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的三观是怎样慢慢变化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知乎上曾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的三观是怎样慢慢变化的?”
里面有个回答是这样的:“三观一开始受到父母的影响,接着受到同学老师的影响,后来受到媒体和圈子的影响,一步一步变得有自己的三观。”
其实我认为还有一点,就是读书。
读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比如,读苏轼多了,慢慢就会变得随性旷达、自在随缘;读曾国藩多了,大概率会是个善于自省、严于自律的人;读简·奥斯汀的作品或者喜欢《简爱》和《飘》的往往会更加理性地看待感情,相信先有更好的自己,才会有更好的爱情与婚姻。
一个人读过的书,往往流露在他的举手投足之间,深深隐藏在他的三观里。
我们要多想,要了解世界,读书读史是重要的方式,但外国学术作品最好是读原文。读西方的书,一定要注意区分哪些是西方希望我们阅读并接受的,哪些是他们不希望我们阅读甚至不希望我们了解的,如果我们只知道照着西方给的书单子去读书的话,那么越读就越会陷入西方为我们预设的道路而无法自拔……反之亦然!
死读书也经常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通过旅行和游学才可能不断增强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多元化理解。重温马克思同志那句名言:“怀疑一切”,凡事应该用脑子好好想一想,俗话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就是说多思考出智慧,要去掉传统文化浓厚的盲目性和“路径依赖”,就必须勤于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思考分析的习惯。这样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很多人总是说:道理我都懂,可是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电影《后会无期》里面有一句话:你连世界都没观过,你说什么世界观,另一部神剧《失恋33天里》也有一句话:你连人都没生过,你说什么人生。
阳明心学的核心理念就是:心上学 事上练 知行合一。
要么旅行,要么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自然风景让我们充满敬畏,而人文景观又令我们浮想联翩……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行合一的最佳方式也许就是通过旅行最容易这种方式实现。
旅行的意义并不是告诉别人“这里我来过”,而是一种改变。旅行会改变人的气质,让人的目光变得更加长远。在旅途中,你会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习惯,你才能了解到,并不是每个人都按照你的方式在生活。这样,人的心胸才会变得更宽广;这样,我们才会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
过去的多年来,我们全家坚持四处旅行(非疫情期间)就是希望通过旅行的方式不断来了解这个复杂多元的世界和光怪陆离的文化……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才是未来大同世界的真正基础!
好的旅行就是一场愉悦的的精神洗礼,可以帮助你去跳出既有的环境,不断找到新的不同的生活方式,或者起码看到别人不同的生活状态,然后给自己带来一些灵感和不同的生活信念。发现这个世界最普通的一面,每一个看似普通的人和事,都值得感受、学习和纪念,人的一生,都要怀抱着这样无尽的好奇和关怀。
有句话始终萦绕在脑海:“真正的旅行,不在于走过多少地方,而在于成就多少次全新的自己”。这也许就是读书旅行、知行合一的真正意义吧……
过去这短短的一两年间,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巨变,每个国家每个地区的民众都是如此。
过去国内也许一代代人都没有遭遇到任何巨大的改变,生老病死皆在“传统路径”里面循环往复,尤其是老一代的观念里,比如:进国企,考公务员,捧铁饭碗………然而,过去四十几年的改革大潮早已并继续把这一切陈旧观念冲击的体无完肤,从90年代后期的国企大下岗到即将到来的AI人工智能时代,无人驾驶,工厂无人全自动化机器人生产体系,往日高薪聘请的精算师/分析师变为AI大数据分析处理,甚至连世界冠军棋手、普通门诊全科医生到滴滴代驾也都很快面临下岗危机,整个世界经历着从科学技术到政治经济全方位的剧烈的颠覆性变化。孙逸仙先生曾经说过;“世界大潮 浩浩荡荡 顺之者昌 逆之者亡……”,再次恰逢其时!
在这个内卷化不断加剧的时代背景和全球大趋势下,很多父母都陷入焦虑不安中,寄托于教育改变命运等等,四处寻找学区房,补习学校/名师……等等,然而“传统路径依赖”一晚之间也许就可能巨变。作为父母其实暂且不管自己是否能放下焦虑,至少承诺不把自己的这份焦虑带给下一代……一个人要承认自己普通不容易,但要承认自己孩子只不过是个平凡的普通孩子那就更难。而事实上,优秀的学霸们毕竟是极少数,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普通孩子,只不过大部分家长潜意识拒绝承认这点而已……
“人这一生有三个阶段:懂得父亲是普通人,知道自己是普通人,允许孩子是普通人”……箴言也!
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