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腾飞,电力就是企业的翅膀,离开电力支持,发展就失去了动力。”6月8日,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到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了解用电需求,指导客户降低用电损耗,宣传供电惠民惠企政策,受到企业的好评。

豪驰智能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是山东省第二批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它以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为契机,全力打造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和高端制造产业升级的标杆项目。为服务好这一项目,国网莱芜供电公司制订了“一户一案”服务标准,配置了“双经理”跟踪服务,持续提升服务品质,增强客户用电体验,使项目用电实现了“零距离”。

潍坊智慧用电系统哪家好(为智能智造增添腾飞的翅膀)(1)

“一户一案”问需求

“现在看来,你们当初提供的供电方案是最佳选择,要不是选择你们的方案,项目投产至少要晚半年。”6月9日,豪驰智能新能源商用车机电部张海涛说。

2020年12月12日,全国首个5G场景无人驾驶新能源商用车制造基地在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正式投产,结束了济南没有乘用车整车制造企业的历史。

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智能新能源商用车项目位于济南市莱芜区杨庄镇新材料产业园,是由齐鲁财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豪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全力打造的具有核心知识产权的全国第一个基于5G场景的无人驾驶大批量整车制造基地,占地491.6亩,总建筑面积达11.1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年产新能源商用车5万辆。

项目确定以后,莱芜供电公司密切关注项目进度,制订了《山东豪驰年产5万辆新能源商用车辆项目“一户一案”服务方案》,配备了项目服务团队,建立了供电、用电、政府三方联动机制,畅通办电通道、简化业务流程,全力推进项目尽早尽快形成产能。按照豪驰汽车的用电申请,需要建设一座35千伏变电站,但是建设35千伏变电站需要环评和政府规划等多部门审批,建设周期无法满足豪驰汽车急需的用电需求。客户经理边金龙汇报给公司专业部门后,公司组织调度、营销、运检、建设等多部门会商,结合豪驰汽车的用电实际专门制订了过渡期临时供电方案,由110千伏杨庄变电站新建一条10千伏专线供电,安装18台10千伏配电变压器,供电容量19800千伏安,负荷7920千瓦,满足了客户的用电需求。针对豪驰汽车项目的远景规划,莱芜供电公司专门制订了35千伏供电方案,由220千伏方下站接引一路35千伏线路供电,新建2台16000千伏变压器,为豪驰汽车未来发展提供充足的动能。

在架设临时过渡线路的过程中,线路需跨越电气化铁路、高速公路、22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施工及民事协调难度大,莱芜供电公司按照“一户一案”要求建立了重点项目双向沟通平台,跟踪客户用电需求,积极主动与项目承建单位和地方政府重点项目管理部门进行沟通,第一时间掌握项目用电动态,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流程,当天受理客户用电申请,第二天就安排人员到现场勘查供电方案。在了解企业厂房布局后,项目经理张斌建议厂方利用厂房安装分布式太阳能,采用10千伏电压等级并入将来的35千伏豪驰变电站10千伏母线,降低企业的用电成本。针对冲压、涂装设备等重要负荷需要高可靠供电后,他建议豪驰配置1台500千瓦应急自备发电机,这些建议均得到客户认可。

“供电公司特事特办,急事先办,主动对接项目用电需求,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和意向接电时间,科学制定供电方案,降低了我们的上电成本,为项目早用电、用好电提供了坚强保障。”豪驰智能新能源商用车机电部张海涛说。

潍坊智慧用电系统哪家好(为智能智造增添腾飞的翅膀)(2)

“双经理”跟踪服务解难题

“从申请上电到第一辆车下线,用了不到半年时间,在同类企业中,我们基本上算是最快的,多亏了你们的‘双经理’”。5月7日,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3号环网柜一次送电成功,看着冲压车间三条冲压生产线全部投运,张海涛高兴地对供电公司客户经理边金龙说。

当初,为确保项目尽快形成产能,莱芜供电公司不断完善“业务无感办理、方案自动答复、工程一次验收、合同线上签订、服务云端监督”等全景式“阳光业扩”服务体系,对省市重点项目实行客户经理和项目经理“双经理”负责制,一个负责对接客户,协调审批流程,一个负责现场项目建设,让客户省心、省钱又省力。张海涛说:“供电部门开辟绿色通道,设立服务专班,对接我们的用电需求,了解我意向送电时间,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为保障项目早用电、用好电发挥了积极作用。”

