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会毫不犹豫的回答,肯定是那个穷人更善良,因为他物质匮乏,还不忘帮助别人,而富人的一块钱,对他来说就是杯水车薪。
既然如此,那么我也相信你不会反对这样的结论:一个人是否更善良,不仅仅在于他做了什么,还取决于他拥有什么。
假如现在是另外一种情形:一个人施舍给乞丐一块钱,另一个人也施舍给乞丐一块钱,你觉得哪个更善良呢?
我们也能得到一个肯定的回答,两个人同样善良。那么得到类似的结论就很容易了:一个人的善良取决于他做了什么。
现在你疑惑了,因为你很快就会想到,在其他的事例中,善良也可以有其他的衡量标准。
那么真正需要我们考虑的问题就拨云见日了,一个人的善良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如果是后天的,有什么相对标准。至此,上述问题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
如果一个人的善良是先天的,那么无论他做了什么,都不会影响他的善良,而他做了什么,都是他善良的体现,也就是他帮助别人,是出自本性的善良,而不是他帮助了别人,才是善良的人。
这样看来,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都施舍给乞丐一块钱,是同样善良的。这样的结果任凭你的直觉和理性,你都无法接受,因此你会自觉否认善良是先天的这一假设。
不得不强调的是,如果你赞同善良是先天的,那么同一行为都是善良的体现,因此反映善良程度都是一样的。也就是在此情况下,你必然认为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都施舍给乞丐一块钱,是同样善良的。
现在转入另一角度,一个人的善良是后天的,善的差别都是出生以后生活经历形成的。我们是善良的人,仅仅是在生活中,我们不断做了善良行为的事。也就是说先有我们做出的行为,后才可能具备善良的品性。
那么这一问题就变成了:一个人的行为真的能塑造一个人的道德吗?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人为什么需要做出某一行为,即行为的动机。
因此我们认为一个穷人和一个富人,都施舍给乞丐一块钱,才有了差别,这差别仅仅在于行为动机的差别。
虽然我们不知道这同一行为的具体动机,但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倾向于认为富人的动机没有穷人的动机高尚,因此认为穷人更善良,这样的看法就是建立善良是后天的这一认知之上的。
不过这一行为的实际情形也可能是这个乞丐自己有九块钱,需要一块钱才能买一份十块钱的面。
在善良是后天的这一情况下,我们将问题转化成了一个人行为动机的区别,稍微审视一下自己生活中的行为,这些动机到底有多少是纯粹帮助别人的,这就是善良的衡量标准,也是孔子的“仁”的涵义。
不过纯粹帮助别人,意味着除了帮助别人减轻痛苦为目的以外,不存在其他任何的意图。好事不留名,这是极其稀少的。
对于我们普通人,即使做好事带有一些利己的目的,也无可厚非。比如深信好人有好报的人,期待有早一日那些人可以投桃报李,或者展示自己的善良获得女朋友的芳心……
正因为如此,尽管我们说着人之初,性本善,也倾向于认为善良是后天的,是可以教育培养的。不过对于极恶的事,我们却相信是先天的,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往往只被用在恶人身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