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自我追寻”“成长的阵痛”“变与不变”“使命与责任”这些与第一部紧密相连的主题,到隐约可见的“政治斗争”“种族偏见”等等,导演似乎让这部电影承载了太多的内含,令人应接不暇。然而,换种思路,如果把电影看做是过去6年中,一个孩子可能会随着岁月的流转,经历过的一切生活环境、内心思想上的转变,也许,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理解其中的深刻与复杂。

那么,《冰雪奇缘2》究竟是如何继续刻画“成长”的?

冰雪奇缘二什么时候上映啊 冰雪奇缘2上映的这段时间内(1)


面对成长的阵痛,谁都可能选择回避

​看过电影的小伙伴们都知道,《冰雪奇缘2》的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的3年后,艾莎听到一种奇怪的声音在呼唤着她。

面对未知,即使是身为拥有冰雪魔力的艾莎,也不愿意舍弃当下的幸福生活,即使她知道远方的呼唤可能会解答心中的谜团。

那首对标《Let it go》的《Into the Unknow》,表达的就是这种心路历程:

I'm blocking out yourcall

​I've had my adventureand don't need something new

我将拒绝你的呼唤

​我已经经历过太多冒险,不想要更多了

​在这里,面对未知的勇气、跳出“舒适区”的压力,就是成长。

然而,艾莎日益强大的能力却唤醒了沉睡了34年之久的自然之灵,风、火、土、水四元素共同袭击了阿伦黛尔王国,人们只能跑到山崖上避难。

地精先知告诉艾莎,必须修正过去的错误才能拯救阿伦黛尔。就这样,艾莎别无选择,只能和安娜、克里斯托夫、斯特、雪宝走向了寻找答案的旅程。

无论如何拒绝,成长总会自然发生

冰雪奇缘二什么时候上映啊 冰雪奇缘2上映的这段时间内(2)


​无论如何拒绝,成长总是在我们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自然发生。雪宝在这个故事里,便承担了表达这一话题的重任。

影片中的另一首歌曲《Some Things Never Change》表达的就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都会产生的一种困惑:本以为什么都不会变,但一切似乎都在悄悄发生改变。

对应到现实生活中,那些曾经在小学阶段看过《冰雪奇缘》的孩子,现在已经上了初中、高中,很多曾经以为不变的东西也已经悄然发生改变。

这种“隔世之感”,通过雪宝插科打诨地传达出来,会让观众在哈哈一笑的同时,引起关于成长的共鸣:我们既渴望快点长大理解这个世界,又希望自己珍爱的一切永远不要发生变化。

我们一步步学会,做正确的事

魔法森林,听起来就是一个有着无数奇幻变化的地方,也预示着艾莎、安娜、克里斯托弗、雪宝都将在这个地方完成自己独特的成长。

当故事进行到艾莎站在四元素的中间,意识到其实自己就是连接自然的第五元素时,她终于发现,一直以来呼唤自己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

艾莎为了探明真相,最后还是决定纵身跃入冰冷的深渊。这种冰冷,即便是能战胜四元素的冰雪女王也是无法承受的,她浑身颤抖,身体渐渐僵硬,看着祖父犯下的过错,却无力改变。

艾莎被冻住了,与她的法力息息相关的雪宝、各种雪人、雪球也都在那一刻融化了。

看着雪宝融化的安娜,在山洞中绝望地唱起了片中另一首串起情节的歌曲《The next right thing》。

冰雪奇缘二什么时候上映啊 冰雪奇缘2上映的这段时间内(3)


这首歌表现的是人在困境中、低谷中、迷茫中、绝望中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和主动的选择。在看电影前,小编有幸看过了《冰雪奇缘2》的主绘本《冰雪奇缘2 官方绘本·冰雪女王》。绘本对于这段情节的讨论,让人记忆深刻:既然未来无法预测,我们就只需做好‘下一件’对的事情。

于是,我们看到,安娜在巨大的痛苦之后,还是做出了正确的决定,并以凡人之躯,不惜冒着生命危险来破坏象征着隔阂的堤坝。

成长之外,世界更加复杂

《冰雪奇缘2》中表达的内容,不止如此。

在女性意识方面,它的刻画要比前作更进一步。女王和公主不再依赖男性,甚至男性都不需要参加到主要的冒险活动中。王子不再是公主的救星,而是彼此平等、提供帮助的伙伴。从现实意义角度来讲,这部影片其实也表达出了政治偏见以及种族争端。阿伦黛尔人对北境人的极端处理方式,政治阴谋建立起来的堤坝便是这种偏见的最强体现。从种族偏见延伸出来的,是对“错误”的反思:年轻一代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父辈所犯下的过错——是继续掩饰、否认历史,还是虔诚忏悔、全力改变。如果说堤坝象征着隔阂,那么安娜拆除堤坝,艾莎留在魔法森林,则表达了年轻人勇于面对错误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