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

在黑暗情况下,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条件,大蒜可利用鳞茎中自身贮存养分,生长出组织柔嫩,颜色淡黄的叶片,即为蒜黄。蒜黄生长过程中主要依靠自身贮存营养进行生长,因而栽培容易,可在冬春蔬菜淡季进行生产。栽培方式多采用挖窖或室内遮光栽培。在保护条件下生产的青蒜,如能进行遮光并保持一定温度,亦可进行蒜黄生产。此外,还可将大蒜种植在木箱内放在温室或房间空闲处进行遮光处理生产蒜黄。不论哪种栽培方式,在栽培过程中应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大蒜种植六大要点(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1)

(一)选种及种子处理

软化栽培是以自身贮存营养为基础的,因而种瓣大小与产量有直接关系。--般栽培时应选用紫皮大瓣蒜为好。该品种蒜瓣大、发芽快、产量高,但在种植前必须剔除有病、发霉、受冻或瘦弱的蒜瓣,并将选好的蒜头或蒜瓣在209左右水中浸泡8~ 10小时。浸泡完毕后用螺丝刀等锐器剔除茎盘及薹杆,但保留外皮,不使散头。

大蒜种植六大要点(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2)

(二)栽培场地整理

采用地窖栽培时,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处挖地下式或半地下式窖,窖深2.3~2.7米,窖底直径2.0~3.3米,窑项用木材及作物秸秆封好,开留小窗,白天可盖好遮光,夜间可打开排湿降温,窖的一角可留操作人员出入的通道。窖内用砖砌成栽培池,并留出走道及火炉放置位置。在室内栽培时,可将门窗堵严,在地面用砖砌0.6米高的长方形栽培池,并在室内点火或生火炉加温。栽培蒜黄所用栽培池底部要平整,其上铺6~8厘米细沙或沙质壤土,搂平即可。

大蒜种植六大要点(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3)

(三)栽培时间

蒜黄的生产季节较长,可从10月下旬直至翌年3月下旬,可根据市场需要,在上市前20~25天进行栽培。但不同季节栽培蒜黄的产量与品质不同,前期栽培时,由于温度高、生长快,蒜黄产量低但品质好;12 月至2月的寒冷季节,温度较低,蒜黄生长慢,消耗少,产量高,品质好;进入2月份后,蒜种自然萌发,消耗部分养分,生产的蒜黄品质差,产量低且易感病。

大蒜种植六大要点(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4)

(四)栽培方法

1.栽蒜封窖 将处理好的蒜种,整头密排于栽培池内,用木板压平,上 覆一层细沙土刚刚盖住蒜头,而后用喷壶在其上均匀喷水,直至将池内土壤浸透,然后再覆1.5厘米厚的细沙土盖严蒜头。采用此方法排蒜,每平方米用蒜头15~ 20千克。

大蒜栽好后即可封窖。若栽前未封窑顶,可在栽后封顶;若栽前已封顶,应在栽后盖好顶部小窗及出入通道,并随气温的下降在窖顶再盖其他保温物,如柴草等。操作人员进出窖口时,要做到人走口严,防止光线进入窖内,同时亦阻挡冷风的侵袭。

大蒜种植六大要点(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5)

2.温度管理温度是蒜黄生长的重要条件,一般以18~22°C最适,25C以.上生长虽加快,但会出现白梢,色淡老化,

品质下降,且植株易倒伏,常发生伤热及腐烂现象。在出现高温时,应在傍晚或夜间开启通风口降温。如果窖内温度过低则蒜黄生产慢,推迟采收期。

3.水分管理

蒜黄生长过程中,蒜池要经常保持湿润,一般在栽植后每隔3~4天喷水1次。水量的多少,除应视池内土壤状况外,还与窖内温度、蒜苗大小有关。温度高、蒜苗大,浇水量要多,反之则小些。为使蒜苗健壮,收获前3~4天停止浇水。

4.保温通风蒜黄是软化栽培的蔬菜,生长期间仅靠种瓣贮存的营养而不进行光合作用,因而管理上要注意保温。在寒冷季节仅靠保温往往达不到其生长的适温,因而还要生火加温。若遇窖内温度过高时,应及时通风,通风既可降温又可排湿,还可排除积贮在窖内的有害气体,但通风应在傍晚或夜间进行,以免光线射入使蒜黄变绿。

大蒜种植六大要点(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6)

5.收获一般在播后20~25天左右,蒜黄长至35 ~ 40厘米时,可收获第1茬蒜黄。收获时要用镰刀割,刀口要齐,不可伤及蒜瓣。收割头茬蒜黄后要立即喷水,过20天左右可收第2茬,再过20天可收第3茬。

收获后的蒜黄要捆扎成捆,将其放阳光下晾晒片刻,使叶由黄色转至金黄色,称为“晒黄”。晒的时间要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以晒黄为标准,气温低时稍晒片刻即装筐,以防冻害。

一般蒜黄的产量为每千克蒜头收蒜黄1.2~1.5千克,但12月之前及1月之后进行蒜黄生产,其产量会大大降低,且品质不好。因而蒜黄多于12月至翌年1月间栽培收获,供应元旦至春节市场。头茬收获的蒜黄一般头茬可达每千克蒜头0.7千克左右,二茬、三茬的产量大减且品质亦下降,价格低,为此有些地区只作一茬栽培,待其长得稍高时,-次性收获,每千克蒜头可收获蒜黄1.1~ 1.3千克。

大蒜种植六大要点(大蒜软化蒜黄栽培技术)(7)

结语

本期内容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觉得有用,请在下方点赞、关注,转发给更多好友,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