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回乡祭祖扫墓,祭奠逝去的亲人。“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是对清明节最具代表的一首诗,很好地形容了人们过清明节的心情,清明节是所有节日中气愤最为庄重严肃的一个,其他的节日大家都会互说“节日快乐”,但是清明节绝对不会。

清明节这一天,很多学校都会组织去烈士陵园进行扫墓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心怀感恩敬英雄。但清明的意义绝不止于此,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去进行缅怀感恩教育之外,还要多了解清明节的由来、习俗和食俗,正真的做到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清明节的由来以及注意点(清明不只是扫墓)(1)

一、清明节的由来

屈原死,遂端午;子推死,遂清明”,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呢?

传说春秋战国时期,晋文公逃难,在外流浪,有一次因为饥饿晕倒了,介子推用自己腿上的肉救活了晋文公,后来晋文公回朝堂后,想让介子推为官,但是介子推拒绝了,然后带着老母亲退隐山林,晋文公后听信谗言,放火烧山,结果导致介子推和母亲均被烧死,最后介子推留下的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晋文公放火烧山的这一天被立为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寒食,第二天就是被立为清明节。

清明节的由来以及注意点(清明不只是扫墓)(2)

二、清明节的习俗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五个节气,在农村也有以“清明”这个节气为标杆,播种各种农作物的风俗,开始了“春种一粒粟”迎来“秋收万颗子”的景象。

扫墓:简单来说,扫墓就是清扫墓地周围的卫生,把去年以来的枯叶杂草等清理干净,尤其是长高的植物及时清除,让墓地变得干净整洁,以此来表达对先烈祖先的一种缅怀与思念,

踏青:这个季节,正是草木复苏,花开茂盛的时间,人们蛰伏了一个冬天,会趁着这个时间外出踏青散心。小区里、大街上、植物园里,各种花竞相开放,确实分外热闹。

荡秋千:古时候,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荆梦岁时记》记载,每年的春天,人们把长绳栓于高大的树叉上面,前后摆动,在空中起飞荡漾,唐宋时清明荡秋千极为盛行。民俗相传,荡秋千可以驱除百病,而且谁荡得越高,象征生活过得越美好。

清明节的由来以及注意点(清明不只是扫墓)(3)

插柳:清明前后柳枝已抽出新芽,传说插柳有驱邪避病的意思。记得小时用刚刚发芽的柳枝做勺子,编草帽,其中的乐趣只有试过了才知道。

放风筝:“又是人间四月天,清明时节放纸鸢”,在古代,清明节放风筝是一种民间流传的习俗,最主要的寓意是“放晦气”,想想在风和日丽的日子里,和家人一起放风筝,仰望着蓝天,看着风筝越飞越高,会感到心旷神怡,别有一番乐趣。

清明节的由来以及注意点(清明不只是扫墓)(4)

三、清明节的食俗

清明的传统食物有:青团、艾粄、鸡蛋、薄饼、大葱和蛋饼等。青团,江南一带有吃青团的风俗习惯。青团子用浆麦草的植物做成皮,细腻的糖豆沙做成芯,然后放入锅中蒸熟。艾粄,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清明节客家人必备。鸡蛋,民间习俗认为,清明节吃个鸡蛋,一整年都有好身体。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当作节日的节气,让孩子们了解了清明节的由来、习俗、食俗,真正的做到文化的传承。而优秀的孩子背后,离不开家长的“计深远”,从今年的小长假开始,让我们与孩子一起:感恩纪念、对话历史、以身作则,亲近自然。

感谢您的阅读,欢迎留言讨论、点赞、关注@狮子妈咪,育儿路上一路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