼翼地缓慢地向对岸驶去?(海伦・凯勒《再置生命的人》)
还有一夹表示判断,主要是一个“是”。
例:老师安妮・莎莉文来到我家的这一天,是我一生中量重要的一天。(海伦·凯勒《再生命的人》)
三、形容词
我向下迈出了最后一步,然后踩到了底部凌乱的岩石,扑进了爸爸强壮的臂弯里……(莫领・事特《走一步,再走一步》)
上句中,加点的词是用来描写人或事物的,都是形客词。“凌乱”表示状态,再如“快”“慢”
软”“硬”“忙”“悠闲”“激动”;“强壮”表示性质,再如“好”“坏”“美”“丑””纯粹”“高尚”“清晰”还有些形容词表示色,“苍白”“碧绿”“绿油油”“红彤彤”;有些表示形状如“大”“小”“宽”“窄”“笔直”“弯曲”。许多形客词前边可以加“很”“最”“非常”“十分”“极”“多么”“那么”等表示程度的词来修饰。
四、数词和量词
数词,我们都很热悉:“一”“七千”“六万九千”,表示确数:“十来(个)”ニ十几(只)”七万(辆)”表示概数;第一”“老三”“初五”,表示
序数。
量词是表示单位的词:“个““台”“条”“只”等,表示事物的单位;“米”“千米”“克”“千克”等,表示度量单位;“次”“回”“”“遍”等,表示动作行为的单位。
在汉语中,数词与量词一般结合起来使用表示数量。下边几个句子都出自郑振铎的《猫》,读一读,看看其中数量词的使用有什么规律。
(1)有一次,居然捉到一只很肥大的鼠…
(2)我刚才也寻了一遍,没有看见。
(3)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五、代词
下边两个句子分别出自《天上的街市》和《皇帝的新装》,注意其中加点的词:
(1)我(加点)想那(加点)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2)我(加点)倒很想知道,他们(加点)的衣料究竟织得怎样(加点)了。
这些加点的词都是代词。
“我””他们”是代指人的人称代词,其他的如“你”“他”“她”“我们”“你们”“她们”“咱们”“自己”等,还有代指事物的“它”“它们”等。
“那”是具有指示作用的指示代词,其他的还有“这”“这儿”“那儿”“这里”“那里”“这么”“那么”“这样”“那样”“各”“每”等。
“怎样”是疑问代词,其他的还有”谁”“什么”“怎么样”“哪”“哪几”“哪里”等
知道了这些加点词的属性之后,再去读一下前面的向子,看看它们分别指代的是什么。
六、副词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加点)已经(加点)满(加点)是桃儿、杏儿、梨儿。(朱自清《春》)
这句话给你怎样的感受呢?你是不是好像闻到了沁人心脾的花香,看到了累累的果实?这种美好的想象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加点的三个副词的使用。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怖、限制作用,表示程度、范围、时
间、频率或语气等。常用的副词有:很、更、最、都、只、オ、就、没、不、非
常、已经、曾经、刚刚、立刻、马上、忽然、終于、大概、简直、难道等。
读一读下边《邓稼先》中的向子,看看其中的副词分别起怎样的作用。
(1)在20世纪人类历史上,这可能是最重要的、影响最深远的巨大转变。
(2)他只说了一句话:“我不能走。
七、介词
把书(送去)向我(点头) 往那边(走) 沿河边(跑步) 从昨天(开始) 比前几天(热)
上面的短语你可能经常在说在用,你能说出它们语言结构上的特点吗?
