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恨水(1895年5月-1967年2月),原名张心远,安徽安庆人。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代表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张恨水作品上承章回小说,下启通俗小说,雅俗共赏,对旧章回小说进行了革新,促进了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交融。

(谁都头痛的华家岭)(1)

《谁都头痛的华家岭》

作者/张恨水

曾经走过西兰公路的人,谈到华家岭,谁都会头痛。这原因并不在岭上出强盗一件事上,因为这岭实在太长了,长有二百四十华里。照说游山,是一件乐事,我们并不觉得讨厌的。然而旅行的人要是经过两次华家岭以后,那么,字典上关于讨厌的形容词,都可以取来形容华家岭。这地方很像江南方面,没有人过问的小荒山岗子,去两旁的山谷、也不过几丈高,公路就在这不高的山岗子上。这山岗,土人叫梁子。便是土人,说到梁子,也觉荒凉的。这华家岭的梁子,没有一棵树,没有一滴水,自然,没有一户人家。在梁子上望低些的地方,不是层层下去的方块庄稼地(而地里是十有七八不见青绿,因为没人耕种的原故),便是一圈套着一圈的山梁子。向高处望,那更是山梁。山梁又永远是像懒龙似的浑圆、漫长,没有一点曲折的风景。也许偶然露出一个山尖来,在上面有个四方的碉堡,仿佛是新鲜一点。可以看到第二个碉堡,这就令人讨厌起来。因为我们在前一程公路上所看到的碉堡,它那四周的情形,和再看到的碉堡四周,简直没有什么改变。汽车在山梁的公路上,顺了山势,环绕着走,经过一小时又一小时,所看到的风景,总是那样相同。就是在许多山梁里,露出左右两道方块地的山谷,山谷那一边或者有两三户人家。此外,我想不出别的新鲜文句,来描写这华家岭了。在这种情形之下,汽车夫也和旅客一样,感到疲倦,将速度开到每小时三十个公里。在西兰公路全线还没有修好的时候,三十个公里,是不能再快的速度了。可是那烦腻的风景,老是丢不开它。而在那一天,我们还大大的吃了一惊。事后回想着,虽然有趣,然而当时是汗流浃背了。

(谁都头痛的华家岭)(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