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集中隔离点也是抗疫“前线”之一。在这里,一堵墙,让归来者暂别窗外的风景,为自己、也为他人守护一份平安。
在这个特殊的“临时大家庭”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主动请缨,逆行前往,陪着隔离人员一起战“疫”。一幕幕暖心画面在“临时大家庭”中上演……
隔离点的工作团队
双料博士:开出3个隔离点
“6时30分 早饭到达酒店——负责人到达酒店西门取工作餐,同时通知护士前台来取餐——7时30分 将午餐份数统计完成,报送给订餐公司,同时将午餐的配送名单发至护士前台——10时30分 午餐到达酒店西门……晚上统计前台泡面等应急物资的数量,及时补货。”
近日,记者看到了一张分发早餐、午餐、晚餐标准“手势”的流程图。这是出自酒店管理人员吗?非也,它来自浦东新区一位隔离点负责人之手。这位在德国、上海各获得一个博士学位的“双料博士”,将隔离点的管理经验总结为清楚明了的SOP(标准作业程序),并临危受命,先后开出了3个隔离点。
隔离点负责人李刚
今年48岁的李刚来自东方医院,是该院神经内科主任,曾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和德国马尔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
3月5日后,境外输入的压力增大,集中隔离点的需求一下子井喷,亟需隔离点的医护人员等。曾到新疆喀什当过两年援疆干部的李刚,不但是医护人员,也有一定的管理经验,临危受命到隔离点工作。 “我的亲朋好友都在这个城市里,虽然我们从来没有做过这项工作;但我和同仁们互相加油鼓劲,这时候医务人员不上谁上?”
虽然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但实际情况还是比李刚想象中困难许多。“刚刚到隔离点的时候,面对一个空空如也的酒店,酒店后勤人员几乎全部撤出,没有保洁、保安,所有的岗位都要由医务人员顶上。每间房间的被单清洗更换、送饭等,都要由医务人员完成。”李刚回忆,虽然入住人员井喷,但物资储备和后勤人员一时难以马上到位,需要协调各方资源“驰援”。
虽然隔离点建在酒店里,但原有的许多格局都要改变。比如,一进隔离点,第一件事就是分区,将其分为污染、半污染、无污染区。而且,“两防”“两消”工作也要落实每一个细节,防止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在隔离点,曾出现有人试图自行离开的情况;酒店出入口、楼道通道管理如何防止漏洞,但又不形成消防隐患,需要反复实地踩点,制定最可靠的方案。出现阳性入住者离开后,房间如何消杀才能保证杀灭病毒……都是需要在实战中总结的经验。”
3月5日,李刚接收了第一个隔离点;10天后,又有一大波境外返沪人员降落浦东机场,又新开出24号隔离点。而且,和普通隔离点就是位于一家酒店不同,虽然这个隔离点名字只有一个,但实际上由两家分离的酒店组成,而且,这两家酒店又分别属于两家不同的私人老板经营,给隔离点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我们接手隔离点后,很多事情都需要得到酒店方的配合。保洁等后勤人员缺乏,因为组建时间紧、物资来不及及时供给,哪怕是借个桶,也需要得到酒店方的支持。”
李刚经过调查后发现,虽然两家老板“各自为政”,但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即酒店的业主是同一个。找到了这个破解的“密码”,李刚和业主联系上后,沟通下来,取得了业主的理解和支持。他再去和两家酒店经营者沟通,果然起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而且,交谈中李刚发现,其中一位酒店管理者是退伍军人,不曾遗忘的使命感促使他非常支持防疫工作,只是需要沟通一些具体细节。之后,隔离点的工作得到了酒店方的大力支持,顺利展开。
24号点隔离点理顺关系、安顿下来,第3个隔离点的“火线”指示又到!这次接管的是一家五星级酒店。好在有前面的经验累积,很多方法都可以用到新的隔离点上。
李刚和他的伙伴们还开发使用了一种小程序,入住者只要轻松扫二维码就能获得一个小视频,成为指导他们集中隔离的“ABC”。“我们希望总结出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让大家统一‘手势’的同时,管理更加规范,用技防疫,用爱护城。”李刚说。
90后点长:和家人最长的一通电话4分钟
在许多人眼里,他们还是孩子;但这次在抗疫一线,他们的行为则让人分明看到,90后已经成了有担当的一代!
隔离人员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感谢
来自浦东新区周浦医院的林洁出生于1991年,有一个哥哥,是全家人疼爱的小女儿。不过和人们想象中不同,疫情发生后,家人不但没有为她上“战场”担忧,甚至鼓励她前往。“疫情发生后不久,一次在家看电视新闻时,爸爸对我说,如果有机会,你要争取到抗疫一线去,要为国家做点贡献。”林洁开玩笑说,“爸爸,你的精神境界太高了!”
看着是父女俩的玩笑,其实疫情发生后,作为医院科研部副主任,林洁很快主动报名了参加抗疫。3月21日,她接到医院通知,被派往第11隔离点。
接到通知,林洁匆匆赶往隔离点上任。真正到了要走的那一刻,妈妈虽然为她加油鼓劲,却也面露担心,叮嘱她:“保护好自己,安全第一!”
