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后宫给皇上侍寝可不是陪皇上睡觉这么简单,侍寝的规矩其实多得令人难以想象,皇帝毕竟龙体加身,需要好好服侍才行...其实后宫侍寝还是比较公平的,如果妃子身体感到不适,或者心情不好的话,是可以拒绝侍寝的,大不了皇上找别人去,相当于少了一次受宠的机会。对于皇帝来说,侍寝更像是工作,而不能尽情去享受,清朝的皇帝很少沉迷女色,这点还是比较不错的。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1)

侍寝的规矩可不简单

说到侍寝那么羞羞的事,用文字来表达肯定意不能足,来,我们上图。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2)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3)

提问:

以上两图里,哪一张嫔妃的姿势是正确的?

给大家一个分割线的思考时间。

不要思考了。

其实以上全错!!这样和皇上睡在一起,八成是要被拖出去流放宁古塔给披甲人为奴的!

那么错在哪里了呢?

重点就是体位错了,啊不,位置错了!

这两图中的妃子都睡在皇帝的外侧,在古代人的床上,这已经构成严重的睡姿违规。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4)

错误的姿势

别说是皇帝,就是一般富贵之家,都不会允许女人这么睡男人的。

为什么呢?

龙床是古代豪华版的大木床,具体的样式可以参考明代的跋步床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5)

明代跋步床

这样的床有立柱,围栏,床架,床一边要靠墙,一个边可以上下。如此一张床就是一个独立空间。

这种床非常豪奢,据说进入床围之后,要走八步才能上床。床架之上有窗户,床架中有回廊,回廊中可以放下一张小几,还可以站立一位侍女,整架床像一间小房。

床有门户,分里外。这样一来,男女主人的不同地位就体现出来了。男主人必须睡在床的外侧,女主人必须睡在床的内侧。男人要看守这张床的门户,负责保护女主人,这是一家之主的地位。

床里和床外,又意寓阴与阳,坤与乾,如果睡错了位置,那就是乾坤颠倒,主仆易位。坏了家宅风水。

如果嫔妃睡在外侧,这就意味着上床的路被女人掌控了,妃子不让上,皇上只能睡地板....何况皇帝不看守床的门户,半夜妃子落跑了怎么办呢?这绝对不可以发生!

故此有了这种严格的“位置安排”。

那么,睡在内侧的嫔妃晚上要下床该咋办?

直接从皇上身上跨过去嘞?大胆!,以阴覆阳,以坤骑乾,大不敬,去辛者库洗一辈子恭桶吧。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6)

正确的做法是叫醒皇帝,让皇帝坐起来,从皇帝的背后小心翼翼地爬过去,

其实,陪皇帝睡觉是一项非常无聊的政治业务,承宠的妃子们人前显贵,其实是一辈子都不快乐的可怜人。

侍寝之时间地点和规制

清廷是在康熙以后,才典制大备,后宫号位定制严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居中宫,主内治。以下为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嫔六人,分居东西十二官,协助皇后主内治。

嫔以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级,(还有未入流的的宫女子,比如开挂的魏璎珞就是可以陪皇帝过夜的宫女子),这些女人均无定额,多多益善,随居东西各宫一起合住,嫔妃和她们各自占据宫中的主位和宾位。

嫔妃住的地方以东西分12宫。东宫有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延禧宫、永和宫、景阳宫,西宫有永寿宫、翊坤宫、启祥宫、长春宫、咸福宫、储秀宫。

后三宫和东西六宫

而十二宫的中间是皇帝和皇后的新婚居所,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十分文雅的名字又贴切的说明了用途。)

而东、西十二宫,又像两腋般夹挟著中央的后三宫,因而与古代所谓的掖廷(皇城子午线两侧,设宫舍,汉武帝时称谓)相对应。

皇帝大婚之后,要和皇后在坤宁宫的东暖阁同住三天,在交泰殿里反复培养感情,正妻满足之后,皇帝回养心殿居住(雍正以前的清帝居住乾清宫),就可以召唤其他嫔妃了。

召唤的过程和清宫戏差不多,敬事房太监将十余块或数十块绿头牌放在一个大银盘中,谓之膳牌。太监举盘跪在皇帝面前。

敬事房所谓膳牌

皇帝选中谁,就将她的绿头牌反扣,再由敬事房太监去宣旨。

如果皇帝没有兴致,则说声去。皇上今晚就是批折子加班到天亮了。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7)

有时,有的牌子会裹上红布,什么意思自己领会。

很多清宫戏里把皇帝点膳牌的时间放置在晚上,说皇帝吃过晚饭天黑了才翻牌子,其实清宫一天之中正餐只有两顿,一次在早上五点半到十点,称早膳,一次是中午十二点半到下午两点,称晚膳。天黑了清宫食堂不开伙的。

所以皇帝是在中午翻嫔妃的牌子,嫔妃见到皇帝之前可以有几个小时的准备时间。

这几个小时中会发生什么呢?

