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 王卉

曾经听说过一句话,“当机会老人的头发飘过来,抓不住再抓时,就只能抓住他的光头了。”

大多数人都有一个感触,时光如白驹过隙,多年以后回头看,会生出这样的感慨:当年,我要是那样做,事情可能就不是现在这样了……

如何在二级市场快速成长 新书架机会成本(1)

没错,“聪明人根据机会成本做出决策的。”

为什么说“选择大于努力”,“努力的方向,远比努力的程度更重要”?日本著名管理学教授清水胜彦的著作《机会成本》一书告诉你,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时候不是不够努力,只是没做对选择。

该书提出了一个人人需要了解的经济学概念,一个MBA决策思维工具:比错过机会更可怕的,是看不清机会的成本。机会成本是做出一项选择所导致的利益净损失。

作者在书中为每天需要面临决策的人提供了一个简单、高效且关键的思维方式,帮助决策者养成对抗思维惯性的敏感度,拥有预见未来机会的想象力,做出更有价值的决策和行动。

作者认为,后悔这种情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例如婚姻大事、置办房产,甚至在企业战略决策中都屡见不鲜。如何应对机会成本的风险呢?要明确优先顺序,以目标为导向,谨防误入歧途,最后积极付诸实践。

如果把时间花在低优先级的工作上,那么对真正需要做的事情的时间投资就会减少,如果事后才认识到问题,就会无法做出反应,因此导致人生事业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尽管做某事的成本和回报看起来很清楚,但其实那些看不见的,也就是说,“没做的事情”和“做不到的事情”才是更重要的。所谓策略性决策,就是考虑机会成本;所谓考虑机会成本,即考虑决策的标准、价值观。

想在什么时间、达到怎样的目的,为此该收集多少信息,如何分配有限的资源?大多数个人和企业每天都在拼命追求成长和增长,为此进行反复取舍,并做出各种决策,但是否其中大多数都是只关注短期性价比的选择呢?

如何才能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做出更好的决策,获得中长期竞争优势呢?清水胜彦在书中提出,重新审视看不见的成本,事情会有很多转机,建立机会成本思维,有助于做出更具策略性的决策与行动。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聂辉华认为,本书从决策相关的机会成本、决策过程中的机会成本、后悔导致的机会成本,以及如何降低机会成本四个角度入手,借助大量的案例分析和企业实战,告诉企业家、管理者和个人如何做出更好的决策。

经济学者苏京春说,机会成本是看不见的,它是你所做之事的背面,却可能正是你成功之路的正面。学会管理自己准备放弃的事,看清楚选择的背面,也许,你就找到了自己的成功之道。《机会成本》的透视,旨在告诉你一种如何将这种成本降到最低以及如何避免后悔的思维方法。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ihxdsb,3386405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