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弦乐重奏曲,弦乐三重奏、弦乐四重奏是最常被提及的,为此体裁创作的乐曲也是数之不尽的多,但是倘若要提起“弦乐五重奏”,似乎常被提及的就相对较少。

“弦乐五重奏”是在原来“弦乐四重奏”的四件乐器基础上再添加多了一件乐器,这件乐器就是中提琴或大提琴,具体是加中提琴或是大提琴则视作曲家在创作乐曲时根据乐曲的需要而定,一般而言,“弦乐五重奏”的乐器编制有以下两种:

1.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第一中提琴,第二中提琴,大提琴。

2.第一小提琴,第二小提琴,中提琴,第一大提琴,第二大提琴。

莫扎特长笛重奏背景(留声机强烈推荐)(1)

弦乐五重奏,此形式流行于莫扎特时代,在莫扎特之前,海顿从未想过要超越弦乐四重奏的固定编制,在莫扎特之后,一般作曲家也不敢轻易尝试弦乐五重奏,直到贝多芬与舒伯特。莫扎特一共作有六部弦乐五重奏作品,分别为K174、K515、K516、K406/516b、K593、K614。

莫扎特长笛重奏背景(留声机强烈推荐)(2)

17世纪的作曲大师博凯里尼曾作有百余首弦乐五重奏,但他绝大部分都是两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两把大提琴编制。而莫扎特则是加入两把中提琴,以此丰富了内声部组合的可能性。莫扎特在他的弦乐五重奏中,强调对位,在互为对话的外声二部对话中,穿插简洁的内声三部。

弦乐五重奏是莫扎特晚期室内乐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他先前室内乐作品的延续和深化,强化了“海顿四重奏”的力度、丰富的变化和“普鲁士四重奏”独特的优雅,并把它们完美结合在一起。

莫扎特长笛重奏背景(留声机强烈推荐)(3)

在今日分享的这张《莫扎特:弦乐五重奏全集》中,云集了“琴坛君子”格鲁米欧于1966年建立的一个三重奏团体,此外,还有两位同样杰出的小提琴家Arpad Gérecz以及中提琴家Max Lesueur,在此,本辑的演绎维持了格鲁米欧一贯的优雅浪漫,适度地利用延长记号,把音乐塑造成他心目中的音乐。其他乐手的搭配也相当有默契,诠释极为中肯,能很好地满足所需的技术和音乐需求,光彩夺目的演出足以令其他版本黯然失色,令本辑获得2008年《留声机》杂志的强烈推荐

格鲁米欧是二十世纪无可争议的莫扎特作品最佳演绎者,在唱片史上,格鲁米欧的莫扎特有别于其他所有版本,曾有一位评论员写到:“格鲁米欧使用了一种丝绸般的声音进行演奏,这种声音似乎是来自乐器本身,而不是像其他演奏者费力的演奏出来”。

莫扎特长笛重奏背景(留声机强烈推荐)(4)

他用最令人信服的手法,展现了莫扎特音乐中那充满童真情感的淳朴风趣和自然。他曾先后录制了莫扎特的全部协奏曲和全部小提琴钢琴奏鸣曲,还有一些莫扎特弦乐重奏作品,都是深受各方青睐的录音。

出色而高雅的琴音以及平衡稳健的音乐性情,使格鲁米欧所诠释的莫扎特音乐无人能及,而这样的情绪也充分展现在这六首弦乐五重奏当中,五位演奏家以非常紧密而内敛的方式合奏,展现出超人的技巧和闪光点。优美的旋律,默契的配合,出色的技巧,细腻的感觉,在这些弦乐器时而高亢时而婉转的啼唱中,莫扎特就这样复活了,这些1974年的录音,也见证了他与格鲁米欧三重奏团少数但成功的合作成果。

莫扎特长笛重奏背景(留声机强烈推荐)(5)

格鲁米欧三重奏乐团

格鲁米欧三重奏乐团结合了两个提琴学派的精英,除格鲁米欧是法比学派以外,中提琴家Georges Janzer和大提琴家Eva Czako都是来自匈牙利。其中Georges Janzer自己也同时是著名的维格四重奏(Végh Quartet)的中提琴手,在该团演奏了三十八年,十分资深,将四重奏经验带进格鲁米欧三重奏并充分融合在本录音中。平心而论,两团各自的总奏音色差异颇巨,格鲁米欧三重奏的音色非常均匀,很现代,维格四重奏的音色则比较像二十世纪初的四重奏,略显单薄、也更加强调个别乐器的特质。

莫扎特长笛重奏背景(留声机强烈推荐)(6)

这套录音虽然综合了多位风格各异的音乐家,但格鲁米欧的音乐特质在此扮演了最佳领导角色,不仅让演出默契无间,更进而呈现室内乐之最高境界。《留声机》杂志评鉴:“在讨论这些表演时,也许首先想到的是“精致”这个词,这些表演是深情的,但由一种冷静,聪明的敏感性控制着。而录音也很好地传达出这张的感觉,特别是格鲁米欧的音调,令人耳目一新”。而《企鹅古典唱片指南》则说:“这些精美的模拟录音的重制版演奏精美,非常自然 ,值得我们向飞利浦录音师致敬”

当然,在此不得不提的还有录音技术,本辑最开始为飞利浦录音,一向以室内乐录音而闻名于世的飞利浦作出了最好的展现,从上世纪50年代起,格鲁米欧与飞利浦录制了大量的唱片,并且音响效果极好,音色宛如天籁,长久以来都是乐迷寻觅之宝物。

莫扎特长笛重奏背景(留声机强烈推荐)(7)

【原装进口】

格鲁米欧领衔演绎《莫扎特:五重奏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