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故事,虽然不是一一对应,却隐晦地涉及到康雍乾三朝的一些人和事,包括宫廷秘辛。比如说,书中提到宫里一位“老太妃”的生病与死亡。这位老太妃对《红楼梦》剧情的走向也有很大影响,那么,这位老太妃是谁呢?

雍正晚年的妃子(雍正朝牵扯出红楼梦诸多悬案的老太妃)(1)

元宵节后,宫里一位老太妃生病了,“只因当今以孝治天下,目下宫中有一位太妃欠安,故各嫔妃皆为之减膳谢妆,不独不能省亲,亦且将宴乐俱免。故荣府今岁元宵亦无灯谜之集。”

除了元春不能回家省亲,倒还对剧情影响不大。

但是到了春天,这位老太妃去世了,贾府人的生活节奏就不同了。

“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贾母婆媳祖孙等俱每日入朝随祭,至未正以后方回。”

再后来,家里的“正主儿”们还得去送葬,“在大偏宫二十一日后,方请灵人先陵,地名孝慈县。

这陵离都来往得十来日之功,如今请灵至此,还要停放数日,方入地宫,故得一月光景。”

雍正晚年的妃子(雍正朝牵扯出红楼梦诸多悬案的老太妃)(2)

从老太太开始,王夫人、邢夫人都不在家,凤姐又病了,为了留人“看家”,只得给东府的“珍大奶奶”尤氏请了“产假”,托她照顾两府事宜。

也因为老太妃薨了,臣下家一年内禁止娱乐活动,所以原先为元春省亲买来的十二个小戏子,才要遣散。

征询个人意见之后,这些“官儿”们有多一半要留下来,于是被分配给各位“主子”。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更何况又多了几只不习惯守规矩的猴子(小戏子们),所以,接下来大观园连续出现闹剧,什么芳官和干娘吵嘴,莺儿和夏婆子争执,众小戏子群殴赵姨娘,玫瑰露丢失,包括寿怡红群芳开夜宴等,一切热闹,其实都源于老太妃去世,正主儿们不在家。

雍正晚年的妃子(雍正朝牵扯出红楼梦诸多悬案的老太妃)(3)

话说回来,一位太妃去世,又是命妇们集体送葬,又是一年禁止娱乐,规格上近似于“国丧”,也就是皇帝、皇后、太后去世的规格,这合不合规矩呢?这位老太妃真实身份又是什么呢?

近年有人提出,这位老太妃是康熙帝的熙嫔,《甄嬛传》中玉娆夫君“慎贝勒”的母亲陈氏。

雍正晚年的妃子(雍正朝牵扯出红楼梦诸多悬案的老太妃)(4)

实际上,陈氏在康熙朝算是低级宫嫔,虽然生子,却连封号都没有,直到康熙帝去世,才被雍正尊为“皇考贵人”,到了乾隆朝,才有了“皇祖熙嫔”的封号。她的丧礼,是够不上这个规格的。

另一个种说法,“那位老太妃”指的应该是雍正帝生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乌雅氏在康熙朝的最高封号是德妃。

妃并不是一个很高的封号,在妃嫔封号中不过是四等,不过,这并不是说德妃在宫廷中的地位不高。

康熙帝早年立过三位皇后,都先后去世。自从第三位皇后孝懿仁皇后去世后,后宫嫔妃的最高位分就是贵妃,连皇贵妃都没有。

这位贵妃是孝懿的妹妹,论出身是在世嫔妃中最高的,但是她没有孩子。贵妃之下就是“五妃”,惠、宜、德、容之外,又封了八阿哥的母亲良妃。

雍正晚年的妃子(雍正朝牵扯出红楼梦诸多悬案的老太妃)(5)

按照这个排序,德妃在康熙中后期的嫔妃中地位并不低。至于康熙为什么一直不给德妃“晋级”,表面上是他说自己克妻,不能害了别人,其实,更多的是为了“搞平衡”。

康熙晚年,九龙夺嫡非常惨烈,此时,一个小小的变化大概就会引发新的争斗,何况是提升皇子生母地位这样的敏感问题。

谁被提升,她和她的儿子,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所以,康熙的“按兵不动”,也有保护自己家庭的意思。

康熙驾崩,雍正继位,顺理成章地封自己的母亲德妃为皇太后。但是德妃因为有心结,一直不肯接受,直到雍正二年去世时,她的封号仍然是“妃”或者说“太妃”,死后才被追封太后。

德妃名为太妃,却是实际上的太后,她的丧礼,才够得上这样的哀荣。

雍正晚年的妃子(雍正朝牵扯出红楼梦诸多悬案的老太妃)(6)

至于我们前面提到的“熙嫔”,还有另外几位康熙朝后期的低级宫嫔,倒是也跟《红楼梦》有关,她们关联到一位神秘的人物——北静王。不过那就是另外一桩悬案了。

“边读边看话历史”隶属红橙学院MCN矩阵签约自媒体,垂直历史领域,每日为您带来不一样的历史故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