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猪场想优化猪群结构、扩大规模,对母猪的需求就增加了,一个方式可以自己培育,另一方式就是去外购种猪来补充猪场,而一般都是以母猪为主,同时也能对猪群结构进行快速优化,但外购母猪对猪场防疫和猪群本身都是一种挑战和风险,应加以严格管理,尽可能地规避可以引起的风险,确保本猪群与外购猪群的安全、健康。

外购猪怎么养才能成活(外购猪如何管理选择)(1)

一般来说,准备进行外购母猪时,建议养殖户最好选择母猪在的4-5月龄,体重60~75公斤期间进行外购,这个阶段的后备母猪的生长发育、体型外貌、生殖器官、以及乳头的发育状况基本定型,易于观察、选择,并且距离配种还有2-3个月的时间,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隔离观察、免疫、换料、适应等。

1、选择质量好、信誉高的大型种猪场

选择此类种猪场可更有效地保证质量,注重声誉,避免品种不纯及引进染病猪等问题,并且会有良好的售后服务做保证,出现问题可以得到妥善处理,从而能有效避免较大的经济损失。

2、现场考察种猪场现状

外购猪怎么养才能成活(外购猪如何管理选择)(2)

首先根据自身猪场的情况,确定外购品种、数量、资金、运输、管理等相关细节的规划安排,接着尽可能地去现场考察,或至少通过种猪场视频,观察种猪场配种、产房、断奶母猪、保育猪现状,像后备母猪健康状况、膘情、蹄甲、以及同批猪群相关状态等,尽可能多地、详细地、清楚自己买的是什么样的后备母猪。

3、询问、了解种猪场免疫流程及用药现状

当前国内各猪场疫病感染十分复杂,没有疾病感染的猪场几乎为零。猪场一般会利用疫苗预防疾病,种猪场免疫程序基本上真实反映出猪群的疫病状况,从单个疫苗的防疫开始时间到维持的时间,可以判断出该疾病在此种猪场的发病时期和控制效果。

养殖户外购母猪应当细心了解种猪场的免疫信息,对照自家猪场的免疫程序,判断购进的种猪在本场驯化过程中,是否能接受本土疾病和对自己猪场有无疫病威胁,如果免疫程序冲突较大,建议回避,将生物安全放到第一位。

了解种猪场抗生素类药物使用现状。如果抗生素类药物在饲料中添加量很大,并且种类复杂,说明该种猪场疫病环境复杂,猪群抗病力低下,耐药性严重。特别是对猪机体免疫力伤害严重的药物如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等,如果种猪场长期使用这些药物,所购后备母猪回场后一旦发生疾病,治疗将比较困难,建议对用药复杂、用药频繁、用药量大的种猪场采取回避的态度。#养猪技术经验#

4、挑选符合要求的后备母猪

一些优质后备母猪的体征表现:躯体偏长、背腰平直、头部正常、鼻镜淡红、光亮、湿润、双眼有神无泪斑、肩肋宽实、臀部较丰满、尾根高位、四肢粗壮、膝盖、趾关节正常、脚垫正常、蹄部宽厚、无明显蹄裂、阴户外露、大小适中、阴户尖下垂、乳头正常、排列均匀整齐、7对以上等表征。

5、尽可能地索要系谱卡

选好种猪后,要详细了解种猪的系谱记录。应选择系谱记录上无隐睾、阴囊疝等遗传缺陷的种猪后代,并且通过系谱可了解种猪的繁殖性能,肥育性能,适应力、抗病力、遗传力等各方面机能,使以后的饲养管理、育种生产做到心中有数。

6、商谈相关购买及其他风险责任

现在是一个看人情、讲道理的社会,但更是一个法治社会,养殖户要合理地使用法律,像买卖双方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关于购买母猪的数量、价格、装猪时间和方式、支付订金、分批付款等管理,卖方按照猪场正常管理运作、喂养、保健、打疫苗,猪场若有病、残、死母猪,不能卖给买方等相关事项。

总之就是关于母猪的买卖事宜,经沟通、协商一致,达成一定的协议条款,并签订相应的“购买母猪协议书”,双方签字、按手印,赋予法律效应,一切正常就再好不过了,如果后续出现相应的问题,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不至于相隔较远,无相应的保障,买方自认倒霉。

7、外购母猪的运输管理

依据商谈时所签订的运输协议,种猪场负责把母猪装上运猪车,并做好运前、运中、运达的检疫,提供运输过程中所需检疫手续或证明等细节,确保在整个运输过程中的安全,以及尽可能地减少对母猪的应激伤害。

在运输过程中种猪出现伤亡的情况主要有病菌感染和肢蹄摩擦两种原因。为了避免这两种意外情况,在准备运输之前要对运猪的车辆进行严格的消毒,对潜在的致病微生物进行有效的杀灭,而为了避免种猪在运输过程中出现外伤的情况最好在运猪车里面铺上干净的垫料加以保护,此外在气温比较高的情况下,还要防范种猪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热应激、中暑的情况。

8、外购母猪到场后的管理

(1)由于外购母猪到场后,不能立即合群饲养、管理,必须对外购种猪进行隔离,挑选好隔离猪舍,确保与原有母猪舍相隔一定的距离。

(2)外购母猪运到之前,隔离猪舍应彻底打扫干净、彻底消毒,并且最好空栏3~7天以上。

(3)进猪前检查水管、水嘴等设施是否能良好,能正常使用。

(4)按每头占栏1.4平方米安排,每栏最好不超过10头。

(5)母猪入栏第一天,确保提供充足、干净的饮水,并添加一定量的电解质、维生素,减少应激。

(6)母猪到隔离舍时要适当控制喂料,5天内的喂料量都不宜过多,最好是原来吃的料,由少到正常,后期换料再逐渐过渡,喂料量太大会使外购母猪出现消化不良等情况。

(7)母猪入栏一周后,表现良好可以驱虫,如无异常表现,第二周开始可以按自己猪场免疫程序对母猪进行免疫接种。

(8)母猪隔离观察时间视情况而定,一般应在2个月左右,在确认无问题的情况下方可按新老母猪10:1之比,转入配种猪群混养,如有问题则应及时治疗和处置。

(9)新老母猪配种前混养以超过35天为好,注意观察母猪的健康度、生理发育等状况,及时做好相应的发情、配种。

总之,以上就是关于外购母猪如何科学选择与管理的相关事项,希望看过后对你采购种猪有所帮助,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因素,养殖户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以及周边的情况综合分析后,再做相应的决定,争取买到好母猪,做好到场到适应的前期管理,给整个母猪群提供一个良好的铺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