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

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前门外,协和医院护士长夏文珠的家里,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正跪在夏母面前态度诚恳地说:“请让文珠回到我身边。”

这个跪着的老人,叫齐白石,大名鼎鼎的画家,此时,他年近90岁,夏文珠40多岁。

老翁追少妻,追到岳母家下跪,谁看了不说一句:耄耋亦不忘深情!

不过在齐白石的人生中,这不是第一次老夫少妻的组合,也不是最后一次。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2)

齐白石与夏文珠

齐白石的第一个少妻,叫胡宝珠,她是经过发妻陈春君挑选,并认可了的“副室”。

发妻在湖南,胡宝珠陪在身边,这样的状态在齐白石的一生中持续了20多年。

直到1940年,陈春君在湘潭去世后,在一众亲友的祝福下,胡宝珠被扶为正室。

这样的事情,在现代人眼中,是十分荒唐的,但在那个年代,却是不足为奇的。

自古蜀地多佳人,齐白石一生中意的女子中有两个都是四川的,胡宝珠就是其中一个,但不幸的是,胡宝珠出身贫寒,自幼就被卖给有钱人家做婢女。

却也不曾想到,正是婢女的这个身份,才使得宝珠与齐白石相识、相爱、相伴,成就了一段佳话。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3)

齐白石与胡宝珠

57岁与18岁,这对“祖孙恋”有着巨大年龄的差距,外人看来,齐白石与胡宝珠的结合像是一场玩笑,实际上这一段,最为深情。

大概是在1919年,57岁的齐白石只身避难于北京,以卖画为生,结识了一个有头有脸的人物,叫胡南湖。

胡南湖不仅是识得千里马的伯乐,也是齐白石与胡宝珠之间的牵线月老。

一日,胡南湖偶见齐白石所画《扁豆图》,爱不释手,想尽各种办法要得到这幅画。

后来告诉齐白石,自己愿意以一婢女作为交换,此时在胡南湖家服侍胡母的宝珠,全然不知自己已经成为一幅画的交换品了。

此时竟不知该说是齐白石的画过于贵重,还是说婢女的身份过于卑贱。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4)

在桌前作画的胡宝珠

随后,胡南湖果真送来了婢女。

那天,胡南湖带着“四色礼”去了齐白石居住地,“四色礼”有晚辈向长辈祝福之意,也有媒人上门提亲之意。

胡南湖带来的“四色礼”,婢女胡宝珠就是其中之一。

说好的以婢女交换,胡南湖却以“四色礼”的形式送来了,其愿为媒妁之心,不言而喻。

此时这个不足18岁的小姑娘就留在了齐白石家中,发妻陈春君早有意愿要为丈夫寻一“副室”,好在她北上探望齐白石时,对这个胡宝珠也是比较满意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齐白石很喜欢她。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5)

群鸭图

胡宝珠虽不识字,却也年轻聪慧,平日里,齐白石挥毫作画,她便在一旁研磨,这对老夫少妻的组合倒是落得个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美誉。

但是身边跟着这样一个聪明伶俐的姑娘,也给齐白石带来过一些困扰。

从前,胡宝珠只是个粗使丫头,大字不识一个,可自从跟了齐白石,他作画她研磨,耳濡目染,竟对作画颇有心得,已经能临摹齐白石的很多作品了,甚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

一日,齐白石看到桌上放了一幅《群鹅图》,以为是自己所作,想都没想,便拿起笔来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可见宝珠技艺之高,竟让齐白石都糊涂了。

直到第二天才发现,这是宝珠的临摹之作,这位大师惊叹了,惊叹之余连忙题跋更正:“此小幅乃宝姬所临”。

之后胡宝珠又作一幅《群虾图》,这让齐白石既惊又喜,甚至还有些忧愁。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6)

群虾图

一代大师也是有自己的私心的,此时齐白石声名在外,自然不希望有任何不利的传闻,所以他唯恐外界散布流言蜚语,说齐白石作画是夫人胡宝珠代笔。

齐白石不知如何是好,后来在《群虾图》上题了一大段文字向外界说明情况。

如此一来,既保住了自己的名声,又向外人展示了爱人的画功,倒是两全其美的举措。

但宝珠聪明伶俐,她总能明白齐白石心里怎么想的。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7)

佛手樱桃鼠子图

胡宝珠虽然不识字,但当大段的文字出现在自己画作一角时,她意识到,自己的做法也许给他带来了一些困扰,贤惠如宝珠,她毅然决定放弃作画!