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介词: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等。
八、连词
(1)柏林已经来了命令,阿尔萨斯和(加点)洛林的学校只许教德语了。(都德《最后一课》)
(2)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加点)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藏克家《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3)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因为(加点)他曾成功地领导战时美国的原子弹制造工作。(杨振宁《邓稼先》)
这些句子中加点的词,是起连接作用的连词。常见的连词有:和、跟、同、而、或、或者、而且、并且、虽然、但是、如果、只有、只要、因为等,用来表示并列、转折、选择、递进、条件、因果等关系。
九、叹词和拟声词
“唉”“哎”“嗨”“喂”“嗯”“哎呀”这些词在口语中很常见,表达感叹、呼喚、应答等,称为“叹词”。
叹词一般都是单用,独立成句或做独立成分,强化情感的表达。
例:
(1)啊!海滩上,居然有这么多人在乘凉。(表示感叹)
(2)哎,总要把学习到明天,这正是阿尔萨斯人最大的不幸。(表示感叹)
(3)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表示感叹)
(4)喂,你听见了没有?(表示呼唤)
(5)“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表示应答)
拟声词是模拟事物声音的词。如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加点)地闹着,大小的蝶飞来飞去。(朱自清《春》)
(2)只听见钢笔在纸上沙沙(加点)地响。(都德《最后一课》)
(3)那根很老的毛竹扁担受了震动,便“嘠叽”(加点)地惨叫了一声,父亲身子晃一晃,水便泼了一些在台阶上。(李森样《台阶》)
十、助词
助词是起辅助作用的词,不能单用,没有实在意义。助词分为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和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主要有“的”“地”“得”“所”“似的”。
例:
(1)决定之后,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加点)分工。(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哥儿,你牢牢记住!”她极其郑重地(加点)说。(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3)牛背上牧童的(加点)短笛,这时侯也成天在亮地(加点)响。(朱自清《春》)
(4)有一次,他撞在电杆上,撞得(加点)半面肿胀,又青又紫。(杨绛《老王》)
(5)……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加点)数不完。(杨绛《老王》
“的”“地”在连接前后词语时,前边的词语“明确”“牧童”“极其郑重”“嘹亮”主要起修饰或限制作用;“得”则主要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后,表示它后面的成分起补充说明作用。“所”用在一部分动词的前边,后边加“的”,组成一个名词性成分。例:“所写的”“所说的”“所认识的”“所面临的”等。
“似的”附着在词或短语的后边,相当于“像……一样”,用来作比喻,或者说明情况相似。例:
我看见奔流似的马群,听见蒙古狗深夜的嗥鸣和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
动态助词包括“着”“了”“过”,附着在动词的后边,表示动作行为的状态。其中“着”表示动作、行为在进行或持续中,“了”表示已经完成或实现,“过”表示曾经发生过。
例:
(1)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加点)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张中行《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吃了(加点)用了(加点)人家的东西,不说清楚还行?(彭荆风《驿路梨花》)
(3)记得她也曾告诉过(加点)我这个名称的来历……(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语气助词主要包括“吗”“呢”“啊”“呀”“吧”“哪”“了”“啦”等,放在句子末尾,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或感叹等语气。
例:
(1)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加点)?(杨绛《老王》)
(2)我想我又不真做小长毛,不去攻城,也不放炮,更不怕炮炸,我惧她什么死呢(加点)!(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3)他说,住那儿多年了(加点)!(杨《老王》)
十一、并列短语
个子高
深受感动
淡淡的芳香
垮下来
重视语文
谦虚而恳切
这些都是词和词组合起来构成的短语(也称“词组”)。
从结构上说,短语主要包括: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和补充短语。
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代词、动词或形容词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并列关系,一般没有轻重主次之分。有的直接组合,有的则靠连词组合在一起。
例:
报纸杂志
雄伟壮丽
改革开放
油盐酱醋
你与他
土地和杂草
热烈而粗犷
表扬与鼓励
十二、偏正短语
我们学了结构助词“的”和“地”,由它们连接起来的短语就属于偏正短语。你能从下边的例子中看出偏正短语的特点吗?
