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仙山在哪里?在古老的传说中。中华大地,浩渺九州,一直有仙山存在的种种故事神话。传说中,九州共有过五座仙山,分别为岱舆、员峤、方壶、瀛洲和蓬莱。前两座岱舆和员峤,少见于笔端,知道者不多。瀛洲、方壶和蓬莱三仙山,却常常看到。
仙山,三座仙山在哪里?文献资料记载不少,大多语焉不详。仙山,更多出现在神话故事中。前述两座消失的仙山,一座是太阳月亮出发的地方。有个名叫“龙伯”的神仙是钓鱼高手,他钓走了驮着“岱舆仙山”的玄武,岱舆漂到了无人知晓的地方。
唯一有迹可循的仙山
员峤仙山是岱舆的近邻,据说山顶盛产贝壳。古代的贝币,是不是来自那里?有人说员峤和日本考古界发现的“贝塚”很相似。员峤与岱舆消失后,再无文字记载。
方壶、瀛洲与蓬莱,大家非常熟悉。今天,“三山五岳”依然是挂在嘴边的一个词。方壶又叫方丈,一说山的外形和像壶,一说此山居住过名叫壶公的神仙,他白天悬壶济世,晚上到壶里睡觉,故名。
方丈在哪里?西汉东方朔《海内十洲记》记载:方丈洲在东海中心。不想升天的仙人们汇聚方丈洲。方丈的主人叫九源丈人,是天下水神和各种水兽的首领。郦道元《水经注》则说,方丈是昆仑山。众所周知,《山海经》里的昆仑山,是神仙集中地。
个人以为,知道瀛洲的人更多。孙悟空诞生在东胜神洲,亦即“瀛洲仙山”。但是“瀛洲在东海中,地方四千里,大抵是对会稽,去西岸七十万里”等文字记录,说明不是花果山。瀛洲“风俗似吴人,山川如中国也”。很有意思。
《史记·封禅书》记载,“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东方朔与司马迁大致是同时代人,他们一说东海一说渤海,有点距离。司马迁的文字,透漏了寻仙问药的故事。那位徐福带了那么多童男童女影遁不归,导致了所谓的“焚书坑儒”。
两个角力的龙王
相比上述四座仙山的云山雾罩,蓬莱可以落到实处了。山东有个蓬莱市,名符其实。蓬莱海域至今也常有海市蜃楼奇观出现,让蓬莱的仙山之名,始终保持着热度。
今天,说一个与蓬莱有关的真实的神奇所在。蓬莱市有个蓬莱阁风景区,是外地人必游之处。记载说,蓬莱阁最早建于北宋,明清时扩修过。最初的一个阁楼,后来成为由园林与庙宇构成的一片建筑群。
在蓬莱阁西部,有一座轩亭建筑避风亭。避风亭是蓬莱阁建筑群最神奇的地方。亭子坐南朝北建筑。它面向大海却有专避北风的特点,而且北风越大避风效果越好。我去蓬莱阁游玩时,专门在避风亭进出了好几遍。央视的一档节目,专门介绍过避风亭。
为了节目效果,节目组让人在北风呼啸的黄昏,专门手持蜡烛进入亭中。点燃后的蜡烛,果然稳稳燃烧着,没有一点被风吹得晃动的不稳定感。
中国很多古代的建筑,因为神仙的缘故,少不得有些难忘的存在。舟山普陀山每每绕道避行的台风,神秘不可解。这些神奇的传说故事,增加了游玩的探索与趣味,让乘兴而去的人,有兴尽而归的愉悦。
避风亭为什么能避风?
亭子,古代建筑中最常见的一种,通常建在风景秀丽的位置或风光秀美的山顶。亭同停,停下来慢慢看细细赏的意思。从外面看,避风亭很简单,与一般亭子无二。进入以后,游人不仅能体会神奇的避风效果,还能欣赏众多陈列亭内的石刻。有一幅位于中间的画像石尤为抢目。有人考证出,这幅图是清代画家钱大富所作。
作者通过构图,用形象画面说明避风亭的避风功效。画面是吕洞宾和书童两人。吕洞宾站在避风亭外,头发、衣服随风飘动。他似乎在用洪荒之力抵御狂风。书童则站在亭子里。 手中烛火直直上升,纹丝不动。一门之隔的两个人,见证着避风亭的避风。
蓬莱,有迹可循的仙山。仙山少不了神仙。活跃于传说故事中的八仙,妇孺皆知。传说八仙过海从这里出发。避风亭的神奇,真与八仙有关?
为什么避风亭能避风?古人有多种解释。流传最广一个是:亭子里埋藏了八仙过海时留下的避风珠。有人言之凿凿地说,每当北风呼啸时,亭子里会出现一个身穿红肚兜的童子。童子口含避风珠坐于亭中。如此传说,让亭子的避风原因显得扑朔迷离。
按照中国恐惧片的审核机制,避风亭当然不能用神奇神秘说事。
黄海渤海分界线
有专家给出了“正解”:因为亭子前建有弧形的矮城墙。北风由海面生出并往这里猛刮时,遇到悬崖绝壁顺势急速上升,越过亭子的檐。亭子里三面无窗,是个气流死角,空气不对流了。烛火没有风吹,自然纹风不动。
解释特别简单吧。但是,古人没有今天的测量工具和计算公式。他们只有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巧夺天工的营造法术。想来,他们做了无数次实地考察和模型试验,才能设计出这个将自然环境与人工建筑巧妙融合的亭子。
由此想到北岳恒山的悬空寺。那些顶在山崖的一根根木头,其实只有装饰功能和心理安慰作用。建筑本身与大山一样安稳不动。
避风珠究竟有没有?我不知道。
蓬莱盛景蓬莱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