之后的岁月里,宝珠果真不再临摹齐白石的画了,她一门心思都放在齐白石身上,一向虚弱多病的她,对齐白石的衣食、作画,照料得无微不至。

晚年齐白石忆起这位贤妻时,都一直在称赞宝珠的贤惠,他还刻了一方“宝珠带病相扶持”的印章送给胡宝珠。

但有妻贤如宝珠,齐白石还是差点辜负了她。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8)

齐白石70岁那年,发生了一件不太愉快且不怎么体面的事情。

他遇见了一个名叫“淑华”的女子,老头儿见少女,一见钟情,而且还有了一段朦胧的感情。

淑华和胡宝珠一样,也是个漂亮的川妹子,齐白石将她带回了家。

但凡是真心相爱的夫妻,眼里都是容不得沙子的,何况是一个活生生的女人。

虽然此时宝珠在齐白石身边没有妻子的名分,但相伴相守了十几年,自然无法容忍另一个女子的存在,所以那时,齐白石家里总是鸡犬不宁。

已经把人带回家了,难不成还能送走吗?好在此时大女儿菊如来了,解决了这件棘手的事。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9)

菊如是齐白石和发妻的女儿,从湖南老家来看望父亲。

女儿菊如觉得这个淑华姑娘做事得体大方,长得也眉清目秀的,便有意让她给自己做儿媳妇。

齐菊如与胡宝珠这样一说,两人一拍即合。

齐白石本来是要留给自己做媳妇的,不曾想一夜之间就要变成自己的孙媳妇了,即使心如刀割却也无可奈何,只能忍痛问淑华想要什么嫁妆?

淑华也是因为仰慕齐白石才与他在一起,因此只要了一幅画。

齐白石所作《鹦鹉图》便是送给淑华的,上面题诗《许放淑华》:太平桥外槐花下,亲手开笼欲断肠。

这个叫淑华的女子,最后还是另寻他人嫁了。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0)

淑华的出现,算是齐白石与胡宝珠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齐白石对胡宝珠还是一片深情的。

齐白石的发妻陈春君在湘潭老家去世后不久,齐白石设宴,邀请好友,为胡宝珠隆重举行了扶正仪式。

从18岁到40多岁,胡宝珠的青春年华都献给了齐白石,此时终于有了一个名分,也不枉这20多年的等待,胡宝珠非常高兴,但是好景不长,她的身体垮掉了。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1)

齐白石与胡宝珠、儿女

胡宝珠陪齐白石度过了从湖南到北京定居的变迁,生了七个孩子,生第七个孩子时,齐白石已经78岁高龄,当时以为这应是最后一个孩子了,于是取名叫“良末”。

不曾想几年后,齐白石83岁时,42岁宝珠又怀孕了,这一次,身体本就虚弱的宝珠因大龄难产而去世,临死前,她希望和多年之后和齐白石葬在一起。

白发老夫送黑发妻,齐白石为此十分伤心,多年之候,齐白石和胡宝珠的坟墓紧紧挨着,宝珠的遗愿实现了。

这二十多年,他们患难与共,对胡宝珠,齐白石既有深情,也有感激。

齐白石已是暮年人,宝珠的离开为他晚年生活更添一份孤独,他作了一首悼亡诗《慰姬人》:笑嘻患难总相同,万里孤舟一老翁。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2)

齐白石与弟子

深情如齐白石,嘴上说着“此情待得删除尽,懒字同参最上层。”第二年,还是不顾儿女反对要和夏文珠在一起。

夏文珠是协和医院的护士长,四十多岁,风韵犹存,齐白石一见倾心,执意要娶。

母亲离开才一年,就要和别的女人在一起,况且齐白石那时已经84岁了,胡宝珠的七个儿女自然是不同意的。

父意难从但也难违,最终儿女还是妥协了,他们同意让夏文珠以护工的身份留在齐白石身边,但结婚,是万万不能的。

当时夏文珠,深受齐白石宠爱,性子难免有些骄纵,两人在一起的几年里经常闹别扭,于是就有了齐白石跪夏母的场面。

一代大师在爱情里卑微至此,但是七年之后,夏文珠还是离开了他。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3)

齐白石与伍德萱,左一为伍德萱

走了一个夏文珠,来了一个伍德萱,齐白石的身边,从来都不缺少年轻貌美的女子。

外界都说伍德萱是以秘书的身份陪在齐白石的身边的,但事实究竟是怎样,就不得而知了。

此时年过90的齐白石,身边有年轻的伍德萱,但还是喜欢看漂亮姑娘,或许在齐白石看来,漂亮姑娘就如同艺术品一样,需要有人欣赏。

所以他从不掩饰自己对美的欣赏,那次见到美丽的评剧皇后新凤霞,眼睛根本就移不开。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4)

齐白石与新凤霞

一个九十多岁的老头子盯着年轻女人看,场面尴尬到极致,伍德萱在一旁多次提醒,却惹怒了齐白石。

不过新凤霞情商很高,而且说话得体大方,虽然被齐白石看得不好意思,但还是对齐白石说:“我是唱戏的,不怕看,齐老,您看吧!”