第一组:
它的声音
这样的地方
精神的宁静
最小的花苞
第二组:
诚实地生活
不断地流着
默默地生长
千百次地挣扎
第一组短语由“的”连接,“的”后边的名词是中心语,前边的代词、名词、形客词等是定语:这是定中关系的偏正短语。第二组短语由“地”连接,“地”后边的动词(有时是形容词)是中心语,前边的形容词、数量词等是状语,这是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
也有不用“的”或“地”连接的定中或状中关系的偏正短语,例:
一泓泉水
外国朋友
生日礼物
第一场春雨
很委屈
更加坚强
完全相信
热烈欢迎
十三、主谓短语
第一组:
太阳升
老师讲课
小明进门
大家唱歌
第二组:
桃花红
心情好
她聪明
我们高兴
这两组短语都是先出现一个被陈述的对象,然后陈述这个对象的动作行为、性质特征等,都属于主谓短语。
主谓短语中,被陈述的对象是主语,主要由名词和代词充当;用来陈述的是谓语,主要由动词和形容词充当。
十四、动宾短语
眨眼晴
看电影
写文章
夸奖我
拜访他
喷出火焰
看到长城
出现障碍
热爱祖国
安排任务
上面这些短语,前边是动词,后边是受动词支配的宾语,二者构成动宾关系,称为动宾短语。在动宾短语中,宾语主要是回答“谁”“什么”“哪里”等,一般由名词、代词等充当。
下面的语句出自《伟大的悲剧》。试着找出其中的动词和它的宾语,了解动宾短语在句子结构中的作用。
(1)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
(2)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
(3)因为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无异于直接走向死亡。
十五、补充短语
我们前边学过结构助词“得”,“得”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时,常常引出补充性成分,“得”就成为这类补充短语的标志。例:
干得很好
跑得出汗了
热得难受
密得不透气
从上边的例子可以看出,补充短语的前一部分常常是动词或形容词,后一部分起补充说明作用,主要是由动词或形容词性词语充当。
有些补充短语没有“得”字做标志,阅读时需要仔细辨别。例:
吓/跑了
升/起来了
放松/下来
热/死了
湿/透了
漂亮/极了
十六、句子的成分
句子由不同的成分构成。句子的成分和短语的成分是一致的,主要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看下面的例子:
(住在山中的)(一位)老人||[微笑着]喝(从森林中打来的)泉水。“||”前边是主语部分,后边是谓语部分。“老人”是句子的被陈述对象,是主语中心语,用双横线标示;“喝”用来陈述主语的情况,是谓语中心语,用“——”标示;“泉水”是动词“喝”支配的对象,是宾语中心语,用“~~~~”标示;“住在山中的”“一位”修饰“老人”,“从森林中打来的”修饰“泉水”,都是定
语,用“()”标示;“微笑着”修饰动词“唱”,是状语,用“[ ]”标示。如果在动词后边还有补充说明的成分,则是补语,用“< >”标示。
试用符号标示出下面的句子的主要成分:
人民解放军正以自己的英雄式的战斗,坚决地执行毛主席朱总司令的命令。(毛泽东《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
十七、句子的主干
所谓句子的主干是指把句子中的定语、状语、补语压缩之后剩下的部分。找出句子的主干,就能看出它的基本句型,并且可以看出句子的结构是否完整,句子成分之间的搭配是否得当。例: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朱自清《背影》)
这句话中,“他”是主语,“给我”是状语,“拣”是谓语中心语,“定”是补语,“靠车门的”“一张”都是定语,“椅子”是宾语中心语。把状语、补语和定语压缩掉,剩下的句子主干就是:他拣椅子。
需要注意的是,句子的主干不等于原来的句子,意思没有原句那样明确,有时意思甚至跟原句相去甚远。例: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杨振宁《邓稼先》)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邓稼先是儿子。
一个句子中,如果谓语中心语前面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等),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当中,以免主干和原句的意思相反。例:
他从不和别人吵一句嘴。这个向子的主干应为:他不吵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