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二届中国成语大会君乐宝全国高校巡回赛启动以来,组委会在全国高校中如火如荼展开了海选。2015年5月20日晚,中国成语大赛的海选锁定在上海交通大学,这也是中国成语大会组委会在上海高校中启动海选的第一站。

海选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的逸夫楼展开,共有来自全校各院系的124名同学参与到这次成语对决中。比赛分为预赛与决赛两场,历时三个小时。

理工学子为成语大赛竞折腰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是(成语点亮人文之光)(1)

海选现场的大部分参赛学生均来自理工科学院,在这所以理工科见长的一流大学,同学们纷纷展现出他们身上积淀的人文素养。一位来自医学院,拄着拐杖的女生在预赛便已优异的成绩吸引了观众的眼球,她坚持参赛的毅力更是使众人折服,并被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所深深感染。而来自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大二学生付玉鹏表示,自己从小便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充满魅力的汉字、成语令他着迷,而他苦于找不到汉字听写大会的报名渠道,中国成语大会在交大启动海选后,他立即报名参与,还去买了一本成语字典,在赛前做足了准备。紧张激烈的比赛在逸夫楼中进行,同学们也渐入佳境,这样的人文精神正是一所大学的精魂所在。

传统文化VS 当代生活

在比赛现场,参赛同学们为了使搭档又快又准猜中成语,纷纷使出了浑身解数。在限时120秒的猜成语比赛中,涌现了众多机智而无厘头的描述,引来赛场阵阵笑声。“——《武林外传》里郭芙蓉擅长的武功!——排山倒海!”“——形容心慌意乱,拿不定主意。——?花露水牌子!——六神无主!”“——项羽在垓下被围住!——四面楚歌!” “——跟赵高有关的成语!——指鹿为马!”

不难发现,语言是一块活化石,承载了历史典故,也在我们当代的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来自人文学院的沈涛表示,“成语背后的典故都非常有趣,但却在现实中乏人问津,参加这次比赛正好也是一个对成语典故温故知新的契机,而且很多成语有同义词,比赛也是一个增进与小伙伴默契程度的机会。”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是(成语点亮人文之光)(2)

经过历时三个小时的激烈角逐,六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在海选中脱颖而出。大会组委会将根据他们的综合表现,选拔1组同学代表上海交通大学参加全国高校对决赛。

中国成语大会在上海交大赛区的海选已落下帷幕,比赛在这所大学校园里掀起了一股学习成语的风潮,不少同学翻起了尘封已久的成语字典温习。在这样的比赛中,考察的不仅是记忆力,更是对古典文化的积累。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也应担当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将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通讯员/严佳露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是(成语点亮人文之光)(3)

上海交通大学是由国家教育部直属的一所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等9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首批七所“211工程”、首批九所“985工程重点建设”院校之一,是中国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在工学、商学、医学领域拥有崇高的学术影响力;经过百余年的砥砺,上海交通大学已经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中国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校训:饮水思源 爱国荣校

上海交通大学的校训是(成语点亮人文之光)(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