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朝开国皇帝,司马炎于公元290年病逝,同年,司马衷登基称帝史称晋慧帝,即晋王朝第二位皇帝。司马衷在位期间最主要的功绩是:闹笑话,闹笑话和闹更多的笑话,而且是能流传千年的那种笑话。

吃肉先喝汤是什么梗(谁创造了何不食肉糜)(1)

某次国内正闹大饥荒,大臣向司马衷报告说,老百姓都没有饭吃了,快要饿死了,司马衷一脸迷惑,反问了大臣一句:“何不食肉糜?”

吃肉先喝汤是什么梗(谁创造了何不食肉糜)(2)

“何不食肉糜”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

还有一次,司马衷去逛御花园,听到池塘里有青蛙在呱呱叫……他满脸好奇地问旁边的随从太监:“这个呱呱叫的东西是公家的还是私家的?”随从苦笑不得,一时不知怎么回答,只能说:“在公家的地盘上叫,就是公家的青蛙,在私人家里叫的就是私人家的青蛙!”

吃肉先喝汤是什么梗(谁创造了何不食肉糜)(3)

有这么一位“高智商”的奇葩皇帝,晋朝能有好日子过吗,这也是西晋王朝短命的原因之一吧。

吃肉先喝汤是什么梗(谁创造了何不食肉糜)(4)

当然西晋的灭亡也不能全怪这位晋慧帝,其老子晋武帝司马炎也是有“大功劳”的。

他埋下了两个火药桶,其一是为了避免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的场面重演,也是为了少花钱养兵,节约王朝开支……下令裁撤了各地大将手下的军队,并且把自己的亲族封为藩王,让他们带领军队去镇守军事重镇,监督各地地方官们做事。

可能司马炎觉得自己家人当然不会坑自家人。

吃肉先喝汤是什么梗(谁创造了何不食肉糜)(5)

但是,之前很多帝王也是这么想的……

他们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了:皇族之间的亲情比塑料还要塑料!

其二是司马炎对胡族采取放任的态度。

当司马炎灭吴国后,曾有大臣向他谏言:现在可以携灭国之威,武力逼迫胡人全部都搬出中原地区,司马炎很认真地看完了这份奏章,然后束之高阁。

吃肉先喝汤是什么梗(谁创造了何不食肉糜)(6)

首先,第一个火药桶先爆了,藩王们看着皇帝无能,纷纷起兵作乱,想要武力夺权。因为带头搞事的有8位王爷,史称“八王之乱”。“八王之乱”一直持续了16年之久,整个北方被打废。最终,东海王司马越获得胜利,控制了朝廷,而我们的“聪明”皇帝也变成了傀儡皇帝,被司马越所控制,终于在公元306年,“聪明”皇帝疑似被司马越下毒毒死。

吃肉先喝汤是什么梗(谁创造了何不食肉糜)(7)

之后我们中国的大部分王朝的君王们都极力避免使用“慧”字作为皇帝的谥号,这个字本身没有贬义,但晋慧帝的名声实在太臭,要是哪位君王使用慧字就好像在骂这位君王蠢材昏君一样。

司马衷靠一己之力废掉一个字也是没谁了,对了还有“何不食肉糜”流传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