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程辉的手机中,有几个很雷人的表情包:

“就喜欢你看不惯又干不掉我的样子”

“看在你丑的份上,就当你是对的吧”。

这些表情包,特意是用来”怼人“的。

被人说自欺欺人如何霸气回怼(一言不合就开怼)(1)

被人说自欺欺人如何霸气回怼(一言不合就开怼)(2)

其实很多年轻人和程辉一样,在手机收藏夹里,也都有几个经典的“怼人”表情包,还有人用英文、日文来助阵。

一言不合就开“怼”,几乎成为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人人际交往中的常态。是现代年轻人戾气重、易冲动?

是个性使然?

是率性而为?

是随性随意?

其实,事关人性。

从“怼”的姿势和情绪来看,其实不尽然。

“怼”字,从怨气十足到据理力争《说文》曰:“怼,怨也。”关汉卿元杂剧《窦娥冤》,女主角的“怼天怼地”,淋漓尽致反映出“怼”字含义。

《甄嬛传》中,眉庄“怼斥”安陵容,被网民誉为“手撕白莲花虚假面具”之经典:“无能是小,若是心术不正,挑拨是非,坏了德行,那才是大事。”已经成为职场、商场、情场经典的“金句”,备受大家喜欢使用。

被人说自欺欺人如何霸气回怼(一言不合就开怼)(3)

“怼”字受热捧,群体无意识的流行

怼字“表情包”的流行,不仅仅是为了搞怪,更是适应和满足了多数年轻人的心理需求。

“怼”这个泛动作性文字,几乎和每个热门事件都能扯上关系,屡上微博、微信关键词排行榜。

微博上包含“怼”的话题达122个,阅读量最高的接近2.5亿,在百度搜索有关“怼”的新闻,累计超过1.7亿。

被人说自欺欺人如何霸气回怼(一言不合就开怼)(4)

被人说自欺欺人如何霸气回怼(一言不合就开怼)(5)

可以说,”怼“成为年轻人接触世界的一个触角,易和年轻的心灵产生共鸣,从而在群体无意识的作用下迅速流行,渐成一种文化。

当“怼”的习性和人生态度成为一种文化的时候,在集体无意识和从众心理的作用下,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怼字“表情包”的流行。

其实,当双方立场和分歧并不严重对立时,“怼”的攻击性和危害性均较小,甚至很多时候只是一种无伤大雅的轻松、友爱互动。

这样看来,”怼“字表情包能迅速进入以年轻人主导的网络交际系统也就不难理解了。

适时怼一怼,给情绪缓解些压力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怼的行为随处可见。

据云南警方消息,保险公司理赔要当事人到派出所去开“火灾证明”,当地警方怒怼:不予出具请按规办理;

在福建福州,一名男乘客坐滴滴专车时,喝完1瓶水后,又索要第2瓶。此举遭司机怒怼:“你坐车16元,要喝我多少水?”

最近,有网友发布了一段在上海地铁上拍摄的视频:一名男子在车厢内随地吐痰,被一名阿姨批评教育。岂料,这名男子又故意把一口痰吐在地上,结果引起众人怒怼;

在杭州的一个清晨,一位头发花白的大爷义正词严地怒怼在西湖中游泳的男子。

一个“怼”字,看似简单,却是当下许多冲突的状态的真实反映和解决途径。

从汉字构成上来看,“怼“字是“心”的“相对”。见字生义,可以得知”怼“就是指的是情感的碰撞——“不爽了就要怼”,十分形象和生动,也简洁明了。

被人说自欺欺人如何霸气回怼(一言不合就开怼)(6)

从心理学上讲,怼是对心的一种保护机制。当出现各种不良情绪的时候,人的心理负压会增强,犹如拦河大坝上游的水量增加压力也随之变大一样。

这时,当事人如果选择“适当时间适当程度地怼一怼”,是合理表达愤怒的姿态,能打开了情绪的”宣泄阀“,有利于缓解压力,平复内心的愤怒。

尤其是那些霸气侧漏、幽默机智的斗嘴,能让人觉得爽、过瘾、舒畅,不知不觉间缓解了心理压力。

被人说自欺欺人如何霸气回怼(一言不合就开怼)(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