林洁对记者坦言,毕竟年轻,刚到隔离点接手时,什么情况都不了解,很多工作人员都比她年龄大,心里有点忐忑。“但我干脆开门见山,和大家交底,新人主动学、老人主动教!”凡事她都亲手动手干一遍,流程很快熟悉了,大家看到这个“90后”思路清楚、做事踏实,也就心服口服了。
别人眼里的“领导”,在家人眼里仍是孩子。父母知道她忙,让她不用天天打电话,每天发个短信报声平安就好。即使是这样,她忙起来经常连简单的短信也忘记发。有一次她3天没发短信,家人实在屏不住打电话给她;那天,她回到房间,打了到隔离点工作以来最长的一个视频电话。电话挂断后一看,4分钟。电话里,爸爸担心地问她,“你怎么没戴口罩?”“我在房间里,没关系的。”她赶紧说道。
林洁去年刚刚结婚,本来打算今年办婚礼,因为疫情只能推迟了。刚到隔离点时,匆忙间没有带足换洗衣物等,丈夫赶来送了一次。隔着栅栏,丈夫问:“你还好吗?”“我还好。”“那我先进去了。”“好的。”新婚的小夫妻,不到1分钟的对话之后,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分离。“每天晚上临睡前,我们会互相发个消息。第二天清晨醒来,他会和我道声早安。”
林洁说,丈夫是“理工男”,性格比较含蓄,并没有对她太多表露担心;最直接的一次,也只是问了一声“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得到的也是“君问归期未有期”的不置可否。
问到疫情后最想做的事,林洁说,“希望能穿上婚纱,办个美美的婚礼。”
截稿前,记者再次联系林洁,她表示,隔离点累计收进717人,目前已经全部解除了隔离。
一个社区医生的口述实录
“我是一名来自张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对于这段特别的人生体验,石江对记者口述实录了5号隔离点的故事:
隔离人员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感谢
3月4日清晨,我们出发了。非常高兴,我们3人的请战得到了单位的批准,让我们可以为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贡献出我们的力量。我所在的5号隔离点是由一家四星级宾馆改建而来。我来的当天,酒店的所有人员均已撤出,留下的,只有我们医务人员。
第一天,虽然有点紧张,但更多的是作为医务人员的自豪和骄傲。我们严格按二级防护的标准从上到下地“武装”自己,一次性医用帽,护目镜、N95口罩、一次性防护服、双层手套、双层脚套。凡有缝隙处,均用透明胶带再贴一层或二层。初穿上时,的确是憋闷,但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严峻战争,我们必须前进。
隔离点的工作是紧张的,也是繁忙的。我们每天最少工作6小时,最长工作10个小时。我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背上50多斤的消毒喷桶,进行楼道消毒以及房间的终末消毒。7个楼层的消毒,全部下来大概要走3.5公里。而我们的护士“战友”们负责清扫房间、重新摆放房间物品,重新铺床单、换被套等,有时一天要整理多达几十个房间。
所有隔离人员均需每天测2次体温,如果感觉有任何不适,医务人员要马上上楼询问,进行判断,是否需要“120”转至定点医院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所有的工作都需留痕,在电脑上输入、上传及保存。这边还没停下,那边前台的电话又响起了。“你好,我的卫生纸、沐浴露、消毒片没有了,麻烦给我送过来。”“你好,我的午饭还没有送到,麻烦给我送一下。”“你好,我房间的马桶堵了,麻烦过来帮我看一下好吗?”诸如此类的请求此起彼伏,我们一一解决。日子一天天过去,紧张也快乐着。
每当有大巴或“120”送人来时,我们均需测温2次,车上1次,进入隔离点1次,并对隔离人员消毒。登记人员的详细信息,填写承诺书,发放告知书、体温计、消毒片,并询问是否吃过饭,帮助搬运行李。解除隔离人员需提前1天告知他们解除时间,当天帮他们搬运行李,带他们从安全通道离开隔离点。
由于对隔离点的工作强度准备不足,我的右眼被护目镜压出了淤青,徐玉玲脸部被口罩磨破了。单位领导及工会、科室及时给我们送来了药膏、创可贴以及药品。这些暖心的小事让我们感受到,我们不是自己在战斗,背后的团队,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
3月20日,是我们撤出隔离点的日子,单位的领导来迎接我们回家。回想起在隔离点工作的16个日夜,我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庆幸,为我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而自豪,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而骄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逆势而上,方显本色。在疫情中,有了最好的诠释。
告别隔离点,我们再次请战
在一排平房、简陋的操场上,伴随着国歌声,在场的人深情肃穆,凝望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这并不是什么学校的升旗仪式,而是浦东新区2号隔离点临时党支部的一次特殊活动,无论是医务人员、保安、保洁、警察等,全部参加了升旗仪式。
