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12日,第22届全国信息技术奥林匹克决赛成绩公布,桂江一中再次成为南海区乃至广东省的“最大赢家”。该校共49人参赛,最终有16人获得全国一等奖,28人获全国二等奖,获奖数量创桂江一中历届之最。

一直以来,桂江一中以高比例、高级位的总体成绩在广东省所有初级中学中遥遥领先,其秘诀在于其强大的师资队伍、统一的部署、完备的衔接和常态化训练。

“信息学训练不仅能抓住中小学生认知发展和思维发展的特点,还能将其逻辑思维、发散思维等渗透到各学科的学习当中,有益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才发展。”桂江一中校长黄敬华表示,学校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管理能力,让学生参与班级、学校事务,成为有担当的人。

而这些都印证着桂江一中的育人目标——铸就领袖气质、磨砺学者风度。

桂江一中到底有多好(铸就领袖气质磨砺学者风度)(1)

■2016届石门中学高三有为班桂江一中学子合影。其中麦景、陈代超已经被北京大学预录取。

(后排:麦景、叶荣臻、陈代超,前排:莫靖彤、林思颖)

■育优生

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桂江一中是石门中学优生的重要源地,更是信息学尖子生的主要基地。在该校获得过国家级、省级奖的学生考入石门中学,三年后高考,全部考上全国重点大学。其中近年来考入全国顶级名牌大学有15人,几乎占石门中学的半壁江山。另外有30多人考入中山大学等全国重点名牌大学。

一所普通公办初中取得如此优异成绩,非常难得。“桂江一中学生基础扎实、潜力强大、后劲十足,特别是在尖子生培养上,注重思维力和知识的宽度,对学生今后的深造和发展,终身受益。”石门中学一位老师说。

石门中学的重要生源地

桂江一中以优质教育著称,历年中考均居于南海区公办学校前列。石门中学一直是佛山市学子们心中的“学府圣地”,石门的学生都从哪里来?根据石门中学提供的数据,自2012年起,桂江一中连续四年在公办学校中居于第一位,是名副其实的石门中学公办学校的第一生源地(见下图)。

从图中数据不难看出,该校考入石门中学的人数在公办学校中一直遥遥领先,2012年起,分别以43、44、50、59的数字稳居第一,并且逐年呈上升趋势,尤其2015年度,公办学校前十名考入石门中学总人数为312人,该校占据18.9%。

这成绩背后正确的办学理念、科学的管理策略、优质的师资队伍,是桂江一中取得连连突破的重要保障。

统考成绩优异创新局面

桂江一中在2016学年度期末南海区统考中,成绩优异,亮点纷呈。初一级(现初二)全年级总分位列桂城街道公办初中第二名,语文、英语总分位列桂城公办初中第一名。初一级总分第一名学生刘晓楠在桂城街道所有初中(包括实验类学校)中,夺得个人总分第二名。

■重培养

信息学竞赛成绩全省领先

铸就学生领袖气质

而领袖与学者的培养,就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教育。今年,桂江一中举办了动漫体艺节,学生在cosplay走秀、创意市集、班级文艺展中尽情地展现才华、绽放光芒。此外,该校学生还在各类比赛中崭露头角,比如在2016年“第十七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中,学生陈俊杰的电脑绘画作品《学习往上“飞”》荣获全国二等奖,其他还有6个作品获得广东省二、三等奖,20个作品获南海区一、二、三等奖等。在今年的“桂城街道中小学田径运动会”中,桂江一中以288分的总成绩获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并获得了桂城“体育贡献奖”。

这些成绩都可以看出桂江一中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管理能力,挖掘学生的文体才能等,让学生真正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桂江一中到底有多好(铸就领袖气质磨砺学者风度)(2)

■桂江一中信息学教师刘凤兰与学生讨论问题。

■强队伍

名师人数位于全区公办初中前列

师高弟子强。桂江一中办学取得的优异业绩,充分证明了该校有一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该校136名专任教师中,现在有镇(街)以上名师31人(占总数的22%),为南海区公办初中第一。中学高级教师49人,占总数的36%,在南海区甚至佛山市的初中位列第一。该校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的有1人、南粤优秀(先进)教师的有5人,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的有15人,被评为南海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有100余人次。

