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半碗

原创不易,抄袭必究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

白家一门浮沉百年,除了商业心计很值得一品之外,每段婚姻、选择都有藏在背后的道理。

白萌堂一生养育三子一女,闺女雅萍被宠出了个风风火火有胆子没心机的性格,一步一步滑向悲情的结局,最后跟随着唯一庇佑自己的二奶奶去了;

而白家三子,却在自己的人生与婚姻里各自精彩:

白颖园身为老大,心慈面善,不可谓不仁义,虽因际遇远走他乡避祸,却没有给自己的发妻留下一条可走的路;

老二白颖轩是个绵软的性子,二奶奶在家几乎说一不二。早年间除却坐诊看病,不论是教养景琦亦或是度过百草厅摘牌危机,他充其量是个加油助威的料,二奶奶跟着他曾数度感慨,丈夫的软弱三棍子都打不出个屁;

老三白颖宇,真正地诠释了到底什么是混不吝,若遮去姓名,景琦倒很像他的孩子。然而在图谋图利的过程里,他把自己的枕边人舍在了后头。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2)

到底哪个值得嫁?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3)

三兄弟正值壮年,白家在京城的生意同样如日中天,他们各自忙活着坐镇、制药、采买的营生,倒也不算互相冲撞。

老大白颖园,是个宅心仁厚的。

他和白家大奶奶白殷氏感情甚笃,两人养育了几个成才的孩子,在这大宅门里偏安一隅过自己的小日子。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4)

两个人什么都有商有量,唯独一件事儿每每动气就恨不得各奔东西:

这些年老三做采买始终在亏空公中账本,为了让父亲不生气、也为了兄弟和睦,最后老大颖园总是自掏腰包,出手平账的那个人。

他有一句惯用口头禅:“我是老大,出了事我不顶着谁顶着?”

眼看他说到气处,就要拿起扫帚佯打自己的老婆,白殷氏这才道尽了委屈:“老三他黑了银子凭什么?瞧瞧我们家过得这日子,孩子连件新衣裳都做不起。老三拿着银子去办药,一到安国先放一盘短印子,等赚了印子再收回来药材都涨价了。他自己肥了,公中能不赔么?

往往做大哥的仁慈,做弟弟的更容易跋扈放肆,也许正是颖园一次次纵容,才让被偏爱的颖宇有恃无恐。

但这样的“慈”可并不是个贬义词啊。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5)

白家与詹王爷府的恩怨,是从颖轩的一挂脉起的,将事端彻底闹大的,是不愿意忍耐的老爹白萌堂。但是为了这段恩怨买单的,却是最仁厚的颖园。

那次,他去宫中给詹王爷的二女儿嫔主子看病,表面上是西太后与嫔主子不睦,实质上是怀恨在心的贵武偷偷在颖园的药方里下了一味十八反。

嫔主子突然殁了,西太后内心冷笑,詹王爷却拿这件事做筏子开罪白家,誓要把自己失了的面子都夺回来。

尽管二奶奶从中活动,又承蒙严老先生与朱顺的帮扶,来了一出偷梁换柱,可大奶奶白殷氏却是蒙在鼓里,在颖园被“处决”的前夜,一根绳子便去了,撒手留下几个孩子。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6)

情深似海吗?

一定有。但养好孩子,十多年后杀伐重来,可能更痛快。

可是,相比情深似海,走好眼前的路更难。

虽是大房,名声落败,房中亏空,饶是一个坚强的女人都要几番思索,更遑论是一个并没有多少计谋的大奶奶。

这段婚姻的悲剧里,自然有大奶奶的临阵退缩,但也有白颖园将兄弟、家族利益放在自己的家庭、儿女之前这个原因。

说起来,“扶弟魔”这个词,不仅适用于女人,也很适用于男人。后来的颖园风餐露宿,远走陕西避世,他总算明白,兄弟相处要敲打与包容并存。

但是失去的爱人、伶仃失爱的子女以及这段曾经美满的婚姻,再也回不去了。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7)

如果认真谈婚姻,也许二奶奶白文氏和白颖轩这对儿是最幸福的。

二奶奶除了冠夫姓之外,其他的所有掌事办法都是自己做主。就连老爷子临去前,都不将家族钥匙和秘方给自己的儿子,反而是给了外姓的二奶奶。

颖轩脾气很好也很软,软到只要一有事儿,就容易方寸大乱。二奶奶必然知道这一点,是以白颖园遁走外乡的事情,她连枕边人都不敢吐露半个字。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8)

颖轩这一生,最得意的莫过于两件事:

第一,老婆太省心,儿子也争气。

白家在太太的运筹帷幄下,一步步走回了顶峰;景琦虽然顽劣,被太太赶出家门,却意外地在济南府闯出了一番名堂,将泷胶庄的生意做到了行业垄断,流水般地往家里递银子。

第二,心爱的文房四宝,要如何便如何。

原著中有一回,二奶奶生着闷气回房,掀开被窝发现光着屁股的景琦搂着一方墨,而丈夫颖轩的被窝里还有一大堆。到处“硌得慌”不说,墨汁还都泼在了被子上。颖轩狡辩文房四宝一定要接人气儿,却被赶去柴火房。

虽然是这样,但因为家人知道他的心头好,总会给他搜罗来他喜欢的砚台,让他过自己的小日子。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9)

乍一看,颖轩的软弱,根本担不起一片天。这个女强男弱的家庭里,颖轩的确优柔寡断。

但他对二奶奶的真心,也很实际——

二奶奶刚接管大权,饭桌上没个荤腥,颖宇气得将饭碗倒扣在桌子上,她默不作声地吃掉。但颖轩不干了,怒斥颖宇毫不留情。在这个像软蛋一样的男人心里,是有柔情、懂分寸的。

婚姻,有时候挺像KTV,如果两个人都抢麦克风,都想做“话事人”,这段感情是走不到尽头的。

如果说这段感情有遗憾,那大概是,二奶奶一力支撑了这许多年,大抵也会很累吧。

如果真的要算计起来,二奶奶又何尝没有点丧偶式育儿的滋味呢?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0)

最后,颖轩为了保护自己的闺女不被登徒子韩荣发糟蹋,一个趔趄和一方砚台摔在了一块,带着遗憾去了。然而有妻有儿如此,夫复何求呢?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1)

颖宇的正房妻子白方氏,出场次数并不多。

绝大多数时候,她是白文氏的陪衬,是颖宇数落的对象。

恰如她的人物设定一样。在这段感情里,她的存在感真的不够强。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2)

白颖宇是白家的老小子,也是个切切实实的老小孩,细细数过他这一路,没做过几件好事儿。

比如他亏了公中的账目,理直气壮地让老大哥给自己擦屁股;

比如他跑去追问白文氏告状,吓到了雅萍,间接害死了大姐的孩子小宝;

比如他带着十二岁的景琦逛花楼,“手把手”教小小子什么叫香一个;

比如他从乡下把黄春找了回来,却把姑娘送到教堂里干各种粗活,转手又在詹王府和贵武手里各种敲诈;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3)

更不要说他试图偷百草厅的秘方、想跟自己的家族打擂台....

后来那些细细碎碎,不用再提,大多都绕着一个“钱”字。白方氏管不住他,甚至从来没有出言管过这个男人。

在那个年代,一个往家里拿钱的老爷们,大抵拥有最大的话语权。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4)

既然他逛花楼;

既然他在外头养小;

那么白方氏只图他的钱。

夫妻俩用一分一分的算计带大了孩子,将景武送出了国。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5)

爱不爱已经不要紧,白方氏只求衣食无忧安稳度日;而颖宇也需要正头妻子坐镇,守住家中安稳。

以利相交的婚姻,虽然不多真情,却也很少会被撬动。多年相守,彼此的粗陋和算计都已经太熟悉,结发夫妻反而成了最可靠的关系。

一个藏在丈夫背后的女人,一个不那么计较丈夫道德有亏的女人,一个支持丈夫一往无前的女人....谁也不知道这两个人走到了最后,维系他们的究竟是什么。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6)

有没有完美的婚姻?

所谓的完美婚姻,都是狗屁。

回看这三段感情中的男人,在某种意义上都不算是良人。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这样道德、性格上有瑕疵的男人,才是我们在生活中最可能遇到的人。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7)

在那些看似完美的人生下面,也有很多很多很多烦恼。

有人会头疼婆媳关系,有人会发愁过年回哪个家;

有人要忍受丈夫的邋遢,有人要忍耐妻子的絮叨。

我们都不完美,也没有完美的婚姻。

如果婚姻真的是一座围城,那么我们就是城主,各自执掌着半边玉玺。

也许日常琐事可以有分工,但遇到大是大非,两个玉玺合在一起,共同进退,才能击退“外敌”。

大宅门中白家排行(大宅门原著白家三兄弟)(18)

有一个残忍的现实:

没有最完美的丈夫,我们也许根本没有运气嫁给一个方方面面都完美的丈夫,因为我们本来就不是一个完美的自己。

但是这就是成年人的世界,我们逐渐在漫长的相处过程中,接纳了对方的平庸,习惯了生活里的平淡,只有不停地磨合、妥协,好好经营。

最后,只想说一点,如何获得一段还算不错的婚姻?

大概是面对爱人,我们能赤诚地坦白自己的需求、看法心态,如果能获得理解或是达到平衡,这样的婚姻,总归不会差到哪去。


END

半碗,减肥只吃半碗的老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