隔离点上的升旗仪式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堡垒。我们的任务是保障隔离点有序运转,要做好这项任务,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劲往一处使,仪式感很重要。”该隔离点的负责人、临时党支部书记赵明珠博士来自浦南医院,是该院国际医疗部日本部主任。
随着新冠病情在世界各国的蔓延势头日趋严重,赵明珠带领团队自愿加入了一支翻译志愿者队伍,为全市发热门诊的病人提供就诊、咨询时的翻译帮助。3月17日,她正在家中吃晚饭,突然接到医院电话,“简单准备好换洗衣物,有一段时间回不了家。”当晚,她赶到浦东新区疾控中心,才知道自己被安排前往2号集中隔离点,接替已经在那里战“疫”近两个月的前一位负责人。
“2号集中隔离点是最早开出来的一批隔离点,条件比较简陋,属于经济型酒店。”她表示,在抓紧设备维修的同时,为了防止出现停电、设备损坏等情况,隔离点特地留出了几间备用房间,以备不时之需。
为了将有限的人员发挥出最大的效率,隔离点将工作人员分成几个小组,轮班上阵。在每个小组里,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后勤人员,遇到问题大家一视同仁,无论是消毒、清理、发饭、量体温等各司其职,有事互相补位,把每个人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同时也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浪费一套防护服。遇到有人为隔离点爱心“投喂”食品、纸尿布等,大家都是资源共享,相亲相爱地分享。一段时间工作生活在一起,大家在“临时大家庭”里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干起活来心情格外愉快,成为了好朋友。
随着入境人员数量逐步减少,集中隔离点由前段时间的“井喷”,入住人数慢慢减少,一部分隔离点陆续撤销。接到撤点的指令后,赵明珠和她的小伙伴们赶紧行动起来,连夜和剩下的隔离人员一一沟通,取得他们的理解,并根据他们转往的隔离点落实每辆大巴士,确认每个人的信息,为他们贴好车号,确保没有疏漏。同时,整个酒店也要彻底消毒,将隔离点的资料台账打包整理好。根据统计,截至4月2日,2号隔离点新增及解除隔离人员380余人次。
4月3日上午,她和同伴们穿上防护服,一起将所有隔离人员顺利无误转移,中午完成酒店终末消毒,下午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完成酒店采样后,2号集中隔离点正式撤销。面对着奋战一个多月的“战场”,大家既开心,也有点不舍。开心的是隔离点减少了,离战“疫”胜利也就又近了一步,不舍的是一起奋斗的战斗情谊。
但令人惊讶的是,辛劳了这么久的工作人员不是想着马上回家好好休息一下。在记者手上,拿到了一份特殊的“请战书”,是2号隔离点的全体队员们一起写下的:
浦东新区2号隔离点开展疫情防控自愿服务工作即将告一段落,但战“疫”尚未结束。当前新冠病毒肺炎国际疫情日趋严重,防控仍然处在关键阶段,需要抗“疫”人身先士卒、冲锋在前,继续战斗。
为此,今天,临时党支部特向浦东新区卫健委、浦南医院党委请战,全体医务人员积极应战,表示随时听从组织召唤,奔赴新的“疫”场,为早日战胜疫情贡献力量。
在请战书下,附上了每个人的手写签名和按下的手印。
正是这样一只“召必回、战必胜”的队伍,为人们筑起了一道“绿色屏障”,才让这场战疫最终能够冲破病毒的迷障,迎来胜利的晨曦。
隔离点队员们的请战书
01 记者手记:
从半个多月前开始采访集中隔离点,到文章临近收尾时,当初采访过的一些隔离点已经人去楼空,恢复了宁静。有些人依然仍然坚守,为迎接曙光一丝不苟、全力以赴。那些曾经在隔离点里战斗过的人们,有的已经回到了原来的生活轨迹中,有的则奔赴下一个抗疫前线。
方舱医院休舱,标志着武汉保卫战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方舱医院再见,永不再见!”“我们不一定见过彼此摘下口罩的样子,但只要说起武昌方舱,随时可以相认!”休舱时候,人们既欢欣鼓舞又对彼此依依不舍,这样的矛盾情绪在集中隔离点撤点时同样再现。
加缪的小说《鼠疫》中,故事从一个外表平淡无奇的普通港口城市奥兰说起。人们不会想到那年春天发生的小事,将会是之后重大事件的预兆。经历过惨痛的死亡阴影,奥兰最终战胜鼠疫,在久违的烟火中,全城发出了长时间的欢呼声。在小说结尾,作者发出警示:讲述的故事不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这种欢乐总是会受到威胁,欢天喜地的人群可以从书中获得这样的教训。
当集中隔离点最终消失在人们视线中时,也是人们战胜疫情,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日子。人们期待着凯旋的那一天,但这场战疫经历的一切不容忘却。今天,记下这些看似琐碎的人和事,不仅是感恩,更是铭记,希望这样的教训和厄运永不再来。
新民眼工作室 宋宁华
图片 | 受访人员供图
编辑 | 包雍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