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为啥不是24本(300多位历史学者历经27年完成)(1)

封面新闻记者 荀超

2021深圳文博会期间,举世闻名的中国古代典籍“二十四史”又添新版本,这就是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纂的《今注本二十四史》。

据了解,“二十四史”自1739年首次确立以来,主要有三种版本:即乾隆四年“钦定”的“武英殿本”;上世纪30年代商务印书馆印行的“百纳本”;以及1958/1974年间中华书局修辑出版的“点校本”。而“今注本”则是对“正史”进行大规模整理,旨在通过校勘和注释,创造出一整套能够代表当代学术水准、能够为史学研究者及普通阅史者提供极大助益的二十四史权威版本。

“今注本”执行总编纂孙晓介绍称,这一项目经国家批准,自1994年起在已故张政烺、何兹全等史学名家带领下,联合50多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300多位历史学专家共同参与,历经27年不懈努力,目前各史注释和校勘已基本完成,并从2020年起陆续出版。

孙晓还透露,此前二十四史仅前四史有残缺古注。又因是文言文,阅读与研究都存在较大障碍。这次修史的最大贡献是吸取前人在史学、考古研究方面的成果,对二十四史作了全面系统的注释,融历史文本与历史研究为一体,完成了古代正史的现代化形式,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为了让《今注本二十四史》这一中华历史文化遗产焕发出新时代的创新活力和勃勃生机,中华文化促进会和腾讯集团、阅文集团就电子版出版及新媒体合作传播等方向签署合作备忘录。腾讯集团副总裁、阅文集团首席执行官、腾讯影业首席执行官程武直言:“对《今注本二十四史》进行深度数字化重塑,做好国史故事在当下的深度普及,可以让国人更加自信地走向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王茵也认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出版恰逢其时,对于推动中国历史研究,对于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对于传承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无疑都具有重大意义。”

据悉,2020年《今注本三国志》《今注本宋书》《今注本南齐书》等十三部(173册)新作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600册拟于四年内序次出齐。已出版的两批“今注本”,先后被评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20年度重大成果”;中国历史研究院颁发的“全国主要史学研究与教学机构2020-2021年年度重大成果奖”;《今注本史记》荣获“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提名奖。

“今注本”出品人、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表示:此次向社会各界报告“今注本”的编纂出版情况,是希望再次唤起国人的历史意识和读史热忱。“我们说中华文化没有中断,首先是因为历史没有中断。而我们所说的中国智慧,也无一不是历史经验的总结。古人说‘六经皆史’就是这个意思。‘今注本’不仅是一部庞大的文史书系,而且是一次衔接古今,融通古代典籍与现代诠释的了不起的文化尝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