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状闪电具有的科学性(神秘的球状闪电)(1)

雷雨之夜,一团圆滚滚的东西忽然从窗子间钻进屋里,它那血红的光瞬间将屋子照得通亮,它一会儿飘上屋顶,一会儿又划向地板,最后钻进了烟囱口,接着,“轰”的一声巨响,把在场的人震得呆若木鸡。这是小说《球状闪电》中一段关于球状闪电的描写。球状闪电又被称为滚地雷、球形雷等,由于它能穿墙而过、能“点人成灰”、能选择性攻击——冰箱完好却把冰箱内的冻鸡变成了烤鸡等,因而总让人觉得神秘莫测、惊悚甚至恐惧。

2007年5月23日,重庆市开县义兴业村小学校舍遭遇雷击,造成7名小学生死亡、40多名学生受伤的重大雷击灾难。事后经雷电防御主管部门气象局专家勘察认为兴业村小学多次遭受雷电闪击,并伴有球状闪电发生。2014年8月5日,雷雨交加的天气,山西省新绛县水利局大楼的工作人员准备关闭楼道的窗户时,发现楼道内居然有一个橙色的“火球”在移动,几秒钟后“火球”爆炸消失,而后发现有5台计算机遭到损坏。后据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郄秀书分析,这个“火球”应是自然界极为少见的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就像一团燃烧着的球状气体,它神出鬼没、来去无常,关于其目击文字记录有很多,许多描述也基本一致:它的直径大多在10~100厘米之间,通常仅维持数秒到一两分钟,颜色除常见的橙色和红色外,还有黄色、紫色、蓝色、亮白色等。除此以外,球状闪电还会随着气流起伏在近地空中自在飘飞或逆风而行,它可以穿过烟囱或开着的门窗进入室内,它甚至可以在导线上滑动,有时悬停、有时又无声地消失、有时又会因为碰到障碍物爆炸。但真正拍摄到球状闪电的影像资料很少,2012年兰州西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意外地用光谱设备捕捉到一次球状闪电,被认为是自然界球状闪电的第一次科学记录。

目前人们对球状闪电的认识还很有限,对于其形成原因有多种猜测,但每种分析都不足以解释所有的球状闪电现象。球状闪电的瞬间破坏力有目共睹、令人咋舌,而且由于其常常形成于近地面,因此房顶的避雷针对它起不到多少防范作用。那万一遭遇球状闪电,该怎么办呢?一忌“跑”。如果球状闪电意外飘进屋里,千万别跑动,因为球状闪电具有“跟随气流飘动”的特点,人的走动会带动周围空气流动,球状闪电可能会随着人的走动而飘到人的身边。二用“引”,如果在野外遇到球状闪电,赶紧趴在地上,并扔掉身上佩戴的含金属的饰品、雨伞、发卡等,或可拾起身边的石块使劲向外扔去,将球状闪电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