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1)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2)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3)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4)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5)

1、 偿债能力指标:

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 流动比率:

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的权益越有保证。国际上通常认为流动比率为200%比较合适。

【注意】 A.虽然流动比率越高,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流动资产保证程度越强,但这并不等于说企业已有足够的现金或存款用来偿债。原因在于流动资产的质量如何影响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比如,流动比率高,也可能是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加且收款期延长以及待处理财产损失增加所致。 B.从短期债权人的角度看,自然希望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企业经营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通常意味着企业闲置现金的持有量过多,必然造成企业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降低。 C.流动比率是否合理,不同企业以及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评价标准是不同的。 D.应剔除一些虚假因素的影响。

(2) 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 应收账款 应收票据 =流动资产-存货-预付账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流动资产

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表明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速动比率为100%时较为恰当。

【注意】 A.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速动比率高,尽管短期偿债能力较强,但现金、应收账款占用过多,会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 B.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更能反映出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并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的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如果存货流转顺畅,变现能力较强,即使速动比率较低,只要流动比率高,企业仍然有望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

2.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 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一般情况下,资产负债率越小,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如果该指标过小则表明企业对财务杠杆利用不够。国际上认为资产负债率为60%合适。

(2) 产权比率: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一般情况下,产权比率越低,表明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债权人权益的保障程度越高,承担的风险越小,但企业不能充分地发挥负债的财务杠杆效应。 【注意】 A.在评价产权比率适度与否时,应从提高获利能力与增强偿债能力两个方面综合进行(在保障偿债安全的前提下,应尽可能提高产权比率)。也就是说,该指标即不能过高(偿债能力低),也不能过低(获利能力低)。 B.比率与资产负债率对评价偿债能力的作用基本相同,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资产负债率侧重于分析债务偿付安全性的物质保障程度,产权比率则侧重于揭示财务结构的稳健程度(指标过高,反映财务结构不稳健)以及自有资金对偿债风险的承受能力。

(3) 已获利息倍数:

反映获利能力对债务偿付的保证程度。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6)

其中:息税前利润总额=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 【注意】 A.利息倍数不仅反映了企业获利能力的大小(其他因素不变,该指标越高表明息税前利润越大,即获利能力越大),而且反映了获利能力对偿还到期债务的保证程度。 B.情况下,已获利息倍数越高,表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越强。国际上通常认为,该指标为3时较为适当。从长期来看,若要维持正常偿债能力,利息保障倍数至少应当大于1。 C.已获利息倍数与财务杠杆系数之间的关系。比如已获利息倍数为2,则财务杠杆系数为2.

(4) 带息负债比率:

带息负债比率,是指企业某一时点的带息负债金额与负债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负债中带息负债的比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企业未来的偿债(尤其是偿还利息)压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7)

【注意】

A.标属于构成比率;

B.情况下,该指标越低,表明企业的偿债压力越低。

2、 运营能力指标:

1. 应收账款周转率: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8)

应收账款周转期(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平均应收账款余额×360)/营业收入 【注意】 ①公式中的应收账款包括会计核算中"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等全部赊销账款在内; ②应收账款周转率除了可以反映运营能力之外,还可以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 存货周转率:

它是企业一定时期营业成本(或销售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9)

【注意】 ①一般来讲,存货周转率越高越好,存货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 ②存货周转速度的快慢,不仅反映出企业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环节管理工作状况的好坏,而且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及获利能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3. 流动资产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平均流动资产总额×360/营业收入

4. 固定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周转期(周转天数)=360/周转次数 【注意】

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净额三个指标之间的关系:固定资产原价=固定资产的历史成本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额=固定资产净值-已计提的减值准备

5. 总资产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周转次数)=营业收入/平均资产总额总资产周转期=360/周转次数

3、 获利能力指标:

1. 营业净利率:

营业净利率=净利润/营业收入×100%

2. 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其中,成本费用总额=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 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平均资产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净利润+所得税+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年末资产总额)/2

4. 净资产收益率: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平均净资产=(年初净资产+年末净资产)/2 =(年初所有者权益+年末所有者权益)/2注:净资产=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5. 资本收益率:

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平均资本平均资本={[实收资本(或股本)年初数+资本公积年初数]+[实收资本(或股本)年末数+资本公积年末数]}/2 【注意】 (1)这里的资本指"实收资本(股本)"和"资本公积"。因此,计算平均资本时,需要使用"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之和"的年初数和年末数进行简单平均。 (2)资本公积是指资本公积(或股本)中的"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

4、 发展能力指标:

1. 营业收入增长率: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10)

其中: 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本年营业收入总额-上年营业收入总额 若该指标大于0,表示企业本年的营业务收入有所增加,指标值越高,表明增长速度越快,企业市场前景越好;

若该指标小于0,则说明产品或服务不适销对路,质次价高,或是在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问题,市场份额萎缩。

2. 资本保值增值率: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一般认为,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保全状况越好,所有者权益增长越快,债权人的债务越有保障。该指标通常应当大于100%. 该指标大于1:增值; 该指标等于1:保值; 该指标小于1:减值

3. 资本积累率:

财务比率指标详解(财务比率分析各项指标)(11)

该指标若大于0,则指标值越高表明企业的资本积累越多,应付风险、持续发展的能力越大;

该指标如为负值,表明企业资本受到侵蚀,所有者利益受到损害,应予充分重视。 【提示】资本积累率,实质上是所有者权益增长率

4. 总资产增长率: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越高,表明企业-定时期内资产经营规模扩张的速度越快。但在实际分析时,应注意考虑资产规模扩张的质和量的关系,以及企业的后续发展能力,避免资产盲目扩张。

5. 营业利润增长率: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