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重要关键词建议您参照其对应的英文,以便把握基本含义,避免望文生义甚至曲解原意,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临床疫苗有哪几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临床疫苗有哪几种(疫苗科普甲乙丙)

临床疫苗有哪几种

前言:重要关键词建议您参照其对应的英文,以便把握基本含义,避免望文生义甚至曲解原意。

我认为所谓的科普,应该是把最精准的知识用最通俗的语言展示给大众;最差的,也要避免根本性的概念混淆,防止原则性的误解。专业人士有责任有义务为广大人民群众做真正的科普,因为每个人都有健康的需求,尤其是在21世纪,每个人都要努力把健康掌握在自己手里。

“我前天不小心被野猫抓了,马上去医院打了狂犬疫苗。”如果你听到这样的一句话,那么我告诉你它错在哪里。如果你看到一篇科普文章这样讲解疫苗,那么你就不要继续读了,不要害人害己。

疫苗的定义是“疫苗是由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主要是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主要是用来预防一些相应的疾病”。所以在非专业人士的头脑中,可以把疫苗和病原微生物划等号的。

因此,如果你已经被野猫抓了,那么可以肯定,医生和护士给你注射的一定不是疫苗,而是注射的破伤风抗毒素。前者是主动免疫,后者是被动免疫(Passive Immunity)。

这里我必须要使用英文。主动免疫(Active Immunity)是让身体的免疫系统受病原体的刺激而主动产生的免疫,这种免疫具体所指就是让记忆性淋巴细胞(Memory cell),将来这种细胞可以转化为效应细胞(Effector),用来中和病原体,也就是消除病原体。好比是有坏蛋来了,进入身体,哼,“小样儿的”,我记住你了,下次你再敢来,我拔下毫毛变出来几千个孙悟空和金箍棒,消灭你。

这里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二者均属于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与之相对应的是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特异性免疫也叫做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非特异性免疫也叫做先天性免疫(Innate Immunity)。在特异性免疫中,还有两个重要的概念是抗原(Antigen)和抗体(Antibody)。

总而言之,在普通大众的眼里,这样划等号就等于把握了基本原则:

病原体 ≈ 抗原 ≈ 坏蛋;

抗毒素 ≈ 抗体 ≈ 我军。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以上所谈的每一个“免疫”的概念都是有特定所指,有非常具体的细胞水平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生化反应,本质上就是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和我们中文与中医概念里的“免疫”完全不搭界。以上所提到的每一种免疫,都与身体的“免除”“疫病”毫无关系,机体是否发病也与此无关。

到现在,如果有人告诉你,“疫苗可以治病”这种话,你还会信吗?然后再看看题目,如果是“疫苗知识一二三”,或者“科普“免疫”ABC”你会觉得很顺溜吧,干嘛叫“甲乙丙”,真别扭啊!

总结:疫苗是由病原微生物制作的,是病原体,属于抗原;抗毒素属于抗体;抗原与抗体是对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