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捕鱼人请你吃个大章鱼。/图虫创意
闽南人的肉,你可能吃不动。
文 | 马路天使
原文首发于《新周刊》APP,欢迎下载使用
就算没到过闽南,你也一定听过很多关于闽南人的“传说”。
传说中,他们常年食用新鲜海产,所以“肉质鲜嫩”,深得广东人喜爱;
他们的血液里有90%是茶水做的,从每天起床开始,他们的肠道就要接受铁观音和岩茶的“浇灌”;
他们富豪遍天下,胡润百富榜上雷打不动的都是闽南人;
他们特别敢拼,是一群口袋里有100块钱就敢做10万块钱生意的狂人;
他们说话不分平翘舌,一口地瓜腔普通话闻名天下;
慌慌慌是谁?不是我普通话不好,是你名字太难念。
他们迷信得要命,上至丧葬嫁娶,下至吃喝拉撒都得让神明拿主意......
由这么多传说拼凑起来的闽南人,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爱拼出狠人
1988年,台湾一位名不见经传的歌星叶启田推出了一首歌。
谁都没想到,这首歌不但火遍了台北,还飘出了宝岛台湾,随着太平洋的风吹到了对岸的福建,也吹进了东南亚闽南人的耳朵里。
“你是福建人啊,那你一定会唱《爱拼才会赢》”/节目截图
简单却直击人心的歌词,唱得全世界闽南人心情澎湃,逢人便安利这首歌:
“哇嘎哩共,最近有一首叫做《爱拼才会赢》的歌,真正摮......”(我跟你说,最近有一首叫做《爱拼才会赢》的歌,真的很厉害。)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爱拼才会赢~”
这样的一首歌,用豪迈的唱腔闯进了闽南游子的内心——正是因为这股敢拼敢闯的劲儿,闽南人在远离故乡的地方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近代以来,第一批下南洋的闽商中就出现了两位现象级的“商业大王”。
“橡胶大王”陈嘉庚,在马来西亚从一家小小的米店开始,举债创办菠萝罐头厂,最终菠萝罐头远销世界各地。后来接盘橡胶园,一举成为东南亚橡胶产业四大开拓者之一。
在厦门,你能听到很多建筑、大学以“嘉庚”命名。/图虫创意
“万金油大王”胡文虎则在东南亚创办了著名的“虎标良药”,成为中国和东南亚各地居家必备用品。胡文虎及其胞弟也一跃成为东南亚著名的“百万富翁”和独一无二的“药业大王”。
万金油,认准虎标。/星洲周刊 维基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东南亚的闽商发展到了巅峰时代。除了泰国是广东人占据优势,东南亚其余国家,均由闽商“占领”。
如果稍微关注过每年的福布斯、胡润富豪榜,你就会发现其中隐现着一个庞大的闽商帝国。
在印度尼西亚,被称为印尼“香烟大王”的黄惠祥、黄惠忠兄弟创办的烟草公司,在印尼排名第二。兄弟俩还以323亿美元、350亿美元身价分别于2017年、2018年蝉联福布斯印尼富豪榜冠军。
福建泉州籍富商,在印尼赫赫有名。/泉州商报
再把目光放到菲律宾,有着东南亚啤酒大王、航空大王等众多封王称号的陈永栽,以及SM集团创始人施至成则在20年内连续把持着菲律宾首富的地位。
在马来西亚,闽南商人多达300多万人,其中出生于泉州安溪县的林梧桐所创办的云顶集团,以及厦门同安人郭芳枫创办的丰隆集团等企业,更是在马来西亚经济中扮演着重要地位。
2019年年初,马来西亚经济部长阿兹敏还曾表示,富有上进心的福建籍华人是驱动大马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之一。
福建社团联合会
闽商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有目共睹。
难怪在著名经济学著作《贸易打造世界》一书中,作者彭慕兰与史蒂文·托皮克将“福建贸易网络”作为开篇第一章。
爱拼才会赢,闽南人的打拼终究是赢来了应有的成绩。
大海我问你
闽商驰骋商界所创造的奇迹,并非历史中的偶然。
在当今闽南地区以及东南亚地区,至今仍保留着“送王船”的习俗。每年,人们将用纸做好的王船点上火推入水中,以慰藉亡灵、祈祷平安。
在各个闽南人居住的地区,有各种不同的送王船习俗。/图虫创意
当被点燃的纸船在火焰中“噼啪”作响的时候,总让人想象起当初闽南人在惊涛骇浪中求生的场景。
在古代,航海活动几乎九死一生,但在家人困饿和海上生死一搏之间,闽南人只能选择后者。
纵观福建全省,丘陵山地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90%,说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并不为过。这种地理环境,几乎奠定了今后闽南人生存历史的悲壮底色。
坐动车经过福建,当列车不断在隧道穿行的时候,你就会体会到什么是八山一水一分田。/航拍中国
最早,被汉王朝驱赶到福建的闽南人,几乎过着简单的田园牧歌生活,在漳州平原和泉州平原上,九龙江和晋江分别缓缓流过,耕地资源尚且滋润充足。
但好景不长。
经过了从汉朝到北宋几百年的繁衍生息,闽南地区几乎人满为患,无地可耕。
北宋诗人谢履路过泉州有感,写了一首《泉南歌》,“泉州人稠山谷瘠,虽欲就耕无地辟”,很好地说明了闽南人当时的生存状况。
无奈之下,闽南人将目光投向了广阔而曲折的海岸线——从福鼎的沙埕南到诏安的洋林,长达3324公里,仅次于广东的3368公里。越过海岸线,会不会有一线生机?