清宫戏里的皇帝一直是用两种方式在完成睡嫔妃的日常任务。

一种是,走着去睡。

皇帝自己去东西十二宫找嫔妃,一起共进晚餐,然后睡。

第二种,躺在龙床上着等嫔妃自己上来。

嫔妃被一床大被卷裹,由两个驮妃太监驮入寝殿,送进皇帝被窝。

如懿传中对此还加以演绎,说嫔妃是从十二宫出发,乘“凤鸾承恩车”,走到寝殿的侧间,再脱掉衣服,裹入大被,被太监送入龙床。

我先不多解释,先说说这种错误说法的来龙去脉。

驮妃侍寝其实是个段子

驮妃侍寝的说法应该来自于民国时期的爆款文《清朝野史大观》,作者署名为横香室主人。该书共有三册,内容从皇太极一直说到溥仪,里面囊括了清朝种种逸闻,如太后下嫁多尔衮,世祖人五台山之原因 董妃董小宛说, 弈棋谋除鳌拜 纳姑为妃 ,雍正篡位,吕四娘刺杀等等,是一本专以搜奇猎艳为能事的稗官杂抄。

清朝野史大观

书中开篇夫子自道:

“史料丰赡,内容所及上至帝王后妃、天潢贵胄、悍将权臣、名媛佳丽、学士才子,下至讼师衙役、游侠术士、市井小民,乃至巫医、百工、倡优之属,构成了一幅有清一代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众生世相,真可谓无所不包,无所不具。”

这就为后来的清宫戏提供了巨量的故事基础,和无穷扯淡的空间。

此书名为野史,当然不可信,作者不敢以真名示人,大约也觉得有点太三俗上不了台面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8)

敲黑板!!本段重点是什么?!首先是姿势!

皇帝是四仰八叉赖在龙床上,脚从被子里伸出,姿势类似于葛优瘫,驮妃太监把裹嫔妃的大被窝卷放在皇帝的脚下。

嫔妃要裸身从被窝卷里爬出,慢慢蠕动,从皇帝脚边爬进皇帝的被子,然后和皇帝行周公之礼。这活儿很尴尬,因为时间很紧张。

两人一进被子就要轻车熟路,速度整完,到了点敬事房太监就要在门外喊停,一直喊,喊到皇帝尴尬得不行,只能放弃为止。然后嫔妃就要撤离现场了。

另外说说一丝不挂去侍寝这回事

后来梁羽生写《江湖三女侠》,又为段情景制造了前因,说是吕四娘伪装嫔妃在寝殿刺杀了雍正,吓得清室立下这个规矩,嫔妃必须一丝不挂的见皇帝,以杜刺杀。

这当然是胡扯了。皇帝嫔妃都是八旗之中名门望族的女儿,上五代都要根红苗正,怎么可能混进江湖侠女?

而且清朝皇帝最重武功,皇室每年七八月举行木兰秋狝大典,皇帝大会八旗,亲自行猎,以彰骑射之功。康熙皇帝三十岁亲手射杀过猛虎,乾隆皇帝十二岁曾干翻过一头狗熊,直到嘉庆十八年,天理教徒闯入皇宫杀进养心殿,面对凶恶的邪教成员,宫女太监全吓尿了,而三十一岁的绵宁(道光)丝毫不怂,端起鸟铳就打爆其中两头。

更重要的是,在古代男女大防的伦理束缚下,皇宫是对女性隐私保卫最为森严的地方。后三宫以乾清宫为内宫关锁,乾清门是分割东西宫和前三大殿之界关。

晚八点之后,下钱粮声一起,所有非女性成员都必须撤出乾清门。夜晚的紫禁城以及紫禁城里的所有女人只属于一个男人——皇帝

皇帝怎么会允许嫔妃在太监面前脱光衣服?

清宫野史之类的杂记是民国人编造八卦娱乐文字,隐隐有泄愤的目地,诸如太后下嫁,顺治出家,雍正没了脑瓜,同治得“天花”,都是的历史编造产物,但因为流传广大,以至于妇孺皆知,今天索性被视为信史,频频搬上电视,还引得吃瓜大众津津乐道,或许是推翻清廷的民国元勋们有意沐化而成?

皇帝与后妃的真正的侍寝流程

走着去睡,和躺着等睡都是错误的。

我一直没有查到可信的清宫侍寝资料,所以无法复原皇帝和嫔妃真正睡姿。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9)

在《故宫退食录》关于清代后妃的遴选条目下,我终于查阅到了清宫后妃侍寝的真实描述!

朱家溍先生这样描述——

养心殿后边的东院光绪年间称“体顺堂”,原来叫“绥履殿”,体顺堂是皇后常住的地方。皇后和皇帝共同生活时都住在体顺堂。皇帝斋戒时,皇后回钟粹宫。

清朝嫔妃礼仪(清朝嫔妃侍寝要做哪些事情)(10)

养心殿布局

别的嫔妃待遇就不同了。在皇帝吃晚膳时,嫔妃会递绿头牌,就像早膳时递绿头签召见官员一样......

(皇帝上午翻大臣的牌子,下午翻嫔妃的牌子。)

嫔妃中午都要到燕禧堂集合,等待传唤,皇上叫到某妃就把桌上的绿头牌翻过,内殿首领就叫某妃。

其余的妃子“叫散”,等于是下班了。(原来侍寝等于加夜班。)

回宫准备一番之后,该妃子大约在下午四点左右来养心殿和皇帝碰面。他们可以一起用些小厨房的餐点,聊聊天,品品茶,下下棋,互相增进感情,晚上就由该妃子侍寝。(很温暖的画面。)

就这样的形式。

其实就是这么简单!

清朝皇帝和后妃的家庭生活和平常人家区别不大,清帝既不乘羊车去东西十二宫中串门,更不需要太监把妃子驮来。

皇帝和嫔妃就寝的地点一直是养心殿的寝殿。

皇后是正妻,不需要递牌子,可以和皇帝平等的居住在顺体堂。

皇后所谓位居中宫,并非住在中间的坤宁宫,而是住在东宫范围的钟粹宫。

从前笔记传说妃子和皇帝睡觉是脱了衣服拿被子裹上扛着进入,不用说制度上没有这种规定,人和人的关系,不管爱的关系还是性的关系,如果采取这种制度是不可能的!纯粹胡说!

皇帝的庞大后宫里虽然有畸形的角色关系,但比宫斗戏里描写还是有人性得多,皇帝和后妃之间的互动也能温情脉脉,并没有太多阴森怪诞之处。

以上就是嫔妃侍寝全攻略,写得不好,仅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