新凤霞的丈夫吴祖光也哄着齐白石说:“您看吧,您看吧,没人说不让您看啊!”

众人对齐白石都是充满敬意的,或许只是觉得这个“老头儿”挺有意思的。

有人崇拜齐白石,却也碍于新凤霞已结婚,就说:“既然齐老这么喜欢凤霞,就收她做了干女儿吧。”

不得不说,此人情商极高!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5)

齐白石满意了,新凤霞夫妇也没有什么损失,还多了一个艺术家干爹。

新凤霞连忙跪下,给齐白石行了礼,认了干爹,结束了这尴尬的场面。

可就在伍德萱离开后,93岁的齐白石居然再次动了情,这次是个22岁的年轻女子,一树梨花压海棠,也不过如此。

虽有意惜花,但身体不允许,还未娶得娇妻进门,齐白石就驾鹤西去了。

齐白石和胡宝珠葬在了一起,可是唯独忘了,在湖南湘潭,发妻陈春君的孤坟,正无处话凄凉。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6)

齐白石与夏文珠

世人皆知白石老人爱美女,却不知有个女子在齐白石背后默默无闻,陪他长大,看他成名。

她叫陈春君,13岁时来到齐白石家中,不过是以“童养媳”的身份。

那年齐白石12岁,只知家里来了个“童养媳”,他称她为“妻娘”,他们拜天地、拜祖宗、拜长辈。

“童养媳”的家境都是不大好的,所以年仅13岁的春君,就已经是料理家务的一把好手了,家里人都喜欢她。

小时候的齐白石也觉得她好得很,看到她就心里乐滋滋的,但又不肯把这种喜欢露在脸上,怕人家说自己“疼媳妇”。

不知晚年的白石老人盯着新凤霞看时,是否会想到年少时的这一幕!

齐白石小时候跟着师傅学手艺,19岁时出师,出师是一件大事,家里人为了庆祝,请了客,顺便安排他们圆房,成了真正的夫妻。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7)

陈春君虽然没有胡宝珠那样的慧根,但她的确是个很能干的贤妻,家里缺柴时,她还拖着怀孕的身子跑到山上去砍松枝。

在齐白石与陈春君的婚姻生活中,耕与织都是春君的事,齐白石就是写字、作画。

夏天,陈春君在阴凉葡萄架下纺纱织布,齐白石也喜欢在葡萄架下写字画画,那时觉得纺织的声音十分聒噪,老来回忆时却觉这声音不可再得。

晚年还写了一首诗《葡萄架下说往事》:山妻笑我负平生,世乱身襄重远行。年少厌闻难再得,葡萄阴下纺纱声。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8)

齐白石与陈春君的五个儿女

胡宝珠的贤惠是只对齐白石一个人,可陈春君的贤惠是对齐白石一家人。

民国初年,家乡兵荒马乱的,齐白石整日心惊胆战,不得已背井离乡,去北京定居避难,留下父母双亲在湖南。

陈春君做了一个选择,留下!为齐白石照顾父母,照顾儿女。

陈春君对齐白石说:“我是个女人,留在乡间无妨,等你在京谋生站稳脚跟,我就来往京湘,也能时时见面。”

她是希望他们能够在一起的,可是,她也希望丈夫过得好!

所以她只能装作非常大度的样子说:“你只身在外,很不方便,劝置一副室,免得客中无人照料。”

如果不是陈春君,哪有后来的胡宝珠?可惜她一生操劳,同苦却未能公甘。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19)

齐白石与儿女

惟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陈春君用瘦小的身体撑起了他和整个家,齐白石对她有愧疚,有感激。

齐白石在北京居住的日子里,陈春君也曾携带五个儿女前去探望,齐白石刻了一方“七三老妇八千里”,以志纪念。

可怜、可惜又可恨的是,操劳一生,临危之际丈夫都不在身边,齐白石还是在信中得知陈春君去世了。

白石无限悲恸,后来在《祭陈夫人文》中说:“吾与贤妻相处六十八年,虽有恒河沙数之言,难尽吾贫贱夫妻之事。”

相处68年,去世几个月后就扶正了胡宝珠,这对夫妻之间的事,的确难以尽述。

齐白石九十高龄娶年轻的女子(风流大师齐白石)(20)

齐白石与周总理

“童养媳”陈春君,“侧室”胡宝珠,贴身看护夏文珠,生活秘书伍德萱,以及93岁时要迎娶的那个22岁的姑娘。

齐白石一生都在欣赏美,美人也都敬仰齐白石的才华。

齐白石的一生的确是真实的风流,风流的真实。

如果一定论其真心付与谁,那应该是陈春君和胡宝珠吧!

晚年再无谁人像陈春君一样爱他,包容他,也无人如胡宝珠,临摹他的群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