从中原起家的汉人,自古对海是有恐惧的
虽然眼前巨浪滔天,可饥肠辘辘的闽南人已经没空去想“生存还是毁灭”的命题了。
于是,宋代泉州人便从泉州港扬帆出海,北上朝鲜、日本,南至东南亚,最远甚至达到了阿拉伯半岛和波斯湾。
泉州六胜塔作为元代的航迹标,见证了泉州港口繁华的潮起潮落。/图虫创意
他们将中国丝绸、安溪盛产的茶叶和德化的白瓷运出,换回一船船大米和白银,泉州港一时成了世界上最繁华的港口。
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应知刺桐港(泉州港别称)即在此城……由是商货宝石珍珠输入之多竟至不可思议。”
船儿载着岁月驶向前方,来到了明朝。与宋元时期鼓励出海不同的是,明政府对大海充满了恐惧。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下去......”/海龟夜叉 清代孙温《彩绘红楼梦图》
一道道海禁政策带着海防守卫一起,终结了泉州港海上贸易的繁荣。
稍微将目光往西边移动,在隔壁海防薄弱的漳州,由泉州人开创的海洋贸易文化在这里卷土重来,只不过这一次,前程将更加凶险难测。
月港遗址,诉说着漳州人航海偷渡之艰。/明代月港对外贸易参考
冒着被朝廷追杀的风险,漳州人决定铤而走险。很快,在漳州曲折而荒凉的海岸上,无数秘密的港口悄然送出一艘艘商船。
今时不同往日,宋元时期,世界航海技术刚刚萌芽,再加上政府的支持,泉州海商几乎独霸海洋。
到了明朝,恰逢大航海时代,从漳州港出海的闽南商人一边与欧洲船队斗争,一边遭到朝廷的围追堵截。
根据历史记载,明朝猖狂的海盗,有大部分其实是被迫伪装成倭寇的闽南商人——只有化身海盗,才能避免被政府查到之后连坐亲人。
如果你对这段历史感到无比陌生,有一个人名字你应当听说过——郑成功。
郑成功父亲为明末垄断福建-东洋贸易的海盗郑芝龙。/赵文卓版本的《郑成功》
在后来的历史书写中,郑成功是一个官方英雄人物。但在那个年代,郑成功的另一重身份是泉州“海盗”。
郑成功带领的民间贸易团队,在与欧洲强盗和日本倭寇的刺激下,被迫武装自卫,同时对抗政府,形成了一股民间海上武装力量,保卫着海上贸易的平安进行。
摇摇荡荡的海船,载着闽南人求生的欲望,最后竟也闯出一条路来。从泉州月港到漳州港再到后来的厦门港,闽南人舍命相搏,到了清朝,闽南地区已然成了中国海洋的贸易中心。
海上归来的闽南人,从西班牙马尼拉那里带来红砖建筑风格。典型的红砖闽南大厝,屋脊高扬,神明镇宅,甚至比皇宫还要高调。/图虫创意
只不过,在清朝之后,随着苏杭以及广东等地港口的开放,闽南港口的贸易作用逐渐示微。
相比起上海港口和广州港口巨大的吞吐量,闽南地区这段轰轰烈烈的海上贸易经历并没有对中国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却在无意中孕育出了闽南人独特的海洋性格——
敢拼、敢闯,一锤定生死。
如今,繁华一时泉州港已经不复昔日荣耀;曾见证了闽南人谋生之艰的漳州月港已然成为供游人观光的遗迹;只有厦门港口,仍在不断送走一代代闽南商人,再以开放的姿态拥抱归来的闽南华侨。
今日厦门港,成为全世界闽南人的归乡之门。/图虫创意
神明很忙
如果说闽南人爱拼,那么无处不在的神明则是闽南人硬核的后台。
在凶险未卜的航行中,遇到诡谲风浪是常有的事情,闽南先人面对海的恐惧,绝不亚于闯入冥府的胆战心寒。
当危险来临之时,闽南人无可依傍,只能求助于心中的神明。
十九世纪中国货船驶经灯塔/香港海事博物馆
从神针大神、换水同郎、起针神兵等分工明确的海神到最为人所熟知的妈祖、保生大帝和天公......闽南人创造了无数神明来与自己作伴。
如今,海上凶险不再,可对于神明的信仰却一直流传。
在闽南的大街小巷,你很可能转个弯就会遇到神明。在红砖红瓦、飞檐突出的闽南神庙里,你总能遇到正虔诚举香祈愿的香客。
每个阿嬷,都有一套祖传的祈祷词。/图虫创意
在闽南,信众和神明之间总是“你来我往”。平常,香客们拜望神明,到了特殊时期,神明则会“巡视探望”自己境内的民众。
每年元宵节前后,是厦门海沧、集美以及漳州的大部分社区神明巡游的时间。