今年10月11日,在第六届全国新世纪杯初中数学优质课现场说课评比大赛中,该校数学老师王秀秀代表广东参赛,她以独特的教学设计和睿智的现场答辩获得了组委会的高度赞扬,最终斩获一等奖。

与此同时,该校教师不仅有过硬的专业本领,还“多才多艺”。今年10月5日,桂江一中体育老师温志祯携拍档张君华,在北京参加晋级中网级别联赛CRT4.0男双决赛并最终夺冠。而在2016全国全民健身操舞广东省(佛山站)推广大赛中,桂江一中教师健身操舞队表现同样出色,一举夺得了特等奖。

人物特写

刘凤兰十载寒暑假为学生免费辅导信息学

为了信息学,刘凤兰从十多年前起就“取消”了自己的寒暑假,免费为有兴趣的中小学生提供培训。在刘凤兰培养出的一批批优秀学子中,其中不乏佛山中考状元黄天,考入清华大学的宋扬等。

“刚开始培训的时候,我对程序束手无策。”刘凤兰坦言自己是从零开始的,因为工作5年来,她从未接触过编程的内容。对这个信息学学习中较为简单的问题,刘凤兰却要到处问人。当时南海教信息学的老师不多,最后她找到了南海中学教师彭远争的电话,才弄清楚这个问题。

2005年,刘凤兰从大沥二中调到桂江一中。“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转折点,特别是我在桂江一中的第一年就遇到了宋扬,这个在信息学上极具天赋的孩子,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刘凤兰说。

“在辅导宋扬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以前掌握的内容,他1个月就掌握了。如果我再不学习,会耽误这个学生。”为此,刘凤兰和宋扬一起学习快速排序、回溯、动态规划等算法。

“十多年来,一些信息学题目还一直采用宋扬的解题方法,至今没有同学能想到其他答案。”刘凤兰骄傲地说。

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如今,刘凤兰的学生遍布国内名牌大学,例如宋杨考上了清华大学,黄天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等。而她自己也头顶多项桂冠:全国优秀教师、广东省特级教师、南海区十佳教师、南海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在女儿区梓琦看来,刘凤兰总是非常忙碌。“小时候妈妈总是很晚才能接我放学,后来才知道妈妈放学后还要辅导学生。”如今,在妈妈的影响下,区梓琦也喜欢上了信息学,数学成绩突飞猛进。

尚崇轩人生因信息学“开挂”

“学习信息学,我起步是比较晚的。”尚崇轩笑称,相比其他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学习信息学的同学,自己是“输在起跑线上”。但迈入信息学的大门后,尚崇轩便沉迷其中,在刘凤兰的指导下,尚崇轩开发出了“后来者居上”的潜力。

在尚崇轩看来,拿奖有一部分靠运气。“自己平时不是最强的,没想到这次能拿第一名。或许是比赛的前一晚睡得很好,比赛当天状态奇好。”尚崇轩认为,成绩不是最重要的,和团队成员交流,培养良好的思维方式,获得自我的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小学阶段的尚崇轩学习并不出色,但他现在在初三年级排第二。”刘凤兰笑着说,信息学要求持之以恒,以严谨的思维和学习习惯来规范自己,由此彻底地改变了尚崇轩,入学时的“差生”变成了如今的“学霸”。

但其实尚崇轩的“幸运”与其自身的努力分不开。“我学信息学的秘诀就是多学习、多练习。”除了参加周六、寒暑假集训,尚崇轩每周末都会花许多时间在信息学上。“学信息学是会上瘾的,我越学越喜欢,经常上网找题做,在家一有空就打代码。”尚崇轩说。

自从与信息学结缘后,尚崇轩便打算一直坚持下去,“我有个心愿,希望以后能进一次省队,能到高大上的软件公司如谷歌等工作。”

桂江一中开设了周六信息学义务辅导班。招收小学五、六年级学生,特别欢迎数学基础较好、对信息学感兴趣的有志少年到辅导班学习,一起“碰撞”,共同拼搏创造辉煌人生。

文/图珠江时报记者温明俐

通讯员冯卫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