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9日,又一架运载火箭成功点燃升空,不过这次它的运载任务可不一般,它搭载的是中国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人称“胖五”的运载火箭光荣地完成了这个使命,成功将核心舱推入了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正式拉开帷幕。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1)

长征5号B运载火箭发射成功

可能有人对空间站的概念还懵懵懂懂,不知道空间站有什么作用,也不知道,比起正在运作的国际空间站,中国空间站好在哪里,下面我将为各位解开这些疑惑。

有的人可能觉得,建一个空间站摆在那里,没什么实际作用,还耗费大量的投资和人力。有那钱不如多造两艘航母来得实用。但事实上空间站的作用很大。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2)

中国空间站概念图

空间站有什么用?

1、提供截然不同的实验环境

太空环境跟地面环境不同,零重力、高辐射,地球上一个简单的实验放到太空中可能就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这就有助于我们多方位地了解一个现象在不同环境中的状态,空间站就为我们提供了现成的异空间实验环境。比如科学家原本认为蜡烛的火苗在无重力的情况下会很快熄灭,但真正在空间站中实验后发现,火苗是可以长时间燃烧的。这就让热力学的发展有了质的飞跃。现在国际空间站中的科学实验已经涉及到了基础科学、生命科学、材料、化工、电子、航天、通信等多个方面。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3)

空间站中的太空实验室

2、太空育种

目前我们使用的很多优良的农作物种子都是通过太空育种得到的。太空育种也叫诱变育种,通过太空中的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环境因素诱发植物种子产生基因变异,然后从变异种子中筛选出优良的种子,再带回地面作为新品种培育。目前已经有80多个农作物品种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除了小麦、水稻、蔬菜,林木、景观植物、油料植物等也加入了太空育种行列,一部分已大面积推广种植。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4)

太空育种过程

3、太空中转站

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人类进入航天时代是必然,到那时,空间站会充当地球与其他星球的中转站、航天设备的补给站等,能够为将来探索宇宙提供便利,降低成本。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5)

除此之外,空间站还有国家战略意义、教育意义、促进国际合作等意义。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就是最能体现国际合作的。

简单认识国际空间站

90年代初,苏联计划发展第二个“和平号”空间站,美国恰好在计划发展“自由号”空间站,于是两个国家商量后决定共建一个空间站,并接受其他国家申请加入。自2000年首次载人任务以来,国际空间站已经连续保持了21年载人飞行,驻扎的宇航员队伍被叫做远征队,每批成员6人,每次停留半年左右。

国际空间站就像是一个全球化的股份企业,一共有16个股东国参与建设,进行太空实验。这些国家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空间站完成了无数的科学实验,为人类科技进步和航天技术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可惜的是,在16个股东成员国中,一直没有中国的身影。但这也促使了中国另起炉灶,建设自己的空间站。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6)

国际空间站

空间站是集航天领域的尖端科技于一身的科技成果,研制和建设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国自1992年开始,逐步攻克了大型运载火箭、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大型空间设施在轨组装技术、长期在轨飞行生命保障等关键技术难题。终于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发射核心舱,那么这次发射的天和核心舱,到底厉害在哪里呢?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7)

核心舱不仅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也是航天员生活的主要场所。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的共有“三项创新”很“牛”: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8)

霍尔电推进发动机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9)

核心舱的结构

不仅核心舱很牛,运载它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也很牛,长征五号B是为建造空间站量身定制的,是空间站的“专属列车”。

长征五号B捆绑4个3.35米直径的助推器,全箭总长约53.66米,从外观上看,比长征五号矮一点,但有一个20.5米长的整流罩,可以更好的减小空气阻力,减轻载荷影响。

长征五号发动机由氢氧和液氧煤油两种发动机组成,是目前世界在役火箭中,唯一使用一级半直接入轨的火箭。氢氧发动机推力大,可以获得较大的加速度,液氧煤油发动机比冲高,可以提供高效的速度增量。

长征五号在飞行过程中会修正偏差,将空间站轨道舱精准地送入原定目标位置,起飞时间和预定时间误差上下不会超过1分钟,大大减少偏差时变轨产生的燃料消耗。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10)

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的特点

中国空间站将是中国独立建造运营的第一个载人空间站,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三个舱段构成。实现了部组件、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11)

中国空间站的组成部分

2021年核心舱入轨成功后,剩余的两个实验舱也会紧跟其后,在接连实施计划中的11次飞行任务后,中国空间站会在2022年完成在轨建造并投入运行。

据悉,2024年国际空间站将会退役。到那时中国空间站可能就会成为唯一在太空中运作的空间站,中国会将空间站向全球开放。为了继续进行太空实验,已经有27个国家提交了入驻申请,现在获批的有18个国家。因为某些原因,在国际空间站处于主导地位的美国提交申请后却吃了闭门羹,美国被拒的原因还不得而知,目前估计是由于技术层面没有达到中国标准。

长征5号空间站核心舱(核心舱和长征5号领先世界)(12)

有网友也很好奇,我国空间站上的各种按钮是中文还是英文,在中国空间站交流是否需要说普通话,其他国家的宇航员是不是要先学中文才能进入中国空间站。这个答案恐怕要等空间站建成后才能揭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