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功举办了夏季奥运会之后,再举办冬季奥运会就成为了很多国人的梦想。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1)

在此之前,哈尔滨曾经申办过2010年的冬奥会,最后以失败告终。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申办冬奥会时,让国人燃起了新的希望。

2014年2月,在北京还没申请冬奥会成功时,新华社曾专门报道了一则新闻:申办一届冬季奥运会到底有多难?

结论是:从一定层面来讲,比申办夏季奥运会还要难!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2)

因为冬季奥运对举办城市自然条件的要求极为苛刻

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且要有一定厚度的降雪和山地地形条件。

仅这一点就形成了过去22届冬奥会基本只在北纬四十至五十度左右的十几个国家“交替”的实事(第23届在韩国平昌)。

迄今为止,同时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国家只有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苏联)、韩国8个国家。

注意,这里指的是国家,不是城市。

在那时,北京若申办成功,将使中国成为第9个同时举办冬夏两季奥运会的国家。

北京也将成为第一个同时举办过夏季和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3)

那么,申办冬奥会有多难?

2013年11月,时代商报记者曾就此特意采访了当时沈阳体育学院院长张贵敏,针对此次申奥,张院长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北京和张家口如果要举办冬奥会,首要面临的任务就是基础设施的建设,我们国家冰雪运动发展得比较晚,很多项目还没有开展起来,随之而来的就是很多设备和场地都没有,如果想要申办冬奥会这些都是必须解决的问题,当然投入会非常之大……”

首先, 这个城市既要冷得有足够的雪, 但又不能冷到让人难受。

极限低温不能低于零下17摄氏度,因为温度太低不利于运动员的正常发挥水平。

仅这一道硬指标就难倒了一大批对冬奥会有想法的国家和城市。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4)

冰上场馆对北京而言问题不算太大,因为我们已经拥有一些堪称世界顶级水平的场馆,外我们有成功举办办奥运会的经验,另外,据了解,冬奥会13个场馆中有8个曾是2008年奥运会场馆。

我们还有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新建和改建几个室内场馆是松松的事情。

但雪上赛场不足,诸如雪橇、雪车和跳台滑雪等不少在中国没有开展的项目,赛道建设要从零开始。

比如2014年的索契冬奥会,它为所有缺乏场馆的城市开辟了新的思路——平地起高楼,斥资510亿美元,从无到有生生“砸”出一个冰雪奥运之都。

另外,按照申奥惯例,一次申请成功的是例外,一次失败才是常态。

如22届东道主索契和23届冬奥会举办地韩国平昌,都是经过了三次申办才最终成功的。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5)

张贵敏同时也满怀信心地说到:“相比于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要求确实相对高一点;但是我们国家有过成功申办夏季奥运会的经验,而且又是举国体制,虽然说申办有困难,但并不是没有可能。”

当时,同时报名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共有5个国家的城市,分别是: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利沃夫(乌克兰)、奥斯陆(挪威)、波兰的克拉科夫和亚斯那、中国的北京和张家口。

出乎预料的是多数竞争“对手”中途退出了!

2012年10月3日,国际奥委会发布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消息后,作为备受瞩目的顶级赛事,各国竞相争取冬奥会的举办权。

最初,德国的慕尼黑、瑞典的斯德哥尔摩、挪威的奥斯陆、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乌克兰的利沃夫和波兰的克拉科夫等众多城市都表示出极大的申办兴趣。

但因为种种原因,慕尼黑、斯德哥尔摩等城市放弃提出申请。

利沃夫和克拉科夫虽然提交了申请,但却迫于国内民众反对的压力放弃了申办。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6)

至此,仅剩下中国北京与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两个国家的竞争。

从经济实力和基础设施建设上看,北京和张家口的经济实力远非阿拉木图可比。

北京和张家口两地2014年国内生产总值是22730.8亿元,而阿拉木图仅为40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2480亿,二者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水平。

在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方面,中国国家影响力远超哈萨克斯坦。

我们的优势自不必说, 举全国之力办大事的体制优势,热情好客的文化传统, 北京奥运会举办成功的经验等等, 都让国际社会对北京举办冬奥会百分百的放心。

从申办热情和意愿看,北京申办冬奥会得到了举国上下的一致支持。

从高层到群众都高度重视此次冬奥会的申办,国家领导人曾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申办北京冬奥会。

2015年1月北京市市长王安顺更是亲自递交《申请报告》。

民众方面,冰上项目在国内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申办冬奥会得到广大民众的热情支持。

北京申办冬奥会的民众支持率已经达到95%以上。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7)

然而,中国获得2022冬奥会的主办权已经铁板钉钉了吗?

从历次申冬奥可以发现,争夺主办权拼的不仅仅只是经济实力和民众意愿。

首先,按照国际惯例中国胜算具有不大。

北京申办冬奥会有个外在的不利因素,国际奥委会一直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那就是奥运会各大洲轮流坐庄,连续三届奥运会都交给亚洲举办,可能性不大。

2018年冬奥会在韩国平昌举办,而国际惯例是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由各大洲轮流举办,很少会由一个大洲甚至同一地区连续两次举办。

以夏季奥运会和世界杯为例,2012年由伦敦举办,2016年和2020年的奥运会则分别在里约热内卢和东京举办。

再以世界杯为例,2014年世界杯在巴西,2018年世界杯在俄罗斯,而2022年世界杯在卡塔尔,也符合这个惯例。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8)

北京和平昌同属亚洲,而且都属于东亚地区。而哈萨克斯坦地处中亚,更加接近欧洲和西亚,因此,哈萨克斯坦具有一定地理优势。

另外,宗教因素也不容忽视。当时国际奥委会102名投票委员中有不少是穆斯林委员,哈萨克斯坦也是伊斯兰国家,出于宗教信仰的共同归属感,投票委员会中的穆斯林成员可能更倾向于把票投给阿拉木图。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9)

而中国方面,在国际奥委会影响力颇大的何振梁先生已经去世。

何振梁先生曾任中国奥委会名誉主席、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奥委会文化和奥林匹克教育委员会主席,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顾问、执委,他的去世无疑使得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话语权大打折扣。

在举办冬奥会最为重要的气候条件上,阿拉木图也比北京更有优势。阿拉木图地处中亚,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它从11月至来年3月份总共5个月的平均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而北京只有在12月至来年2月共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零度以下,阿拉木图冬季持续期更长;再对比两个地区的降水情况,阿拉木图冬季降水量可达到200mm以上,而北京冬季降水量不到10mm,阿拉木图冬季降水量显著高于北京,这无疑更有利于冬季奥运会的举行。

最终落幕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has the honor to announce the host city of the Olympic Winter Games 2022:

Beijing!

北京冬奥会申办过程感悟(成功申报究竟有多难)(10)

2015年7月31日下午17:58,随着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国际奥委会第128次会议上的庄严宣告,2022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权花落北京。

经过了十四年的时间,华夏大地再一次迎来了奥运盛会。而北京也创造历史,成为第一座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双奥”城

关注公众号:五点读书,阅读更多美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