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看义乌最年轻的镇街如何蜕变…

印象福田 昨天

福田街道是义乌最年轻的镇街,这个成立至今还不到五年的街道,却因为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所在地,而显得朝气蓬勃。“崇文、兴商、创业、创新”的福田精神,让这里成为义乌商贸中心、金融商务中心,成为了新的丝路之城。

福田街道成立于2014年10月,当时辖诚信、长春、福田3个社区及东前王等59个行政村,面积40.3平方公里。兴许是许多年地处城郊之故,它的行政区划变化频繁。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1)

1961年成立福田公社,1983年建立福田乡,至1992年义乌行政区划调整时,福田乡并入稠城镇。以前的乡政府所在地共和村旧村改造后变成了如今的福田社区,旧貌换新颜,家家住新房,唯一保留下来的百年古樟树成为了老人们追忆时光的好去处。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2)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3)

兴许是历史的巧合,现在福田社区的办公楼就是原先福田乡政府的所在地,福田街道诚信社区党委书记王旭红作为共和村人,刚参加工作时有幸分配到福田乡工作,当时的办公条件让他记忆犹新。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4)

如果说以前的共和村以及福田乡在义乌还算是富裕的话,真正让福田人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红利,应该是国际商贸城的建设。2001年10月10日,地处福田的义乌国际商贸城一期主体工程开工建设,只用了一年时间,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拥有商位6800个,内设中央空调、自动扶梯、宽带信息接点的国内最具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的专业市场便建成开业。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5)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6)

如今仍在国际商贸城一区经营饰品的丁杏娟是当时第一批进驻的经营户,从最初一间店铺的小打小闹,到现在拥有六间店铺,产品远销英国、德国、西班牙、印度等国家,丁杏娟见证了市场的繁荣,福田也见证了她的发展。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7)

与丁杏娟一样,来自台州的王华富从义乌第二代市场开始,便一路跟随着义乌市场的发展,经营过很多门类的产品,国际商贸城自产自销区投入使用后,他便在这里与世界做起了生意。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8)

随着二期三期相继建成,国际商贸城如今已拥有营业面积640余万平方米,商位7.5万个,从业人员21万多,日客流量20多万人次,经营26个大类、210万个单品,成为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这里与全球21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外向度高达65%,每年来这里采购的境外客商超过50万人次。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9)

围绕大市场,福田街道还开辟了饰品配件、汽车用品、围巾、纺织品等专业街,“以场为主、场街结合、优势互补,共生共荣”的经营模式应运而生,一条条颇具特色的专业街,在国际商贸城周边开花结果,成为商城义乌的一道靓丽景观,趁着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相继获批的东风,加快打造“买全球 卖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义乌西门街未来5年规划图(从城郊农村到丝路新区)(10)

来源:义乌市融媒体中心 | 记者:王旭坚 毛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