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的多个城市,可以说每年都会受到沙尘天气影响,有时还会发生特大沙尘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在60年代、7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发生的沙尘暴天气,加起来就超过了50次。以1995年为例,山东就因为暴风袭击造成上百人失踪、数十人失踪和超过10亿的经济损失。
也就是说,沙尘对人类造成的影响,并不是能见度太低让人眼睛都睁不开、空气质量太差容易把沙尘吸入体内,或你今天能不能出门上班那么简单,严重的时候还能导致建筑物倒塌,甚至有人会因此丧命。
而且,当沙尘天气强度太大的时候,高速公路需要临时关闭,包括飞机可能都无法正常起飞和降落,正因为沙尘暴的危害极大,所以成为华北北部地区和西北地区无法阻止其发生强灾害性天气。
受沙尘暴影响的人口上亿,但你知道中国北方常年遭沙尘影响的根源到底在哪儿吗?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是全球第二大流动沙漠,也是我国境内面积最大的沙漠,面积达到33万平方公里,年均降雨量和蒸发量极度不平衡,这里的沙丘经常会因为吹风移动。
虽然地处新疆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就,正是我国境内沙尘的高发区,但一般不会波及到我国华北和西北地区东部。
另外,包括起源与哈萨克斯坦的沙尘,也不可能跨越如此遥远的距离,然后对华北和西北造成影响。
不过,中国北方常年遭沙尘影响的根源,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国专家的确在早年就通过统计数据得出两大源头:一是境外源头,二是境内源头。
以1999年到2002年间的几十次沙尘天气为例,其中超过30次的起源地都是蒙古国中南部戈壁地区,这意味着:
六成左右的沙尘天气源头都来自境外,占到了所有沙尘起源的三分之二左右,且集中在内蒙古过南部地区,然后在经过我国北方的时候,因为再次得到沙尘物质补充变得更强。
另外,我国沙尘来临时路径可分为三种,有西北路径、偏北路径和偏西路径,路径不同起源地也就不一样,但总得来说主要的几个起源地就包括内蒙古西部的阿拉善高原、蒙古高原中西部、蒙古国乌兰巴托以南广大地区、内蒙古西部的沙漠地区,以及前面提到的蒙古国西南部或南部的戈壁地区。
2022年最大范围沙尘:影响京津冀等10省区市,风力强劲、沙尘影响大!原因是什么?
北方的朋友,应该都看到沙尘暴蓝色预警信息了,沙尘来袭涉及到新疆南疆盆地敦豪内蒙古中西部和东南部、陕西中北部、黑龙江南部、吉林西部、山西中北部、河北、宁夏、天津、北京多地,而且风力强劲,沙尘影响较大,会自西向东对我国北方大部地区造成影响,这也是我国北方在进入春季以后遇到的最大范围风沙过程,北京高空区域已经开始泛黄。
目前,有关专家已经对这次沙尘形成的原因给出解释,总来说主要有两大诱因,一个和降雨有关,一个和气旋有关。
从4月开始,我国西北、内蒙古中西部这些地方的降水量都是偏少的情况,再加上春天的时候各种植被还没有完全恢复,当地气温偏高让地表变得更加疏松,这就给起沙提供了条件。另外,蒙古气旋强盛,热力和动力条件都满足了,这就为沙源区起沙和往下游传递变得轻而易举。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显示:林地面积42.6亿亩、草地39.67亿亩!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力造林治沙,究竟有没有改善沙尘过程给我国带来的影响?
我国近几十年在森林保护和治沙固土方面的表现可以说是有目共睹,以内蒙古大兴安岭为例,自全面禁伐以后伐木工人就变成了护林人,大兴安岭的森林资源在休养生息以后,仅仅是年增长量就能达到1200万立方米以上。
像新疆的阿克苏地区,这里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达到10.12万和6.17万平方公里,而如今的地区森林覆盖率已经从2012年的6.8%提升到8.9%,绿洲森林覆盖率更是达到了22%。截至目前,新疆退耕还林57万亩、森林抚育155万亩、造林255万亩,修复治理草原634万亩,治理沙化土地659.9万亩。
可能很多人都没注意到,2021年三北工程就造林1343.8万亩,其中辽宁、山西、甘薯、宁夏和黑龙江这5个省都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任务。多年生态保护工作让我们认识到,区域内的林草植被恢复,才能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得到控制,而对于减小沙尘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来说,也同样意义重大。
前面已经说到了,我国沙尘过程的起源地,大部分都来自于境外,这意味着它的发生是难以阻断的,但我们植树造林和治沙,却是可以对减小沙尘影响起到作用的,因为即便是境外起源的沙尘,也需要进入我国后通过沙尘物质补充才能变得更强,如果我们这边的沙变得以前少了,那么即便形成沙尘暴,那它的强度也会逐渐减轻。
这么说吧,不管是环境变好,还是变坏,都会是一个循环,只不过这个循环是往好的方向走,还是走向更坏。如果我们不造林,不种草,不治沙,任由土地荒漠化发展,沙漠的面积势必会变得越来越大,人类不仅面临能用来种地的土地面积减少,甚至还不得不搬离原来的居住地,大自然的威力有多大,相信不用我多说。
所以,我们不管是植树造林,还是治沙固土,初衷都是为了让地球环境恶化的趋势得到缓解。如果大家近几年到过黄土高原,一定会惊叹时间带给当地的巨大变化,而这样的变化背后就是当地居民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勤努力,所以,黄河不再有那么多泥沙变得清澈了,地上悬河每年增加的泥沙量也开始减少,有效降低了发生洪灾和泥流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