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上文

三、人为什么喜欢香?

人类对香气的爱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犹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 《孟子·尽心下》云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宋代丁谓的《天香传》亦云 :“香之为用从上古矣。所以奉神明,可以达蠲洁。”此言不虚,在古代四大文明的发源地出土的文物足以证明,人类使用香料的历史,可以溯及五千至三千年之前。

人类对香的需求是身体和心性的共同需要。香是身体本能的需求。人闻香则气血顺行 ;闻臭则气血逆行。香气还能扶正祛邪、通经开窍、活血化瘀,是治未病的良药。《黄帝内经》曰:“五气各有所主,惟香气凑脾。”脾脏位于阳明经的归根处,阳明经通畅是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黄帝内经》说:“阳明虚则病。” 阳明经是病邪之气进入人体的主要通道。香气在人体内的运化过程,也是对阳明经的运化和养护过程。因此,香品是保障身体健康、防病祛病的基本需求。香又是颐养身心的良药。按我国传统医学及哲学思想,人的心性才是身体的根本主宰。为了养护心性,中国人在汉代就形成了完备的香气养性理论体系。从此,香品也就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肩负起了人们养身、养性的多重责任,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生活用品。

香的品种分类(香学 第一章香的基础概念)(1)

四、中国带香的字

香,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甲骨文的“香”字, 意 为“ 容 器 中 盛 禾 黍 ”, 指 五 谷 之 香。 篆 文 的“香”字又变作从黍从甘。《诗经·大雅·生民》 曰 :“卬盛于豆,于豆于登。其香始升,上帝居歆。”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香”曰 :“香,芳也。从黍从甘。”汉字中,有不少以“香”为偏旁的字,仅《汉语大字典》中载录的就有 53 个,例如馚(fēn)、 馛(bó)、 馜(ní)、 馝(bì)、 馞(bó)、 馟(tú)、 馠(hān)、 馡(fēi)、 馢(jiān)、 馣(ān)、 馤(ài)、 馦(xiān)、馧(yūn)、馨、馩(fén)、馫(xīn)等,它们被分别用来表达与香相关的气息与特征。例如,将香之远闻称为“馨”,将香气浓烈称为“馞(bó)”或“馛(bó)”,将大香或浓香称为“馝(bì)”,将香气浓厚称为“馜(ní)”,将香味深或微香称为“馠(hān)”,将香气浓郁称为“馥(fù)”,将香气充溢称为“馦(xiān)”,等等。

香的品种分类(香学 第一章香的基础概念)(2)

本文内容,均转载自《香学》一书。《香学》是由浙江华夏香学技艺研究院院长,传统和香制作技艺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张于龙先生历时九年编著的一本学习中国香文化的专著,融香药香方、香品香具、制香用香及中国香文化史于一炉,集实用性,指导性,适用性于一体。是一本受用一生的书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