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写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原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原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原文

《道德经》中写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所谓“天地不仁”,其实并不完全是说天地不仁义,而是指天地不会偏爱任何一个生命,一切生命在大自然中都是平等的。

老子认为,天地只是实物的存在,自然的存在。天是没有感情的,所以不仁;地是没有感情的,所以也不仁。天地有它们自己的运行规律,于其他生命和人类没有很大的关系。人和天地和万物之间应该和谐共存,人和天地和万物之间应该是平等的。

那么,“以万物为刍狗”又是什么意思呢?

刍狗,就是用草扎成的狗,用草扎成狗的模样,古人用这个祭祀,求雨的时候用,如果不祭祀了,就丢弃掉,用在这里,就是“无心而不相关”的意思。

所以,“以万物为刍狗”,并不是天地对万物不爱惜,不怜悯,而是说天地对万物无所用心、毫无牵挂的意思,就是对应前面的“天地不仁”,就是说,天地没有感情,对待万物无所挂心,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

结合上述理解,“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的意思,就是天地无所偏爱,任由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无所偏爱,任由百姓自己发展。

“天地不仁”,是老子“无为”思想的引申,天地无为,对待万物,顺其自然,而万物反而能够生生不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几千年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被达尔文解释为“物竞天择”四字,被马克思解释为“实事求是”,被道家总结为“道法自然”……

其实世上的事,有时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公平。比如有的人一生下来就是大富大贵之家,有的人聪明,有的人蠢笨。因此,让人感觉上天总是偏爱某些人,某些事物。其实天地之间出现诸多不平等,不公平的事只是符合天地的规律而已。每样东西都一样难道就是公平吗?只有万物多姿多彩,万物所处环境复杂多变,万物命运起伏不定才能营造出一个对大多数物种相对公平的大环境。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正的用处在于,让人们去寻找天地的规律,为我所用,让自己在世间万物中更有竞争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主宰者,成功者。只有不断的优胜略汰,世间万物才能进步,才能越来越完美。

老子认识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并给人们开出药方:道法自然。

所谓道法自然,就是世间的事物都要遵循一种规律,这种规律就是模仿自然,自然是什么,自然就是事情的本来面目。

一千多年以后,西方的达尔文通过研究动植物,得出一个结论:世间的万物都存在竞争关系,胜利者淘汰失败者。相对的,人类社会也是一样,在力量、智商等的竞争中,成王败寇就是最后的结果。

竞争是无处不在的,而有些洞察了天地规律的人,尽管手无缚鸡之力,却能洞彻时局变化 ,翻云覆雨,成就非凡的成功。

纵观古今,大凡成功者,都是他们顺应和遵从了这种规律,才让自己脱颖而出。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让我们一起努力去寻找天地万物运行的规律,并且合理的运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人生之中,最终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