村民们轮流将庙里的神明请出来,由四个人一同抬在肩上,来到每家每户“慰问交流”。
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神明也宅在庙里。只能看图片怀念一下了。/图虫创意
对小孩子来说,最开心的事情便是拿着用竹筒做的“油枝”(火把),跟在神明后面游行各处。整个队伍时而行进在乡村小道,时而隐现在城市的车水马龙中,仿佛时空交错。
当巡游完整个村社之后,神明们便集中在某个广场,进行“跳火”仪式。信众们抬着神明大步跳过用干稻草生好的火堆,毫无惧色,跳过的火堆越旺,说明来年的运气越好。
真的不是特效。/图虫创意
像这样与神明交流互动的活动,在闽南还有很多。
每年正月初九“天公生”,是闽南一年中的头等大事。
初八晚上,人们便准备好供桌,摆好贡品。等待子时那一刻天公降临,全家举起香火,向空中祭拜,口中念念有词,仿佛神明已然来到面前。
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门口支起桌子。/图虫创意
每家每户都是如此,想必天公应该忙得不可开交。
大概是怕天公忙不过来,在漳州、泉州等部分地方,人们则会带上自家的桌子和贡品到广场集中祭拜,场面相当震撼。
在今天的漳州玉遵宫前,年年都有一场堪称全闽南最壮观的拜天公仪式。
近600百张供桌,整齐摆成方阵,每张桌上有序地摆好三牲(猪鸡鸭),五果(五种水果)、六斋(六道菜)、发糕草粿,以及“酒水”、“金银”(供奉给神明的纸钱)。
好面子的闽南人,拜天公当然也讲究排场。/图虫创意
时间一到,众人一齐向天公行祭拜礼,共同祈祷平安发财。
在今天的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闽南人居住的地方,也会在这天举行拜天公仪式。
当年从福建远渡重洋的闽南人,还在他乡延续着家乡的信仰和语言。通过祭拜神明的仪式,他们找到了“回家的路”。
除了天公生这样重大的日子,在平时,每逢初一十五甚至是极为平常的日子,人们也会带上简单贡品,来到神庙上香祈愿。
这还不够,在闽南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神龛,随时都可与神明交流。
甚至在现代设计感十足的民宿里,闽南老板也会特地为神龛留一个位置。/百合SAMA
这是闽南神明的可亲之处,他们并非高高在上,而是积极参与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婚丧嫁娶,下至生意、求学,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有神明参与。
遇到拿不定主意的事情,就掷茭卜问神明;家有喜事,就去庙里向神明“还愿”,感谢神明的支持。
茭卜,是闽南人常用的一种卜算神意的道具。凸面朝上是神明说yes,凹面朝上则是神明说no。那么问题来了,现在神明是说yes还是no?/家中妹妹拍摄的简易茭卜
借一柱香、一副茭卜,闽南人与神明们心灵相通。有了神明在身边,人们的心灵便有了安身之处,也就有了不断拼搏的勇气。
香点燃了,打给神明的电话就通了。/图虫创意
如今,千帆过尽,苦尽甘来的闽南人,多了一份大风大浪之后的从容与豁达。
即便生意再忙,人生再奔波,也要耐下性子来享受一泡功夫茶。
于是,无论是在疾行的动车上,在繁忙杂乱的工地上,还是在郊区野外,闽南人总会悄然掏出准备好的茶盘三件套,细细品着茶香,稳稳地喝上一泡。
功夫茶,闽南人最后的倔强。/@--謝澤如
如果你性子急看不惯,闽南人则会边嘬着茶汤边用地瓜腔普通话,不疾不徐地跟你说:
“免紧张啦,喝完这杯,再去打拼也不迟。”
参考资料
[1] 闽南|地道风物
[2] 让一让,福建人要下海了|地球知识局
[3] 福建人是如何占领东南亚的?|地球知识局
[4] 善信的闽南人,无论如何都不能放弃神龛|Solidays
[5] 第一商帮!读贱人在海外有多“野”?|21财闻汇
[6] 潮汕人喝茶,野到不行|九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