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的分类及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1)

  1.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2. 传染病疫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3.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疫情的报告管理,各科室应遵守如下制度:

1.各临床、医技科室必须建立传染病登记本,各级医师应做到首诊负责制,按照要求认真工整填写门诊日志和出入院登记本,不得缺项漏项。

2.发现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和疑似病人时,应立即使用蓝黑或黑墨水填写报告卡,填写应规范,字体工整,不得缺项漏项(14岁以下儿童并注明家长姓名和联系方式),填写日期要准确,填写完检查无误,做好登记后,按法定时间及时报送公共卫生科,节假日报医院总值班。

3.公共卫生科负责全院的传染病疫情上报工作,接到传染病报卡后,要认真审核,确认无误,登记后,有网络直报员上报网络。网络直报员在上网直报前应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后,按各类传递上报时间,通过网络系统进行录入,卡片录入完毕再次核对,确认无误后点击保存,避免出现错误。

4.对已经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若诊断变更、死亡订正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填写订正卡,卡片类别选订正,并注明报告病名,网直报员也应及时将订正报告的信息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订正。

5.以上制度各科人员必须认真遵守执行。如在执行中发现对传染病有隐瞒、缓报、漏报或授意他人有隐瞒、缓报、漏报,将依据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罚。

传染病登记报告管理制度

1.建立医院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做好全院传染病的监测管理、疫情报告及检查等领导工作。

2.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3.首诊医师发现乙、丙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公共卫生科。

4.首诊医师发现甲类和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或暴发疫情时,必须先打电话报告,并及时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上报公共卫生科。

5.同一个病人有两种传染病时,需要分别填写两张传染病报告卡,

14岁以下儿童必须填写家长姓名及联系电话。

6.各级医师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传染病。

7.各级医师认真填写传染病报告卡,按卡片正面各栏目填写清楚,填写不清者为传染病报告卡填写不合格(如漏报、迟报或填写不合格,按传染病管理奖惩制度处理)。

8.公共卫生科接到传染病报告卡,应认真核对并及时网络直报。

9.门诊医师认真填写门诊日志、传染病登记,各病区要做好入院登记、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院传染病登记、报告(迟报、漏报)情况自查,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和反馈。

传染病的分类及管理制度(传染病管理制度)(2)

报告要求:

1. 坚持首诊负责制,谁接诊谁负责填卡,谁上报,谁转诊。

2. 填卡上报要及时,不得缓报、迟报,更不能漏报。

3. 填卡要诊断明确,项目完整。

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管理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保证我院各类传染病疫情,按法定时间准确无误的网络网上直报,责任报告人、疫情收集员、网络直报员应严格遵守如下制度:

1.各级接诊医师发现传染病病人应及时地按照要求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做好登记后提交至疫情报告管理系统(节假日、夜间报总值班)。公共卫生科疫情收集员或院总值班对所收到的传染病报告卡,应认真审核病人的姓名、患儿家长姓名、身份证号、性别、出生日期、实际年龄、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籍贯、现住址、职业、病例分类、发病日期、诊断日期、死亡日期、传病分类、报告单位、报告医生、填卡时间,确认无漏项、无错误,做好登记后及时交网络直报员上网直报。

2.网络直报员应经过专门培训,按照《传染病信息管理规范》、《传染病监测信息网络直报工作与技术指南》要求,熟练掌握传染病网络直报的电脑操作规程,方可上岗。

3.网络直报员接到传染病疫情收集员或总值班送交的传染病报告卡后,(特殊情况时,总值班可直接上网直报),在登录报告之前,也应对传染病报告卡认真审核,确认无误及时按各类传染病法定上报时间(甲类:鼠疫、霍乱,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非典型肺炎,肺炭疽、新冠肺炎或其他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爆发时应在2小时内,乙类、丙类应在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录入,卡片录入完毕再次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才能点击保存按钮,避免出现错误或将其他传染病误报为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

4.对已上报的传染病病例,若诊断变更、死亡订正或填卡错误时,责任报告人应及时填写订正卡,卡片类别选择订正页,并注明报告病名。网络直报员也应及时订正报告的信息,通过网络直报系统进行订正。

5.网络直报员每月底应将本月的传染病报告卡导出后,以电子文档形式保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