2020年12月4日17时30分,山东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新建两条10千伏专用线路10千伏豪驰Ⅰ线、10千伏豪驰Ⅱ线一次送电成功。从那时起,边金龙每周都要去一趟豪驰汽车,帮助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为其出主意、想办法,一些现场施工人员都以为他是豪驰汽车的人。

豪驰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园位于新材料产业园泰山路两侧,形成了南北两大厂区,中间需要建设景观天桥,一来方便南北通行,二来便于外来参观人员通过天桥观摩厂区全貌。但是,天桥正好钻越10千伏马村线,如不迁改线路,将成为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项目经理张斌将这一情况向客户中心作了汇报,中心负责人、运检部门和营销部门会商后组织人员进行现场勘查,制订迁改方案,协同联动推进工程建设,仅用3天时间便完成了线路迁改工作。

今年3月份,随着项目推进和企业生产需要,新增用电负荷2.025万千伏安,临时供电方案已不能满足客户用电需求,需新架2条10千伏专用线路,但是根据勘察方案,架空线路需跨越6处农业生产道路、8处通信线路、2处10千伏线路,1处需通过电缆钻越铁路,施工环境复杂,难度较大。边金龙将实际情况向莱芜供电公司汇报后,积极与政府管理部门和施工队联系,项目经理张斌现场协调解决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第一时间与业主、物资、厂家沟通协调,倒排工期、统筹现场作业力量,多项工序同步进行。为保证项目后期验收顺利,他提前协调工程验收人员参与工程规划、建设各环节,编制项目预验收大纲,在隐蔽工程施工、电缆头制作等关键环节和建设人员同进同出,现场指导,提高了项目验收通过率,期间先后拆除35千伏杨庄线杆塔26基,新建钢管杆11基,新立水泥杆87基,架设架空线路4.76千米、电缆线路1.02千米。

潍坊智慧用电系统哪家好(为智能智造增添腾飞的翅膀)(3)

“电保姆”持续服务优环境

6月7日,莱芜大地晴空万里,气温骤升至34℃。莱芜供电公司杨庄供电所技术员彭涛荣带队对豪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2条10千伏专线进行特巡,他们冒着高温从变电站出线一直巡视到豪驰厂区,对线路T接点、开关逐一进行红外测温检查,汗水浸湿了头发,一缕一缕的在阳光下闪着亮光。

“10千伏豪驰Ⅰ线、豪驰Ⅱ线虽然是客户专线,但在日常巡视检查中,我们一直把它当自己的线路去管理,定期到厂区检查电力线路及用电设备,为智能汽车生产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电力供应。”彭涛荣说,在项目投产后,供电所技术人员定期到现场排查安全用电隐患,尤其对线路、设备绝缘化,孔洞封堵、导线接点有无发热、用电设备是否存在过负荷使用情况进行重点检查,让豪驰智能汽车用上放心电。

“智能化程度越高,对可靠供电的依赖性就越强,我们作为一个新建企业,缺乏用电管理经验,非常需要‘电保姆’,定期来给我们检查检查。”张海涛介绍,豪驰智能新能源物流车是国内第一款专为解决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全新研发设计的,它采用了智能可变车身技术,整车结构按照全新的方式进行细化分解,实现了标准化、模块化、接口通用化,可以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任意组合。在冲压过程中,对供电可靠性要求很高,如果供电质量不稳定,不仅直接影响配件的冲压质量,而且影响后期的使用体验。

“新能源商用车符合国家低碳、节能、环保政策,发展前景很好。一辆纯电动汽车替代燃油汽车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202.4公斤,按年产5万辆智能纯电动物流车计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万吨,对这样的企业,我们不仅要扶上马还要送一程。”莱芜供电公司客户服务中心主任亓振新表示。

去年以来,莱芜供电公司面对疫情对产业的冲击,大力推广“网上办、一证办、一链办”应用,不断优化“业务无感办理、方案自动答复、工程一次验收、合同线上签订、服务云端监督”等全景式“阳光业扩”服务体系,甘当“电保姆”,助力辖区内企业快速恢复生产,让客户真正感受到超值的供电服务。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左丰岐 通讯员 王宪才 报道)

,